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健康

搜索文档
董克用:探索家庭养老金融健康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12 18:15
以下为嘉宾演讲全文 家庭的变化与养老责任的转型 谈到"家庭养老金融健康"这个问题,首先要厘清"家庭"的概念。家庭并非静态,它随着社会 演进不断变化。从传统农耕社会的四世同堂,到现代城镇化背景下的核心家庭、单亲家庭乃 至独居者,家庭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巨大转变。在养老议题中,家庭扮演的角色也因此变得 更为复杂。传统上,家庭在养老方面主要承担三项功能: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情感陪伴。 然而在现实中,如孙辈是否对祖辈承担养老责任,这一问题并没有明确答案。法律如《老年 人权益保障法》对相关义务有所界定,但社会实践尚存模糊地带。进一步看,养老问题的本 质是"适老"问题,即人类社会要适应老年人的比重越来越高这一现象所带来的问题。在工业 社会中,人们经历"两短一长"——教育短、工作长、退休后寿命短。但进入长寿时代,这一 格局正在改变。当前中国的学制安排导致许多年轻人三十岁才开始职业生涯,即使延迟退休 至65岁,真正的工作年限也不过三十多年。而退休后的生活可能长达二三十年,如何度过这 一阶段,成为家庭和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多层次保障体系下的家庭养老金融构建 当长寿时代遇上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社会现状;当从容养老、品质养老的美好 ...
应对“1:2抚养比”焦虑:大都会人寿联合五道口建言强化养老金融创新
华尔街见闻· 2025-06-11 18:38
直面老龄化、了解人口结构变化将以何种方式影响社会生活,事关每个个体。 国家统计局预测数据显示,203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3.5亿;随着独居老人占比激增,30年后国内 家庭抚养比或将达到1:2。 近日,大都会人寿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发布《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研报告(2025 年)》(下称《报告》),基于全国2.7万份有效样本指出,受访人群普遍对养老感到焦虑。 其中,包含有子女负担、缺乏家庭关怀、独居风险在内的"家庭支持不足"是各年龄段养老焦虑的核心。 70、80后的现实困境尤为明显,30-50岁"夹心层"可能同时承担着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的双重压力;但 同时缺乏对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产品的重视。 《报告》显示,当前超七成家庭养老金融产品年支出在5000元以下,其中2000元以下的占到三成;中等 收入家庭生活成本较高导致购买意愿较低,年收入20-50万元家庭超六成不愿支出。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针对当下困境,《报告》建议从养老金融体系制度建设、公众金融素养教育、多元化金融产品创新、全 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跨代际家庭保障体系构建等方面综合发力,增强人们的养老金融健康。 针对当下家庭养老金的现实困 ...
大都会人寿姚兵:养老规划最重要的是现金流的稳定性与可得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21:42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长寿时代已和老龄化社会携手到来。国家统计局预测数据显示,2030年我国 60岁以上人口将达3.5亿。老龄化社会也将加剧家庭代际变迁。目前,我国独居老人占比激增,30年后 国内家庭抚养比或将达到1:2。 时代的变化,也在社会最小的细胞单元——家庭中产生阵阵涟漪。6月6日,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 限公司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研报告(2025年)》报告 提出了"养老金融健康指数"(Pension Financial Health Index,简称PFHI),它是一个衡量家庭管理养老 金融和实现养老金融目标情况的指标。 《报告》结果显示,基于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26835份有效样本计算,2025年,我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 指数平均得分为48.56分。该得分结果表明,我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处于积累期。受访家庭已具备一定 的金融健康基础,处于主动积累阶段,开始关注养老金融规划,参与个人养老金或养老理财,正朝着有 意识建构养老金融规划方向发展,但投入金额有限,整体上存在"重当下、轻未来"的倾向。 务安排中考虑,具体规划方案可以随着收入和家庭财务重心的不同而实施调 ...
