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金融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强化养老金融服务 让老年群体共享金融发展成果
证券日报· 2025-07-06 23:44
在服务方式上,银行要充分考虑老年客户的特殊性。一方面,要积极开发简单、灵活、易于理解的专属 金融产品,以满足老年客户多元化养老需求;另一方面,对于行动不便、书写有困难、视听存在障碍的 老年客户,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创造条件提供优质便利服务,对不能到现场办理业 务并提出上门诉求的,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派专人上门服务,并做好录音录像和客户资料留 存。 此外,银行在推动智能化、数字化改造过程中,应兼顾老年人需求。开发应用"关怀模式""长辈模式"的 手机App、智能终端及门户网站,简化操作流程,放大字体,增加语音提示等功能,让老年人能用、会 用、敢用、想用。同时,为愿意尝试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客户提供技术咨询,帮助他们融入智慧社会, 并且规范个人信息收集、使用等环节的操作,保障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的安全性。 银行还应积极参与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尤其是加强针对老年人的宣传。深入街道、社区、养老院等老年 人活动高频场所,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讲解金融知识,帮助老年客户提高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 风险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重点宣传防范涉老"金融诈骗"、个人支付敏感信息保护等知识,曝光典 型违规案例,强化 ...
“跨境养老”步伐加快 大湾区十一城如何高效协同
经济观察网· 2025-07-04 21:32
经济观察报记者老盈盈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融合发展,湾区居民"跨境养老"的步伐也在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7月4日, 安永大中华区在广州举办了"大湾区跨境养老:融通、创新、未来"研讨会。 在跨境养老方面,未来大湾区十一城应如何协同?安永华南区主管合伙人黄寅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 访时表示,粤港澳政府应加强政策协调,通过政策引导、制度联动、多方合作等方式,构建跨境养老保 障体系。此外,大湾区十一城产业各有侧重,未来应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产业联动,建立综合性养 老格局。 面临挑战 目前,大湾区在医疗制度保障和资源平台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如港澳药械通、跨境养老社区建设 等。另外,通过科技与金融力量的多维赋能,如养老金融产品创新、远程医疗等方式,"跨境养老"正成 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新趋势。然而,在人口老龄化加剧背景下,大湾区跨境养老依然存在一些难题及挑 战。 黄寅认为,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大湾区城市之间的"显著差异"与"资源失衡"态势。当前,湾区城市间的制 度法规差异显著,使跨境医疗体系以及养老金融体系等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统一,增加了跨境养老居民的 时间和经济成本。同时,港澳及内地各城市经济发展重心、基础设施建设及养老 ...
锚定战略大局,筑牢金融保障!《2024年山东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出炉
齐鲁晚报· 2025-06-27 16:51
日前,山东省银行业协会正式发布《2024年山东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这是山东省银行业协会连续第 十年发布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24年以来,山东银行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及监管部门工作要求,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好科 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服务我省"走在前、挑大梁"提供 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锚定战略大局,服务新动能新优势。山东银行业锚定战略大局,围绕全省发展规划,强化金融资源精准 配置,为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保障。聚焦黄河战略与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推进先 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力保障"两新""两重"项目建设,持续助力房地产市场平 稳健康发展。截至2024年末,辖区(不含青岛,下同)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贷 款余额11467.26亿元,较年初增加1989.25亿元,较年初增幅20.99%,高于各项贷款11.01个百分点。辖 区民营企业贷款余额35826.25亿元,较年初增加3229.7亿元。自2021年以来截至2024年末,黄河流域生 态保护和高质量 ...
