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公平

搜索文档
中国残联携手国家卫健委发布重磅政策 残疾人友好医疗机构建设路线正式确定
华夏时报· 2025-09-04 23:55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家卫健委与中国残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残疾人友好医疗机构建设的意见》 系统性解决8500多万残疾人群体长期面临的"看病难 康复难"问题 推动医疗服务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 [1] - 政策落实《"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和《"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要求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 [1] - 政策明确建设路线图和时间表 要求践行健康公平理念 将残疾人列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重点保障人群 [2] 残疾人就医痛点 - 残疾人面临三大核心难题:就医流程复杂 信息沟通障碍以及长期健康管理断档 [2] - 具体障碍包括:视障患者无法自行操作预约诊疗 听障患者需要家属协助沟通 肢体障碍患者存在移乘困难 [2] - 更核心痛点是医疗服务缺乏全周期衔接 康复指导 定期随访 健康监测等环节断档 [3] 医疗服务创新方案 - 建立"医疗服务连续性"机制 通过医联体实现双向转诊 上级预留号源床位 基层及时转诊 [3] - 通过家庭签约医生建立健康档案 组建MDT管理团队(主治医生/家庭医生 康复师 健康管家及个案管理师)提供长期康复指导 [3] - 优化三方面服务:残疾人友好理念 无障碍环境建设 优化诊疗服务 包括完善无障碍通道 配备可租借轮椅 提供现场号源 [4] 技术应用与数字化 - 数智化工具实现对医联体和医共体全覆盖 残疾人双向转诊在操作层面无技术障碍 [4] - 全病程管理平台整合"诊疗—康复—随访"一站式服务 家庭成员可通过平台接收自动化宣教内容并与医生实时沟通 [5] - 技术支撑包括手语翻译设备 低位服务台等硬件适配性提升 让残疾患者独立完成挂号咨询流程 [4] 市场机会与产业影响 - 目标人群包含8500万登记残疾人士和3.1亿老年人高风险群体 涉及眼 耳 四肢 脑神经等功能缺失领域 [5] - 康复医疗设备 无障碍设施改造 远程医疗等技术服务领域预计迎来新增市场需求 [6] - 企业可通过"智能+"实现产品创新 包括行走引导装置 脑机接口等高科技器械 创新产业蓝海 [5] - 后续可能出台消费补贴或医保政策倾斜 需求侧可支配资金池扩容带来产业利好 [6] 社会参与与实践案例 - 提供专业手语翻译 康复护理人才培训 医院流程优化咨询等服务的陪诊师 陪护师 [5] - 针对残疾家庭困难人群免费提供陪诊服务 住院及居家陪护服务 [5] - 实践案例显示通过全病程健康档案和MDT团队可有效提升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3]
延续“心”希望:先心病筛查走进阿坝高原幼儿园
中国新闻网· 2025-05-18 09:12
医疗公益活动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内科副主任王霄芳在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某幼儿园筛查出一例复杂先心病患儿[1] - 医疗团队为100多位儿童进行筛查 发现1例先心病患儿[2] - 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主治医师杨爽参与现场超声检查诊断[4] 先心病诊疗现状 - 先心病治疗强调早发现早治疗 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如动脉导管未闭发展为肺动脉高压[4] - 当地医疗条件有限 许多儿童未接受过先心病筛查 家长重视程度不足[4] - 孕期产检因设备技术限制难以发现所有先心病问题[4] 公益活动成效 - "同心·共铸中国心"活动为高原地区儿童提供专业医疗服务 计划将患儿送往北京治疗[1][5] - 活动促进京川两地医疗交流 提升当地诊疗水平[5] - 王霄芳连续6年参与该公益活动 强调筛查治疗随访对患儿未来的深远意义[4][5]
非洲:42%的非洲护士打算在卫生工作者危机中离职(WHO)
商务部网站· 2025-05-16 23:47
非洲护士离职趋势 - 非洲42%的护士表示有意移民 [1] - 全球护士队伍从2018年2800万人增至2023年2980万人 [1] - 高收入国家的高薪酬、安全环境和职业发展是主要吸引力 [1] 非洲护士供需失衡 - 非洲护士占卫生劳动力的70%但护士与人口比例全球最低 [2] - 非洲每10万人中仅有14.1名护士远低于高收入国家 [2] - 到2030年非洲预计短缺610万卫生工作者其中护士占66% [2] 护士分布与结构问题 - 全球80%的护士服务于49%的人口 [2] - 非洲护士数量从2018年90万人增至2023年170万人 [2] - 非洲43%的护士年龄在35岁以下但缺乏职业发展支持 [2] 国际招聘影响 - 高收入国家的外国出生护士占比达劳动力25% [2] - 人才流失加剧非洲卫生系统脆弱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