鞠建东:老龄化风险下的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机遇与挑战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09 19:13
养老金融的重要性与现实背景 -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二十余年,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形势严峻[5] - 亟需构建完善的养老金融教育体系,提升国民养老金融素养和家庭金融健康水平[5] - 研究家庭养老金融健康问题对提升养老保障质量、优化财富配置效率、增强社会韧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5] - 全球老龄化浪潮带来经济增长潜力减弱、社会保障体系承压等挑战,但也蕴藏新的发展动能和社会结构重塑机遇[5] 养老金融健康的多维价值 - 国家层面:关乎金融体系长期安全与稳定,是深化金融改革、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议题[6] - 社会层面: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基石[6] - 个体和家庭层面:直接影响养老韧性与风险承受能力,决定生活质量和安全感[6] 从国际视角思考中国养老金融发展 - 养老体系构成:分为政府养老、家庭养老、个人养老和市场主导的金融养老四类,需解决金融养老与其他养老方式的有机结合问题[6] - 城乡养老差距:农村居民依赖土地承包制度养老,金融养老需兼顾城乡,缩小保障差距以推动共同富裕[7] - 养老与金融的平衡:养老本质是稳定与安全,金融追求增值与效率,需借助金融工具提升养老保障水平而非让金融收益主导社会功能[7] - 人口出生率下降:养老金融体系需与人口战略协调发展,间接缓解生育意愿下降带来的社会结构性问题[7] - 低风险特征:养老金融需高度防控风险,尤其在农村地区设计低风险、可持续的金融产品[8] 技术发展与养老金融融合 - 新技术重塑养老服务样貌,为金融产品设计和供给模式带来新挑战[8] - 需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之间实现融合,将康复、护理、健康管理、财富管理整合为一体化解决方案[8] 调研报告与活动背景 - 《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研报告》由美国大都会集团基金会、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与《清华金融评论》共同策划发布[5] - 报告旨在通过系统数据与科学建模增强社会对养老金融健康的关注,推动金融素养提升及行为改善[5] - 活动汇聚养老金融领域专家学者及三百余企业代表,探讨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与未来[2]
首份《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研报告》:家庭养老金融准备步入“积累”期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09 19:13
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现状 - 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平均得分为48.56分,表明家庭养老金融健康处于积累期,存在"重当下、轻未来"倾向 [14] - 受访家庭资产配置失衡,房产占比超70%,金融资产不足5%,主要依赖低风险、稳定收益的传统养老金融工具 [15] - 30-50岁"夹心层"面临子女教育(67.7%)和父母赡养(14.7%)双重压力,养老准备不足,凸显向"社会养老+家庭养老"转型的紧迫性 [15] 养老模式与家庭结构 - 居家养老仍是主流模式,核心家庭中46.34%偏好居家养老,扩展家庭中这一比例达49.56% [15] - 多元化家庭结构下,70、80后群体面临经济、心理和社会支持等多维度养老挑战 [16] 行业建议与发展方向 - 建议建立全生命周期财富管理理念,推进二、三支柱扩面扩容,加速丰富金融产品供给 [16] - 需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提升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加强养老金融知识普及 [16] - 大都会人寿在康养生态领域深度布局,联合发布首份《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研报告》 [5][10] 专家观点与论坛成果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专家指出中国是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需探索家庭金融健康发展路径 [3][7] - 多位嘉宾从资产负债结构、养老金融韧性等角度探讨提升家庭养老金融健康的多元解决方案 [7][8] - 报告基于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26835份样本,为全球老龄化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14]
首份《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研报告》:家庭养老金融准备步入“积累”期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07 18:21
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孙思毅 作为报告发起方代表之一,在开场致辞 中表明了大都会人寿在康养生态领域的深度布局和肩负的社会责任。 当长寿时代遇上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社会现状;当从容养老、品质养老的美好愿景遇上现 代家庭养老的种种挑战。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又该如何利用保 险等金融产品来确保家庭养老金融的健康? 6月6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金融评论》携手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大都会人寿")联合主办。 本次发布会汇聚养老金融领域专家学者及三百余企业 代表,共同探讨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与未来。 会上国内首份《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研 报告(2025年)》 (以下简称"《报告》")正式亮相! 专家热议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 当前,全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口老龄化浪潮,而中国是全球老年人口规模最大、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 家。因此,养老不仅是中国家庭的"家事",更是全社会关注的"国事"。 在此次发布会中,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 中心主任鞠建东 就"老龄化风险下的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机遇与挑战" ...
