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链条风险减量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险企多种科技手段应对“桦加沙”
证券日报· 2025-09-25 00:41
文章核心观点 - 保险公司在台风“桦加沙”来临前积极部署,运用大数据、AI、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强化防灾减损体系建设,推动行业从损失补偿者向风险管理者升级 [1][3][6] 保险公司应对措施 - 人保财险启动大灾应急响应,设立10个专项工作组,组建内部理赔支援团队200人、外部专家及公估650人,储备无人机查勘设备77台、施救车辆340台,锁定车辆保全场地120多个,已开展风险排查万余家/次 [2] - 中国平安旗下多家公司快速协同部署巨灾防御方案,平安产险提前72小时向潜在受灾客户发送预警信息,累计覆盖超2000万人次 [2] - 太保产险联动机构开展专属救援资源筹备,通过三级资源梯度补给体系,在台风登陆前24小时内部署资源至指定区域,并组建一体化防灾应灾服务团队 [3] 科技赋能与创新机制 - 人保财险搭建“万象云”风险减量服务平台,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升级,创新气象“四预”服务(预警、预报、预判、预防),并建立人工影响天气风险减量服务联动模式 [4] - 平安产险首创“5210”应灾机制,依托“鹰眼”系统构建立体化防灾体系,包括提前5天启动风险预警、提前2天检查防灾工作、提前1天完成“六问”工作、登陆当天实时研判灾情 [4] - 平安产险基于“鹰眼3.0”系统推出“车险水淹黑点”精准预警服务,融合历史赔案与实地数据实现点对点预警,并利用AI模型筛选高风险标的派遣风控工程师上门支持 [5][6] 行业影响与未来趋势 - 科技应用使风险预测从经验判断转向精准量化,显著降低社会整体风险成本和保险赔付率,推动行业从被动承担风险转向主动管理风险 [6] - 未来防灾减损系统将向智能化、场景化和生态化演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将驱动风险预测模型持续进化,实现从宏观预警到微观点位风险的精准管理 [6] - 防灾减损能力将成为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优势,其作用将超越赔付成本控制,深度融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6]
中华财险浙江分公司:迎战“竹节草” “天空地”一体守护浙江粮食安全
央广网· 2025-08-01 10:50
公司应对台风事件 - 公司面对台风“竹节草”强势来袭迅速响应 在田间地头开展查勘车队和无人机作业以守护夏耕晚稻 [1] - 公司将防灾关口前移 在台风登陆前构建“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航拍+专员核验”的“天空地”一体化防控网络 [1] - 公司在湖州长兴 嘉兴平湖等地完成3428万亩晚稻验标承保工作 提供48亿元风险保障 为农户抢出48小时防灾窗口期 [1] 公司灾中与灾后措施 - 台风登陆后公司应对举措升级 向高风险区农户精准推送台风动态与科学排涝方案 无人机协同地面查勘队24小时待命 [1] - 公司专业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加固沟渠和疏通堵点 同步走访种粮大户以稳定民心并保障生产 [1] - 公司承诺台风影响结束后立即启动大面积受灾作物查勘 运用卫星遥感定损技术并结合高效赔款支付通道以确保定损精准和赔付及时 [2] 公司业务数据与未来计划 - 截至今年7月29日公司累计承保水稻面积达529万亩 提供风险保障7亿元 [2] - 公司从灾后补偿转向“事前预警 事中减损 事后快赔”的全链条风险减量管理 以科技赋能和专业服务为农业生产筑起屏障 [2] - 公司未来计划持续深化服务创新与专业升级 广泛引入农业技术领域权威专家指导并计划在临海地区试点“精准承保+精准理赔”模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