Workflow
银行理财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十一次董事会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04:48
董事会决议 - 华润三九第十一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9月17日召开 全体11名董事出席并通过两项议案 [1]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议案 表决结果为11票同意 [2]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召开2025年第六次临时股东会的议案 表决结果为11票同意 [4] 理财产品投资计划 - 公司及子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自有资金投资银行理财产品 资金可滚动使用 [7] - 投资期限为股东会审议通过后至2026年10月9日 单笔产品期限不超过六个月 [7][10] - 投资范围限定为R2及以下风险等级的固定收益类非保本理财和银行结构性存款 不直接投资证券市场 [9] - 投资目的为提高闲置资金使用效率和收益水平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8][11] 股东会议安排 - 公司定于2025年10月9日召开第六次临时股东会 审议理财产品投资议案 [17] - 会议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 网络投票通过深交所交易及互联网系统进行 [18][27]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9月26日 现场会议地点位于深圳华润三九医药工业园 [19][20] - 股东登记时间为2025年9月28日至30日 登记地点为公司综合办公中心1003室 [23][24] 投资管理机制 - 投资决策将授权经营管理层在批准范围内具体实施 包括昆药集团和天士力医药等子公司 [12] - 公司已制定《现金理财管理制度》规范投资流程 设专人管理存续期理财产品 [14] - 理财产品收益将按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具体以年度审计结果为准 [15]
昆药集团:拟以不超25亿元投资理财
搜狐财经· 2025-09-17 20:48
投资理财计划 - 昆药集团拟使用不超过25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理财 [1][4] - 投资种类为中低风险收益型理财产品 风险评级在R2及以下(含R2) [1][5] -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资金可循环使用 投资期限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年内(至2026年10月9日) [4][5] 投资产品细节 - 投资产品包括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结构性存款等 不直接投资证券市场产品股票 债券 基金 外汇及其衍生产品等高风险产品 [5] - 投资理财产品单笔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含六个月) [5] - 此举目的是在保证公司日常经营资金需求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收益水平 [5] 公司背景信息 - 昆药集团成立于1951年3月 2000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5] - 旗下拥有50多家参控股公司 包括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 昆明华润圣火药业有限公司 昆明贝克诺顿制药有限公司等 [5] - 2022年12月华润三九完成昆药集团部分股权收购工作 成为昆药第一大股东 [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51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8亿元 [5]
华润三九拟以合计不超100亿元自有资金投资理财产品
北京商报· 2025-09-17 19:57
资金管理 - 公司及子公司拟以合计不超过100亿元自有资金投资银行及其下属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不含珠海华润银行理财产品)[1] - 投资额度基于合理利用闲置资金并充分考虑未来营运资金及综合评估风险和收益的前提[1] - 投资原则为规范运作、防范风险、谨慎投资、保值增值 确保日常经营和资金安全[1] 投资策略 - 投资范围限定于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和银行结构性存款[1] - 通过适度的中低风险短期理财获得一定投资效益 为公司股东实现更多投资回报[1] - 投资行为不会影响公司主营业务的正常开展[1]
华润三九:拟以合计不超100亿元自有资金投资理财产品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9:07
投资计划 - 公司及子公司拟以合计不超过100亿元自有资金投资银行及其下属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 [1] - 投资期限为自股东会审议通过议案后至2026年10月9日 [1] - 资金可滚动使用且单笔产品期限不超过六个月 [1] 投资范围 - 投资范围不包括珠海华润银行理财产品 [1] - 投资标的为银行及其下属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 [1]
华润三九:拟以不超过100亿元自有资金投资银行理财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8:57
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 公司及子公司拟以合计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1] - 资金可滚动使用 [1] 投资标的与范围 - 投资标的为银行及其下属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 [1] - 明确排除珠海华润银行理财产品 [1] 投资期限 - 单笔产品期限不超过六个月 [1]
非银存款环比少增加近万亿元,居民入市脚步在放缓?
华夏时报· 2025-09-17 09:38
文/冉学东 7月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这 表明居民和企业存款加速向金融产品转移,部分资金通过理财产品进入股市等资本市场。 但是到了8月份,尽管A股市场仍然火热,但是存款搬家现象似乎开始减速,中国人民银行9月12日公布 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非银存款新增1.18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多增0.55万亿元,但环比少增近万亿元。 也就是说,居民存款搬家进入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的现象仍然在继续,但是步伐在放缓,这是否意味 着居民存款搬家的现象会继续放缓呢。 而非银存款6月份环比增加了1.77万亿元,7月增加了2.92万亿元,8月份增加了1.18万亿元。 所以从以上看,如果7月份非银行存款大增是因为行情火热,一些居民存款搬家到了非银存款进行股票 或者基金投资,那么在8月最后四五天,存款搬家脚步放缓,似乎可能性并不大。 因为8月大多数时间里,行情可谓火热,从8月1日3562点上涨到了8月26日的3871,上涨了超过300点, 许多人认为,这其实坐实了A股已经进入牛市的判断,而此前六七两月的上涨也仅仅只能看作是牛市的 起步。在这个情况下,投资者怎么会减 ...