辽宁:扩大银发产业规模 让银发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15:17
银发经济政策规划 - 辽宁省计划到2027年培育建立4个以上银发经济产业园区,乡镇(街道)区域性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70%,每年新建和改造养老机构不少于50家 [1] - 目标打造一批银发经济重点产业、品牌企业、重大项目,使其成为拉动消费的新经济增长点 [1] - 到2029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包括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老年助餐机构 [1]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发展"辽养到家"品牌,提供上门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多元化服务 [1] - 优化机构养老服务,发展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养老机构,探索公办养老机构改制为国有养老服务企业 [2] - 完善公办养老机构委托运营机制,支持相关企业发展壮大为养老产业集团 [2] 产业培育与主体发展 - 鼓励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资质,打造银发产业领域知名企业 [2] - 支持建立银发经济产业园区,集聚老年用品生产制造、科技研发、贸易集散等产业集群 [2] - 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国内外银发经济产业对接与宣传推广 [2] 品牌化与标准化建设 - 遴选培育"辽宁优品"银发经济品牌,办好东北亚国际银发经济博览会 [3] - 到2027年计划新增养老服务地方标准不少于25项、团体标准不少于30项 [3] - 利用实验室平台开展质量测评、验证、认证工作,发挥行业协会标准化作用 [3] 创新消费与科技应用 - 建设适老生活体验中心,发展"直播+电商"新兴消费模式 [3] - 推动人工智能向涉老领域延伸,研发智能护理机器人、养老服务机器人 [4] - 开发基于神经调控、多模态行为监测技术的智慧养老产品,打造智慧化养老新业态 [4] 金融与旅游服务拓展 - 鼓励金融机构发展具有养老属性的储蓄、理财、保险、信托等产品 [4] - 支持保险机构发展人寿、健康、长期护理、旅游等业务 [4] - 开发银发旅游列车、怀旧游、青春游等主题产品,落实老年人旅居养老优惠政策 [4]
工行北海分行:创新“网点+养老”服务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0 10:44
网点适老化改造 - 工行北海分行将南珠科技支行打造为适老化标杆网点,并在辖内网点系统性配置无障碍通道、爱心座椅、老花镜、放大镜、应急药箱等基础适老设施 [1] - 优化服务流程,配置熟悉老年客户需求的服务专员,提供耐心细致的业务咨询与操作指导 [1] - 截至2025年5月末,已有6家网点成功打造为"银发暖心"服务示范网点 [1] 政银合作延伸服务 - 与合浦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合作共建"社保金融超市",引入社保自助服务终端,整合多项高频社保业务至银行网点 [2] - 与北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合作设立"住房公积金业务便民服务点",方便周边缴存单位和职工就近办理业务 [2] 特色场景创新 - 广东路银城绿洲支行打造"驿站+候鸟关怀"特色服务场景,开展金融安全课堂普及养老诈骗防范、智能支付指导等知识 [3] - 组织形式丰富的主题沙龙和社区活动,丰富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 [3] - 云南路支行建设"驿站+普惠金融"服务场景,为养老产业生态及相关小微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务支持 [3] 养老金融服务生态 - 通过"网点+养老"服务生态探索,完善适老设施、深化政银合作、创新特色场景、赋能养老产业 [4] - 持续深化网点转型与服务创新,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 [4]
李云泽官宣!两大外资金融巨头布子保险资管,保险业持续“敞怀”
北京商报· 2025-06-18 18:04
作为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的关键组成部分,保险业对外开放始终处于政策聚焦的核心位置。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发表主 题演讲时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已批准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将一如既往推动更多金融开放措施在上海先行先试,全力支持上海国 际金融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与此同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应声落地,推动保险机构进一步集聚上海。同时大力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和航运保险发展,研 究探索离岸金融创新,推动机构积极参与金融市场建设。 作为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先行领域,保险业自改革开放伊始便以开拓者姿态拥抱全球市场。具体而言,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背景始于20世纪末,随着经济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保险市场逐渐融入国际体系。21世纪初,多家外资险企集中设立分支机构,战略布局一度形成热潮。此外,在政策环境方面,有关 部门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保险业对外开放。 "中国的金融开放不仅惠及自身,也为全球资金提供了良好的资产配置机会。"李云泽表示,目前,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过7万亿元,各项业务保持 良好增长态势。例如,外资保险公司保费占国内市场份 ...
