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
搜索文档
平台外卖店图片环境好人气旺 实为AI生成假门面
央视网· 2025-11-02 06:27
央视网消息:点外卖目前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而与之相关的餐饮安全问题也越发凸 显。不少消费者都经历过,外卖平台上饭店照片和线下店里货不对板的情况,而这些看似烟火气十足的 所谓"实拍图",其实是外卖商家利用AI技术生成的虚假图片,来看记者在上海的调查。 ...
去哪里投诉更容易解决问题?
新浪财经· 2025-10-30 10:47
文章核心观点 - 消费者在权益受损时应采取分级投诉策略,根据问题类型选择最有效的解决渠道,而非一味忍耐 [2][14][19] - 投诉渠道的效率取决于问题性质,内部解决、官方监管和公开曝光构成三级递进方案 [5][7][9][14] - 投诉成功的关键在于证据完整性和诉求明确性,而非情绪化表达 [16][17] 投诉渠道分级策略 - 优先通过平台内部客服解决小额高频问题(如网购错货、外卖漏送、自动续费争议),因处理路径最直接且效率高 [3][4][5][6] - 涉及产品质量隐患、虚假宣传、合同违约等严重问题时,应选择12315等官方监管渠道,其具备强制约谈和处罚权但流程较长 [7][8] - 当企业敷衍拖延时,黑猫投诉等公开平台通过透明化处理进度和舆论压力促使企业快速响应,平台年度红黑榜可作消费避坑参考 [9][10][11][12][13] 投诉效果优化要素 - 证据完整性决定投诉成功率,需系统保留订单截图、对话记录、合同条款等可视化材料 [16] - 诉求明确化需具体至退款金额、赔偿比例等可量化标准,避免模糊情绪化表达 [17] - 采用多平台并联投诉(如12315与黑猫投诉同步)可提升解决效率,尤其针对长期未回应的问题 [14][15]
美团-W(3690.HK)3Q25前瞻:外卖竞争压力达峰
格隆汇· 2025-10-29 13:13
机构:华泰证券 新业务:外卖出海稳步推进,巴西拓展在即 我们预计美团3Q25 新业务收入284 亿元,yoy+17.5%,经营亏损为24 亿元。 公司小象超市品牌正在顺应即时零售趋势加速城市扩张,我们认为小象作为美团自营具备供应链和品牌 优势,在即时零售市场具备较强竞争力和成长空间。外卖出海则保持稳步推进,当前处在通过规模化投 入换取市场份额提升的阶段,公司预计4Q 将拓展巴西市场,我们看好美团外卖出海的长期潜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测25-27 年收入3768/4448/5102(较前值基本不变)亿元。调整后净利润-79/354/544(较前 值-96%/-1%/-1%)亿元,主要考虑外卖竞争影响,需要较高的补贴及营销侧投入,因此大幅度下调公 司25 年利润。可比公司26 年PE/PS 分别为26.0/2.8 倍,基于SOTP,给予外卖、到店26 年7/18倍PE(不 变),闪购3 倍PS(不变),新业务26 年0.8 倍PS(不变)。 研究员:夏路路/苏燕妮 我们预计美团3Q25 收入978 亿元,yoy+4.5%;预计3Q25 经营利润-185 亿元,预计调整后净利润-159 亿元。3Q25 为本轮 ...
补贴撑起的“虚假繁荣”,餐饮人终于看懂了
36氪未来消费· 2025-10-28 12:07
被卷到的餐饮业、被拉入 "大战"的美团 10月16日,北京国贸大酒店, 几百名餐饮商家聚在一起 。 这可能是外卖大战结束后,第一次大规模的餐饮行业大会。 过去半年,商家们的焦虑、挣扎,浓缩在现场公布的两组数据上: 外卖大战中, 75%的 增量 订单实付价格低于 15元, 堂食 客单价直接回落到了 2015 年的水平。 这组数据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补贴大战的 "虚假繁荣 "。 过去半年里,部分平台靠着大额补贴营造订单暴增的假象,可背后却是商家利润被压缩、客单价 持续走低的残酷现实。 现场的 PPT,长时间停留在了"超级性价比的时代"这一页。短短八个字,却真实反映了近三年来餐饮行业面临的大环境。 对于当下餐饮业的处境,美团核心本地商业 CEO王莆中再次提及了"反内卷"的概念,这也是美团在外卖大战中一贯的态度。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 CEO王莆中 谈及餐饮 行业的 超级性价比如何实现,王莆中表示,性价比绝不应靠同行内卷,而是需要商家发挥结构性成本优势,实现全方位经营水平提升。 外卖大战的起因 并不复杂,无非是平台 希望借餐饮来引流 , 半年过去,大战消耗了近千亿资金,几乎是整个外卖行业三年的利润。如今大战结束,终究 是要 ...