手里有500w,现在应该怎么投?
雪球· 2025-09-16 16:28
以下文章来源于表舅是养基大户 ,作者债券汪汪队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从你的表述来看,至少3-5年可以不用,想必,你的孩子目前在本科左右的阶段,未来可能这笔钱,需要用来支持孩子买房,我想这大概是你的出发 点。 作者: 表舅是养基大户 上周,正好有位个人投资者,问到资产配置的问题 ,我作了一篇比较长的回复,借机分享一下。 有位小伙伴(按年龄,应该算老伙记了)提问,问题如下: 表舅是养基大户 . 写点理财、基金的想法 "表舅您好。今年45岁,收入一般, 但刚有500万闲置资金到账,未来至少3-5年可以不用。想在本金尽可能安全的前提下(接受10%-15%波动和回撤),能有年化5- 6%的年化收益。 观察表舅近一年了,也少量跟投过一些投顾组合,并且经常阅读表舅的文章,受益匪浅。这里想请教表舅,如果这笔资金打算全部跟投表舅投顾组 合,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该如何投入比较合适?谢谢!" 我把完整的回答思路,放了出来—— 当前,股市开始躁动,不少投资者,可能都有入市投资的想法 ,希望以下的观点,能提供一些额外的思路。 以下为回答的全文,合计3000字以上。 老哥 ...
万邦达拟用不超10亿元闲置自有资金委托理财
新浪财经· 2025-09-15 19:50
公司治理与会议决议 - 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以紧急方式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 会议采用电话会议及巡签表决方式 全体7名董事出席 高级管理人员列席 会议由董事长王飘扬主持[1]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议案》 表决结果为7票同意 0票反对 0票弃权[2] 资金管理策略 - 公司及子公司获准使用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资金可滚动使用 授权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2] - 委托理财品种限定为银行结构性存款 银行理财产品及证券公司固定收益产品等低风险 高流动性产品 实施授权对象为董事长及财务负责人[2] 资金运用目标 - 该举措旨在提高闲置资金使用效率并提升整体收益 同时确保不影响日常经营资金需求及资金安全[2] - 该理财计划有望在保障资金安全前提下增加公司资金收益 后续进展值得市场关注[2]
存款搬家了吗?
虎嗅· 2025-09-15 10:26
个人将存款划至证券投资账户用于炒股后,会形成非银金融存款。个人申购了资管产品后,形成了资管产 品在托管行的存款,也计入非银金融存款。因此,存款搬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个人零售转换为非银金融 存款。因此,对于存款搬家,最为直观的考察方式,就是看全国存款总量中的结构变化。 此处有两点需要注意: (1)一般不建议使用增长率,而尽量使用增长额,或增量。因为,增量更为直观地反映当期变化,而增 长率则易受基数影响。 (2)先不考虑下一步具体投资行为对非银金融存款的分流。比如,个人将存款转入证券投资账户,然后 申请了一笔新股,那么资金就去了IPO的企业,成为企业存款。同理,个人申请了资管产品,资管产品将 资金投资于企业发行的股票或债券,也会变成企业存款。因为,大部分投资还是二级市场投资,上述这些 一级市场投资占比小,因此可忽略。如果非要精确统计,可以采集新股、新债发行数据。 近日大家关注的存款搬家,指的是个人将存款资金转至金融投资,比如用于股票投资,或购买资产管理产 品。国内大部分普通民众所投的,较为主流的资管产品主要是银行理财产品、公募基金等。 活期存款的稳定增长说明个人、企业的正常经济行为还是在持续的,活期存款是他们日常 ...
存款去哪了?央行数据揭秘:1.1万亿资金大迁徙,银行慌了
搜狐财经· 2025-09-14 17:41
存款"大迁徙":万亿资金涌向何方?银行又该如何应对? 近期,金融圈被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搅动——我们普通民众的存款,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搬家"!许多人发现,将钱存入银行已不再是明智之举,尤其 是那些习惯了定期存款的中年群体,如今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财富配置。毕竟,在通胀的侵蚀下,谁也不想看着辛苦积攒的财富日渐缩水。 然而,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为这场"存款搬家"潮提供了清晰的注脚,并且其规模和流向,着实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 一减一增之间,资金的流向已然昭然若揭:大量原本属于居民的活期和定期存款,正以惊人的速度转化为非银金融机构的存款。 央行数据揭秘:1.1万亿存款"蒸发"背后的真相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7月份,我国居民存款呈现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变化:居民存款减少了1.11万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 比,多减少了7800亿元。这意味着,仅仅在一个月内,我们老百姓就主动从银行体系中抽离了超过一万亿的资金。 与此同时,一个与之相呼应的现象是,非银行机构存款大幅增加。数据显示,7月份,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了1.65万亿元,同比多增了1.39万亿元。这些非 银存款,主要包括了证券公司、信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