机构报告:2025年我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平均得分为48.56分,家庭养老金融健康状况步入“积累期”
搜狐财经· 2025-06-06 22:33
每经北京6月6日电(记者袁园)6月6日,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都会人寿)与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金融评论》联合发布《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研报告(2025 年)》(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基于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2.68万份有效样本计算,2025年,我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 平均得分为48.56分,显示我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状况步入"积累期",正朝着有意识构建养老金融规划 方向发展。 据悉,"养老金融健康指数"是一个衡量家庭管理养老金融和实现养老金融目标情况的指标,主要从养老 保障积累、资产增长潜力、家庭健康状况、家庭结构类型四个维度进行评分,全景式"体检"家庭管理养 老金融和实现养老金融目标的情况。 "养老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和规划的长期任务。要合理规划家庭财务, 制定科学的养老储蓄计划,根据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支出情况,合理安排每月的养老储蓄金额。"中央财 经大学保险学院/中国精算研究院副教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表示,要注重资 产的多元化配置,不要将所有的资金都集中在一种资产上,而是要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和养老目标,合理 配置 ...
首份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调研报告发布,鼓励70、80后多元手段提前规划养老
北京商报· 2025-06-06 21:02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秀梅)6月6日,由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携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 院《清华金融评论》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研报告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会 上,国内首份《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研报告(2025年)》(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首次提出了"养老金融健康指数"( Pension Financial Health Index,简称PFHI),它是一个衡量 家庭管理养老金融和实现养老金融目标情况的指标,从养老保障积累、资产增长潜力、家庭健康状况、 家庭结构类型四个维度进行评分,"体检"家庭管理养老金融和实现养老金融目标的情况,由低到高分别 为起步期、成长期、积累期、巩固期、优化期、成熟期和理想期。 《报告》结果显示,2025年,我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平均得分为48.56分。该结果表明,我国家庭 养老金融健康处于积累期。受访家庭已具备一定的金融健康基础,处于主动积累阶段,开始关注养老金 融规划,参与个人养老金或养老理财,正朝着有意识建构养老金融规划方向发展,但投入金额有限,整 体上存在"重当下、轻未来"的倾向。 《报告》发现,中国家庭的养老现状正呈现 ...
《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研报告(2025年)》发布 家庭养老金融准备步入“积累”期
新华财经· 2025-06-06 18:33
新华财经北京6月6日电 6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金融评论》与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 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研报告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2025年,由美国大都会基金通过"赠与亚洲"资助,大都会人寿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银龄 关怀"公益计划,关注中国居民家庭养老金融现状,积极提升老年人群金融健康水平。作为"银龄关 怀"的重点项目之一,双方携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金融评论》,开展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 康现状调研。 作为项目的核心成果,《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研报告(2025年)》在此次发布会上正式亮相。 《报告》显示,2025年,我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平均得分为48.56分,显示我国家庭养老健康状况 步入"积累期",正朝着有意识建构养老金融规划方向发展。对此,会议呼吁公众提升对家庭金融健康的 关注,并提出未来亟须从养老金融体系制度建设、公众金融素养教育、跨代际家庭保障体系构建等多方 面综合发力,打造长寿时代家庭养老金融健康的破题"金钥匙"。 《报告》首次提出了"养老金融健康指数"( Pension Financial Health Index,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