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电景区
搜索文档
消费更绿色 生活更宜居
人民日报· 2025-09-24 06:33
绿色消费与文旅创新 - 汉服体验后可通过与中国邮政合作的定制化同城速递及专用快递柜实现异地快速低碳还衣 [1] - 设有"共享汉服"标识的店铺提供免费试衣间及专业头饰拆解服务 体现绿色消费理念 [1] - 马蹄泉旅游度假村作为首批"全电景区" 对路灯 游乐设备及餐饮炊具实施全电化改造 能源成本降低且供应更稳定安全 [3] 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建设 - 洛阳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51.0% [2] - 城市公交车数量从10年前的1500辆增至2113辆 线路从84条增至133条 绿色公交车占比100% [2] - 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与2号线双线运行 并通过实施"微改造"工程加快建设慢行道路与停车充电设施 [2] 绿色文旅与城市更新 - 对慢行空间 灯光照明及建筑外貌进行节能绿色微改造 为游客带来沉浸式绿色文旅体验 [3] - 老城十字街等街区引入幽默剧场 笑场喜剧等新业态及常态化街头艺术表演 提升街区人气 [3] - 今年1至8月洛阳接待游客1.214011亿人次 旅游收入达982.7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4.84%和8.73% [4]
河南洛阳:“荒山沟”上建起的“全电景区”
新华财经· 2025-06-23 14:16
景区发展 - 龙凤山景区从6年前的"荒山沟"蜕变为占地5000余亩的国家4A级景区,依托沟域地形打造洛阳近郊生态文旅胜地 [1] - 景区采用"以电代气、全域电气化"方案,灯光、水系、锅炉、炊具等全部由电能驱动,成为"全电景区" [1] - 2021年投入运营后新增摩天轮、空中飞船等游乐设施,多样化项目吸引游客,用电负荷持续攀升 [2] - 2024年1至5月景区用电量达249.94万度,同比增长5.28%,累计接待游客130多万人次 [2] - 灯光夜景成为最大亮点,夜间客流占比超过70% [2] 电力配套 - 电力部门将景区配变总容量从4320千伏安提升至5540千伏安,实施"双电源"升级改造 [2] - 建立"一对一"沟通机制,节假日对重点点位开展特巡保障电力平稳运行 [2] - 因地势高低落差大,初期便设计整体亮化方案,克服山路崎岖等施工困难 [1][2] 经济效益 - 景区容纳300多个商户,提供13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7个村上千名村民就业 [2] - 利用沟域地形建设39家特色民宿,实现村民就近就业增收 [2] - 文旅兴村模式将传统村落转变为文旅地标,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示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