后外卖大战时代:创伤、修复与重建
远川研究所· 2025-10-27 21:04
外卖大战的硝烟逐 渐散去, 留下千金散尽的平台和遍体鳞伤的商家 。近期行业里 两组数据道尽了餐饮 业最近的辛酸 [1] : 一是在外卖大战中 75% 的新增订单,是实付价格在 15 元以下的低价订单,将近一半是饮品;二是餐饮 堂食的客单价跌至十年前的水平。 在这场大战中,平台掏腰包补贴,商家订单猛增,消费者沉浸在薅羊毛的狂欢中不可自拔,看似是热闹 的好事,实则给了行业致命一击。 今年一季度,刚刚经历春节消费回暖的餐饮业初步止跌,没想到刚回血不久,外卖大战就开打。大量商 家被迫饮鸩止渴,靠低价维系客流,于是 行业在 6-7 月彻底陷入收入增长停滞,其中最大的利益受损 方,是堂食和夫妻店 。 在政策和行业的及时纠偏之下,这场由氪金抢流量引发的虚假繁荣终于结束。 已很少有人再讨论外卖红 包,奶茶咖啡店门口的骑手也不再聚集,餐饮老板的生活还要继续。 泡沫破灭,回归现实后,餐饮业要面对的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回到增长的正轨? 泡沫破灭 据高盛 预估 ,今年二季度,三大平台为外卖大战总共烧钱 250 亿,而根据各家后来公布的财报数据 看,这个数字恐怕还是保守了,实际至少 300 亿 [2] 。王莆中在采访中提到, 外卖这个利 ...
美团-W(03690):外卖竞争压力达峰
华泰证券· 2025-10-27 15:00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美团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5][7] - 报告给予美团目标价为136.0港币,较前值138.1港币略有下调 [5][7] - 核心观点认为3Q25是外卖补贴竞争最激烈的季度,导致公司收入和利润显著承压,但判断非理性补贴不可持续,预计4Q竞争将缓解 [1] 3Q25业绩前瞻 - 预计美团3Q25收入为978亿元,同比增长4.5% [1] - 预计3Q25经营利润为-185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159亿元 [1] 到家业务分析 - 预计3Q25即时配送订单量同比增长17.0%,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14.3% [2] - 预计3Q25外卖每单盈利(UE)下降至-2.8元,而3Q24和2Q25分别为1.48元和-0.21元 [2] - 订单量增长主因平台补贴加码导致市场扩容,但非理性补贴使UE显著承压 [2] 到店业务分析 - 预计3Q25到店酒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增长放缓主因线下餐饮消费存在压力以及外卖补贴对堂食的替代效应 [3] - 预计3Q25到店业务经营利润率(OPM)为27.8%,同比和环比分别回落5.7和5.2个百分点 [3] - OPM回落主因收入结构中低线城市占比提升,以及到店到家会员联动下补贴投入加大 [3] 新业务分析 - 预计3Q25新业务收入为284亿元,同比增长17.5%,经营亏损为24亿元 [4] - 小象超市品牌正加速城市扩张,公司在即时零售市场具备竞争力和成长空间 [4] - 外卖出海稳步推进,当前处于通过投入换取市场份额的阶段,公司预计4Q将拓展巴西市场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768亿元、4448亿元、5102亿元,较前值基本不变 [5] - 预测调整后净利润2025-2027年分别为-79亿元、354亿元、544亿元,较前值下调幅度分别为-96%、-1%、-1%,主因外卖竞争影响 [5] - 基于SOTP估值法,分别给予外卖、到店业务2026年7倍和18倍PE,闪购业务3倍PS,新业务0.8倍PS [5][14] - 可比公司2026年平均PE和PS分别为26.0倍和2.8倍 [5] 财务指标预测 - 预计2025年收入同比增长11.77%,2026年和2027年增速分别为18.05%和14.68% [10] - 预计2025年调整后净利润率为-2.10%,2026年和2027年将回升至7.96%和10.66% [10][12] - 预计2025年毛利率为32.75%,2026年和2027年将逐步提升至35.00%和37.00% [10] - 预计3Q25营销费用率将显著上升至38% [13]
