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考证经济

搜索文档
拿着准考证“薅羊毛” 中高考后旅游市场升温
消费日报网· 2025-06-25 10:20
文旅消费热潮 - 2025年中高考结束后"准考证经济"撬动文旅消费热潮 高中毕业生旅游预订热度同比激增137% [1] - 6月9日至11日出发的旅游产品预订量环比增长88% 毕业生偏好"考后即刻出发"的旅行方式 [1] - 毕业生将旅行视为"成长仪式"和"青春宣言" 超越单纯休闲放松的意义 [1] 景区优惠政策 - 多地景区推出凭准考证免门票或特惠票政策 包括青海茶卡盐湖 河南隋唐洛阳城 西藏林芝风景区等 [2] - 贵州省黔西南州所有A级景区对高考生免门票 万峰林景区6月9-17日接待数百名高考生 [3] - 广州正佳文旅集团提供5折门票优惠 通过吸引价格敏感群体实现"以量补价"和品牌传播 [3] - 安徽黟县十大景区免门票至8月31日 通过餐饮住宿等二次消费创收 配套推出研学课程和非遗体验 [3] 毕业生旅游行为特征 - 毕业生偏好2-3人同行 体现强烈社交属性 对整体客流促进效应显著 [4] - 毕业生既注重性价比 又愿为兴趣和情绪价值付费 追求差异化体验 [4] - 部分毕业生倾向深度体验游 如湖北毕业生计划在杭州深圳香港进行自然与城市景观结合的长线旅行 [2] - 历史文化探索与轻松娱乐相结合的旅游体验受青睐 如毕业生计划港澳行并期待更多专属服务 [4] 行业营销策略 - 景区将准考证转化为"优惠通行证" 作为暑期文旅经济预热的重要获客机会 [4] - 门票优惠虽降低单客收入 但能提升游客二次消费意愿 如餐饮购物等衍生消费 [3] - 年轻游客的社交分享行为可有效提升景区品牌影响力和公众好感度 [3]
高中毕业生旅游预订热度同比激增137% “准考证经济”带动文旅消费热
中国青年报· 2025-06-21 06:44
文旅行业"准考证经济"现象 - 高考结束后"准考证经济"正撬动2025年文旅消费热潮,同程旅行数据显示高考结束至志愿填报前的"空档期"高中毕业生旅游预订热度同比激增137% [1] - 广州正佳文旅集团旗下多个场馆为毕业生提供门票5折优惠,通过吸引价格敏感群体实现"以量补价",同时利用年轻游客的社交分享提升品牌影响力 [1] -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十大景区推出"凭准考证免门票"政策(不含二次消费),有效期至8月31日,徽黄旅游集团计划通过餐饮、住宿、购物等二次消费创收 [1] - 河南老君山景区推出毕业生免票政策,旨在优化游客结构与长期品牌建设,适应景区消费年轻化趋势 [1] 毕业生旅游消费特征 - 高中毕业生普遍预算有限,会主动搜索整理各地景区针对准考证的优惠活动信息,优先选择性价比高的目的地 [2] - 约80%的毕业生以2-3人同行的形式出游,体现出强烈的社交需求,对整体客流的促进效应较强 [3] - 毕业生游客群体既注重性价比,又愿意为兴趣和情绪价值付费,乐于追求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 [3] - 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既有自然风光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偏好结伴出游并在社交平台分享体验 [2][3] 景区营销策略与效果 - 正佳极地海洋世界实施优惠政策后客流增速明显,高中毕业生约占新增客流的25%-30% [2] - 多地景区推出差异化优惠政策,如青海茶卡盐湖、河南隋唐洛阳城、西藏林芝风景区等对高考生免票,山东崂山风景区等对中高考生免票 [3] - 景区通过门票减免引流,依赖二次消费回补收益,需要构建"体验-产品-服务"体系来留住游客 [4] - 企业需开发适合打卡分享的场景,提升增值体验如航拍、研学等项目,推动由"吸引人"向"留住人"转变 [4] 行业发展趋势 - "准考证经济"反映出文旅市场三大趋势:从"门票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型、消费群体年轻化需求个性化、旅游下沉市场潜力显现 [4] - 行业更注重通过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吸引二次消费与建立品牌认同,05后青年偏好研学游、国潮游等个性鲜明、参与感强的旅行方式 [4] - 企业需运用AI、VR等技术打造沉浸互动产品,强化社交属性,契合年轻人兴趣 [4] - "准考证经济"可视为行业送给毕业生的"成人礼",有助于培养国民旅游习惯并提升年轻人素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