姚兵:以客户为中心,打造差异化的养老产品和服务体验 | 养老金融健康专题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17 20:19
编 者 按 当前,全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口老龄化浪潮,这一趋势正在迅速重塑各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可能 带来经济增长潜力减弱、社会保障压力加剧等深远影响。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人口老龄化问 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 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做好养老金 融等"五篇大文章"。 作为金融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金融健康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深化金融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 的客观要求;是金融消费者、证券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权益保护的重要基础;是增加个人及家庭金融 韧性的重要手段。为提升国民养老金融教育水平,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金融评论》联合 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都会人寿")策划系列研究及访谈,旨在为政府制定 养老金融政策、金融机构优化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中国家庭进行养老金融规划等提供参考借鉴。 本文专访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首席市场官姚兵,探讨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一揽子解决方 案设计。 Q 设计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时,如何满足不同家庭资金规划需求 ? 由养老规划最大 ...
金融助力托起幸福“夕阳红”
金融时报· 2025-06-16 09:53
首先,在产品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家庭的实际需求与风险承受能力。针对家庭养老储备意愿低、工具多 样性低、资金投入低的问题,设计结构简单、条款易懂、收益稳定、资金安全的普惠性产品。同时,加 强产品创新,丰富产品种类,拓宽养老资金来源渠道。 其次,加强投资者教育至关重要。多数家庭对养老金融产品认识不足,对新型产品参与度也不足。金融 机构应通过线上线下(300959)多种渠道,开展养老金融知识普及活动。线上利用社交媒体、金融知识 科普平台等,以通俗易懂的图文、视频形式介绍养老金融产品特点、风险及收益情况;线下在社区、学 校、企业开展讲座、培训,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进行精准宣传,提升家庭对养老金融产品的了解与信 任。 养老是重要的民生课题。筑牢养老之基,让每个家庭安享天伦。做好养老事业,需凝聚各方合力。就财 政支持而言,既要提高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又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金融支持上,则须在加快建立完善 养老金融体系、全力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等方面下功夫。 从需求端来看,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根据国家统 计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2.97亿,占总人口的21 ...
孙思毅:穿越全生命周期 锻造家庭养老金融韧性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12 18:15
孙思毅表示,随着中国社会迈入长寿时代,养老问题日益成为民生焦点。公众对养老的期 待正从基本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向"老有所乐"升级,凸显出家庭养老金融需求的多样 化与前瞻性。这一趋势不仅要求家庭及早筹划,更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共同推动养 老金融体系的供给侧改革与服务升级。在此背景下,《2025中国家庭养老金融健康指数调 研报告》应运而生。亦标志着大都会人寿进入中国20年来,在服务中国家庭、深耕养老金 融领域所积淀的使命与担当。未来,大都会人寿将继续加强与学界、业界和政策部门的协 同合作,探索更具创新性、普惠性和韧性的养老金融解决方案,助力构建更健全的社会养 老保障体系。 6月6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金融评论》携手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大都会人寿")联合主办。本次发布会汇聚养老金融领域专家学者及三百 余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与未来。活动现场,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 险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孙思毅作为报告发起方代表之一,在开场致辞中表明了大 都会人寿在康养生态领域的深度布局和肩负的社会责任。 图为孙思毅 分享 以下为嘉宾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
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等11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金融服务养老事业和银发经济工作方案》
齐鲁晚报· 2025-06-10 08:24
202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深耕"养老金融",会同山东金融监管局牵头成立11部门参与的山 东省养老金融工作协调机制,会同省发改、工信、民政、卫健部门建立全省养老产业项目库,联合省民 政厅开展金融支持养老服务发展"五个一"提升行动,持续加大金融资源投入,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截 至2025年4月末,全省养老产业贷款余额142.5亿元,同比增长24.8%,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5.2个百分 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养老金融的决策部署,推进中国式养老事业、推动山东省银发 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联合山东金融监管局、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山东证 监局等11部门印发《山东省金融服务养老事业和银发经济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从加强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养老产业投融资支持、助推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推动养 老服务金融提质增效、健全养老金融发展长效机制等五方面提出15项重点任务举措。《方案》要求,发 挥山东省首个"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优势,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为不同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