中信证券:预计2025Q3外卖平台总投入将增至近70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7 08:50
战略目标与竞争态势 - 阿里、京东在外卖和即时零售领域加码投入,核心在于强化“快”的用户心智,目标是打造一站式消费平台 [1] - 行业竞争从外卖向即时零售倾斜,但高额补贴对用户行为扭曲较重,并非可持续的竞争策略 [1] - 更核心的竞争变量包括配送效率、商家供给、用户复购和提频等多维度系统性因素 [1] 资本投入与财务预期 - 2025年第二季度以来平台总投入持续扩大,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总投入将增至近700亿元 [1] - 长期视角下,行业规模有望达到2.4万亿元,但可兑现的直接盈利回报相对有限 [1] - 平台对生态价值的追求可能已高于单纯的财务回报 [1]
港股市场策略周报:调整后重回成长风格,关注互联网与保险-20251025
招商证券· 2025-10-25 20:22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港股市场对近期外部冲击反应过度,随着贸易战缓和及增量政策释放边际利好,市场有望反弹,并重申四季度“先抑后扬”的大势研判观点 [2][3][4] - 市场风格切换更可能是一个“渐进式”或“波浪式”的过程,成长风格预计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线 [2][3][5] - 行业推荐重点关注互联网与保险板块 [2][3][6] 市场观点与后市展望 - 上周港股市场受中美贸易战预期波动影响出现回调,恒生指数下跌3.97%,恒生科技指数下跌7.98% [3][8] -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贸易战实际落地可能性很低,近期美方态度已出现软化,贸易摩擦构成典型TACO交易特征 [4] - 成长风格占优的宏观背景包括中国PPI增速向下(9月PPI同比下降2.3%)或美债利率下行,美联储已重启降息周期并将结束QT缩表 [5] 行业和赛道推荐 - **互联网(930604.CSI)**:推荐原因为云收入保持高增速,Q2 POE云服务收入增长4年来首次超过国有电信公司;“外卖大战”扰动已充分定价;头部大厂自研芯片带来新催化 [6] - **保险(港股通非银,931024.CSI)**:推荐原因为板块受益于权益仓位增加及中国股市上涨带来的利差扩大;新华、国寿三季报大幅超预期;H股存在“认知差”折价且股息率较高 [6] 港股周度表现复盘 - 上周港股大类行业涨少跌多,公用事业、电讯业与能源业等红利方向小幅上涨,资讯科技与医疗保健行业领跌 [3][11] - AH溢价大幅扩大至120 [3][8] 港股市场微观流动性 - **成交额与情绪**:上周港股日均成交额3590亿港元,环比减少13亿,处于近三年96.9%分位数;恒生指数RSI为43.7,恒生科技指数RSI为44.5,均位于中性区间 [15][17] - **资金流向**: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451亿港元,主要流向金融、非必需消费方向;外资通过ETF净卖出3.8亿美元;香港本地ETF净流出17亿港元,年初至今合计净流入451亿港元 [3][21][24][26] - **估值水平**:恒生指数市盈率现值为12.2倍,三年中值为9倍,8年均值为10.3倍;MSCI中国指数市盈率现值为13.6倍,三年中值为10.3倍,8年均值为12.1倍 [29] - **资金需求**:截至10月19日,港股上市公司10月融资需求为270亿港元,其中IPO与配售需求分别为85亿、172亿;上周重要股东净增持83亿港元,限售解禁269亿港元 [31][33][36] 香港市场宏观流动性 - 香港市场利率快速上行后趋于稳定,隔夜Hibor为3.04%,3个月Hibor利率为3.61% [3][38] - 美元兑港币汇率为7.77,逐渐逼近强方兑换保证 [3][38] 海外宏观流动性 - 上周美国2年期国债利率为3.46%(下行4bps),10年期国债利率为4.01%(下行2bps) [43] - 美财政部一般账户(TGA)余额为8096亿美元(周度增加21.65亿美元),隔夜逆回购(ONRRP)使用规模维持至41亿美元(周度持平) [43]
