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资本监管
搜索文档
股份行首家!兴银理财注册资本增至百亿,理财子频频“补血”
第一财经网· 2025-10-16 20:45
兴银理财增资事件 - 兴银理财注册资本由50亿元人民币增至100亿元人民币,增幅达100% [2] - 增资后,兴银理财成为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中首家注册资本突破百亿元的机构,在全行业排名与中银理财并列第四,仅次于工银理财(160亿元)、建信理财(150亿元)和农银理财(120亿元) [2]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188.6亿元,所有者权益182.52亿元,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86亿元,净利润12.62亿元 [2] 增资背景与原因 - 增资主要为缓解净资本压力,满足《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第45条关于净资本的监管要求,即净资本不得低于5亿元且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同时净资本应不低于风险资本的100% [3] - 随着理财产品管理规模持续扩大至2.32万亿元(行业第二),较2024年末增长6.34%,计提的风险资本同步上升,资本补充成为维持合规和可持续扩张的必然要求 [3] - 增资有助于支撑未来三至五年的业务扩容,特别是在非标资产、非上市企业融资及跨境投资等高风险系数领域的配置空间 [3] 增资的战略意义与影响 - 资本金翻倍为未来更高风险、更多元的产品线预留发展空间,有助于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权益及混合类资产占比,为布局"固收+"及长期限产品提供条件 [4] - 注册资本规模被视为综合实力的象征,资本更雄厚的机构在代销、委外、同业授信等合作中更具话语权,是强化行业地位、提升品牌信用的重要一步 [4] - 增资体现了母行对资管板块的战略倾斜,向市场传递出公司经营稳健、增长可期的信号 [7] 行业趋势与动态 - 兴银理财增资是理财行业步入"资本补充周期"的信号之一,自2022年招银理财引入战投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补血"动作日渐频繁 [5] - 2025年以来,除兴银理财外,施罗德交银理财注册资本增至12亿元,高盛工银理财增至13.5亿元,杭银理财增资20亿元至30亿元(增幅200%) [6]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在披露中报的20家上市银行理财子公司中,有13家规模较去年末上升,其中8家增速超过10% [6] - 行业从初期设立期进入深化发展阶段,资本实力将成为理财公司的长期竞争力,未来增资将成常态化动作 [7]
今年券商“补血”将超千亿元 头部百亿级再融资频现
新华网· 2025-08-12 14:19
中金公司再融资计划 - 中金公司公布配股发行预案 募集资金总额预计不超过270亿元人民币 其中不超过240亿元用于支持业务发展资本金需求 不超过30亿元补充其他营运资金 [1] - 资金将重点用于资本服务与产品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 财富管理业务 以及为筹备中的全资资产管理子公司提供资本金支持 [2] 券商行业再融资动态 - 中金公司是继中信证券 东方证券 兴业证券后 券商行业今年抛出的又一份百亿级再融资大单 [1] - 年内八家上市券商通过定增 配股 可转债等方式完成再融资超800亿元人民币 [4] - 完成再融资的券商包括国金证券定增募资58.17亿元 长城证券定增募资76.16亿元 中国银河可转债发行78亿元 浙商证券可转债发行70亿元 中信证券配股募资223.96亿元 东方证券配股募资超100亿元 兴业证券配股募资超100亿元 财通证券配股募资71.72亿元 [4] 募资资金用途 - 投资与交易业务 资本中介业务是多数券商再融资的主要投向 [4] - 资本中介业务风险可控 收益稳定 对提高证券公司盈利水平 完善金融服务 改善盈利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4] - 中金公司具体资金用途包括加强权益类资本服务与产品业务体系建设 打造股票业务平台 投行业务在科创板保荐跟投 债券发行 资产证券化等领域对资本金有较大需求 扩大融资融券等资本中介业务规模 加速买方投顾模式转型 [2] 监管政策背景 - 以净资本监管为核心的监管方式不断深化 相关政策支持证券公司改善盈利模式 加强风险控制 拓宽融资渠道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3] - 2020年2月证监会发布"再融资新规" 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条件进行全面放松 [3] - 上市券商2020年 2021年再融资规模分别超千亿元和超400亿元 [3] 行业影响与展望 - 券商是资本密集型行业 资本金规模是重要的市场竞争优势 有了资本金才可以持续扩大各项业务规模 [5] - 在机构化背景下 资本中介业务高速发展 长期视角下券商密集再融资是在为ROE(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蓄势 [4] - 每年各上市券商提出的再融资规模都比较大 但最终实际发行规模还要看市场的约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