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思维

搜索文档
“外卖大战”仍在持续:“卷”的是谁,又困住了谁?
搜狐财经· 2025-08-19 10:25
行业竞争态势 - 平台累计投入近千亿资金进行补贴 订单量屡破纪录 [1] - 补贴大战从营销策划演变为持久战 正在改变餐饮市场格局 [1] - 市场竞争方式加速消费者线上订餐习惯养成 为行业带来可观增量市场 [3] 商家经营影响 - 中小商家面临不对等竞争环境 陷入参与补贴侵蚀利润或不参与被边缘化的两难境地 [3] - 商家付出利润成本却难以形成稳定用户忠诚度和品牌资产 [3] - 激增的低利润订单加大经营压力 营收过度依赖单一平台限制经营自主性 [3] 市场结构变化 - 行业利润空间持续压缩使竞争优势向具备规模效应和供应链优势的大型连锁品牌倾斜 [3] - 以独特口味和服务个性化的特色小店可能因无法维持盈利而退出市场 [3] - 市场多样性降低 消费者选择更多局限于大型品牌提供的标准化产品 [4] 行业生态发展 - 餐饮零售体系抗风险能力可能因商家高度依赖少数平台而降低 [4] - 平台需要从流量思维向共生思维转变 构建让各类商家健康成长的良性循环 [5] - 平台成功需与整个经济生态繁荣紧密相连 打破内卷并为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增量 [5]
强盛集团丨项目融资分成设计:让利益分配成为发展的助推器
搜狐财经· 2025-07-08 18:33
融资分成机制设计核心原则 - 分成机制设计是项目融资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投资方与创始团队的利益分配以及企业后续融资能力和发展动力 [2] - 核心原则是"动态匹配",需根据融资阶段特征调整分成逻辑:种子轮采用"固定基数+超额分成"模式(如营收未达300万时创始人团队拿70%,投资方30%,超额部分按6:4分配),成长期引入"阶梯式调整"机制(如估值达5亿元后分成比例自动调整为创始团队55%、投资方45%)[2] 权责划分与反稀释设计 - 权责划分是分成设计前提,需明确各方权责边界,可采用"基础分成+责任溢价"模式(如投资方仅享受30%基础收益分成,创始团队因承担运营责任额外获得20%管理分成)[4] - 反稀释条款需嵌入分成体系,设置"棘轮条款"(后续融资估值低于前轮时早期投资方分成比例自动上浮5%-10%)并约定"兑现周期"(如用户量突破100万时兑现30%,盈利达标兑现剩余部分)[4] 长期激励机制与实操细节 - 成熟分成设计需预留10%-15%动态激励池用于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如字节跳动设立贡献度评估体系,员工根据年度KPI获得激励池分成)[6] - 实操细节包括明确可分配利润计算标准(剔除研发投入、设备折旧等)、约定特殊情况处理机制(如项目清算时优先返还投资方本金)、预留每轮融资后的比例调整空间[6] 分成机制终极目标 - 分成设计终极目标是让各方利益与项目成长深度绑定,注入"共生思维"(不让创始人丧失动力、投资方承担不合理风险、团队成员缺乏归属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