堂食客单价接近十年前,餐饮商家卷价格不如卷价值
第一财经· 2025-10-23 18:10
行业核心挑战 - 全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3.6%,增长动能减弱,呈现营收增速放缓、利润下滑、竞争加剧态势 [3] - 餐饮业表现指数为43.25,低于中性水平6.75,行业整体处于收缩区域 [3] - 堂食客单价已接近2015年水平,行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2][3] - 行业汰换率接近40%,去年新开门店388万家,闭店354万家 [9] 下行压力成因 - 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价格内卷,消费者普遍追求极致性价比 [4] - 平台补贴竞争扰乱市场价格体系,挤压企业盈利空间 [3] - 消费者消费习惯转变,趋于保守,平台补贴加速了消费习惯转变 [4] - 社保合规要求导致用工成本实际上升,多重压力交织使行业修复节奏放缓 [3] 商家应对策略 - 连锁烧烤品牌通过修改菜单,删除高价菜品,上新便宜菜品,使菜单价格整体下降10%,客单价从67元降至50元 [7] - 商家选择精细化运营,淡化低价引流促销,转向以内容为主的种草模式,店内7成顾客为老客 [8] - 通过食材和管理提升、品牌展示流量、定期装修升级(如新中式风格)来提高产品体验感和品牌价值 [8] - 应用新技术如无人炒菜,通过机器与人工协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8] 平台举措与支持 - 美团宣布"繁盛计划"再升级,追加28亿元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包括追加20亿助力金、3亿元支持店型模式创新、5亿元推动"明厨亮灶"新基建 [11] - 高德宣布所有餐饮商家入驻免一年年费,并提供流量支持、专属客服和智能收银等措施 [11] - 京东外卖启动干净计划,试点全职骑手餐箱消毒以提升食品安全配送标准 [12] - 平台通过外卖店新业态帮助餐饮企业提高外卖收入,提供产业服务和AI技术降低经营成本 [12] 政策与行业建议 - 监管层出台政策支持,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提升餐饮服务品质,支持地方发展特色餐饮 [12] - 行业协会建议平台规范补贴行为,建立公平合理机制,优化商户补贴成本分摊比例,设定上限以保障企业合理利润空间 [12] - 鼓励餐饮企业开发新品提高客单价和利润率,加大对到店业务投入以提升堂食比重 [12]
中金:关注双11期间即时零售和外卖进展 AI赋能平台提效
智通财经网· 2025-10-22 16:36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报称,双11是电商在消费者粘性、优惠力度、购物体验等方面具备优势 的时间,平台也在主动加强消费者即时零售和电商交叉销售习惯的培养,双11是观察闪购和电商交叉销 售、即时零售使用习惯培养和大消费平台认知的重要窗口,双11期间即时零售和外卖表现、以及交叉销 售情况或成为判断后续格局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阿里在AI和电商结合方面有系列进展,AI能力提 升以及和电商紧密结合有望降低商家成本、改善匹配效率、提升消费体验。 阿里、京东在双11期间均将即时零售和外卖纳入活动范围:阿里巴巴双11有更多餐饮、酒旅、文娱企业 加入,闪购将首次参与到双11优惠中,目前已有40万家品牌门店接入淘宝闪购;京东本地生活首次联合 超300万餐饮、即时零售及酒旅商家参与京东11.11。双11是电商在消费者粘性、优惠力度、购物体验等 方面具备优势的时间,平台也在主动加强消费者即时零售和电商交叉销售习惯的培养,双11是观察闪购 和电商交叉销售、即时零售使用习惯培养和大消费平台认知的重要窗口,双11期间即时零售和外卖表 现、以及交叉销售情况或成为判断后续格局的重要依据。 AI提效赋能,带来消费者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