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遗体验
icon
搜索文档
多景区紧急公告:售罄、约满!43%为家庭出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3 18:09
(原标题:多景区紧急公告:售罄、约满!43%为家庭出游) 国庆第三天,你的假期过得怎么样了? 据央视新闻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10月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3亿人次。今天(国庆中秋假期 第3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0013万人次,同比增长5.9%。其中: 直至中秋前后,热门博物馆的参观名额大多处于约满状态。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 物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等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如国博10月8日和陕博10月7日前可预约时段内的 门票均已约满。 同时,多个景区发布门票售罄公告,提醒游客谨慎前往。10月1日,九寨沟管理局公告称,景区10月2、 3、4、5、6日门票达到最大承载量,线上所有渠道已停售,景区将在游玩日前一天启动候补登记。 9月30日,铁路的客流高峰就已经抵达,当天发送旅客1846万人次。民航方面多个机场热气爆棚,大兴 机场9月30日预计执行航班1025架次,运送旅客17.1万人次,创节前高峰日纪录。 ?白云机场接送旅客预 计超25万人次,创假期单日新高。整个国庆中秋假期(10月1日—8日)机场预计接送旅客199.3万人 次,日均24.9万人次。 据21世纪经济报道9月30日 ...
21社论丨提升文旅体验,满足文旅产业细分的多元化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1 10:20
当前文旅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在以下四个维度积极应对一些结构性挑战,不断完 善相关服务。基础设施方面,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亟待改善,一些地区的接待设施、交通接 驳和公共服务未能跟得上旅客需求,直接影响游客体验的舒适度与便捷性。产品供给方面, 同质化竞争问题需予以重视,一些地方的游船夜游、古镇开发、仿古街区等项目呈现低水平 重复建设情况,缺乏差异化特色。服务品质方面,从导游专业素养到景区管理水平均存在参 差不齐的现象,时有发生的服务不规范直接影响游客满意度和重游意愿。文化内涵方面,部 分文化旅游产品停留在表面形式,一些文化主题公园仅满足于符号化展示,缺乏对在地文化 的深度挖掘和互动式体验设计,难以满足游客日益提升的精神消费需求。 为推动文旅消费迈向高质量发展,系统破解当前面临的问题和短板,需要构建政府、企业、 社区与游客多方协同的治理格局。需完善薄弱地区的交通网络与公共服务配套,通过优化旅 游标识系统、提升厕所与停车场设施、实现无线网络覆盖等举措,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与 游客体验。同时,还需引导各地立足本土文化基因,深度挖掘历史脉络、民俗传统与物产资 源,推动文旅产品从同质化竞争向个性化、定制化方向转型。为 ...
21社论丨提升文旅体验,满足文旅产业细分的多元化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1 06:52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并至,长达8天假期为文旅消费市场提供了重要契机。这为深度游和长线游创造 了有利条件。从市场预订情况看,部分旅行社的假期出游人次与人均消费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呈现出显 著的"量价齐升"旺盛态势。预计今年双节假期将成为居民休闲出游的集中释放期,也为观察中国文旅消 费市场的新趋势、新变化提供了绝佳窗口。 综合来看,进一步推动我国文旅产品供给升级,需加快建立覆盖导游、酒店、餐饮、交通等全链条的服 务质量标准体系,以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和智慧化监管推动服务质量整体跃升。 为顺应文旅市场消费升级趋势,文化和旅游部正组织开展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主场活动,通过增 加优质供给、创新消费场景,积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本次消费月充分结合双节特点,组 织各地及相关机构策划推出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和惠民措施。一方面加大惠民力度,为群众假期出游提 供更多优惠选择;另一方面推出业态多元的文旅新产品、新场景,显著提升消费体验。各地结合地方文 化特色开发的旅游产品明显增多,如非遗体验、文化主题酒店等创新业态备受青睐,成为文旅融合发展 的生动实践。 当前文旅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在以下四个维度积极应对一些 ...
提升文旅体验,满足文旅产业细分的多元化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1 06:27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并至,长达8天假期为文旅消费市场提供了重要契机。这为深度游和长线游创造 了有利条件。从市场预订情况看,部分旅行社的假期出游人次与人均消费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呈现出显 著的"量价齐升"旺盛态势。预计今年双节假期将成为居民休闲出游的集中释放期,也为观察中国文旅消 费市场的新趋势、新变化提供了绝佳窗口。 为推动文旅消费迈向高质量发展,系统破解当前面临的问题和短板,需要构建政府、企业、社区与游客 多方协同的治理格局。需完善薄弱地区的交通网络与公共服务配套,通过优化旅游标识系统、提升厕所 与停车场设施、实现无线网络覆盖等举措,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与游客体验。同时,还需引导各地立 足本土文化基因,深度挖掘历史脉络、民俗传统与物产资源,推动文旅产品从同质化竞争向个性化、定 制化方向转型。为了增强文化体验深度与叙事真实感,可以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文旅项目运营,真实展现 地方生活场景,从而构建具有持续吸引力的原真性文旅消费生态。 综合来看,进一步推动我国文旅产品供给升级,需加快建立覆盖导游、酒店、餐饮、交通等全链条的服 务质量标准体系,以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和智慧化监管推动服务质量整体跃升。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 ...
浙江乡村旅游火了!松阳千元民宿两周前已定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7:12
记者走访当地多家民宿,前台表示,国庆期间房间早已全部定完,并告知当地民宿逢假期需至少提前两 周预定。 据了解,国庆期间民宿基础房型价格一晚普遍在800至3000元不等,家庭房型则在5000元以上。许多当 地居民将自家改造成民宿迎接旅客。 (原标题:浙江乡村旅游火了!松阳千元民宿两周前已定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佳颖 实习生刘是卓 多家旅游平台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黄金周假期跨省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5%。 在即将到来的国庆小长假,松阳乡村的陈家铺村、松庄村等核心村落,民宿预订火爆,一房难求。 涌入的游客直接带火周边文创、餐饮等业态。先锋书店陈家铺平民书局自入驻后迅速成为 "网红打卡 地",其推出的 "最后的江南秘境" 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常年热销,年接待游客超 60 万人次。 不仅是赏景乐游,旅客对情绪价值的关注,使得具备"场景+文化+体验"的复合型产品受到欢迎,巷弄 之间,还有不少非遗体验,不仅丰富了游客的假日生活,拉动了消费,更让传统技艺以一种 "可触摸" 的方式传承下去。 ...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央视网· 2025-08-15 08:24
乡村旅游市场表现 - 全国乡村旅游一季度接待总人次达7.07亿,总收入4120亿元 [1] - 五一及端午假期乡村旅游热度持续,成为假日消费亮点 [1] - 湖北利川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540万人次,带动就业10万人 [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贵州黎平肇兴侗寨推出30余个非遗体验及研学项目,带动餐饮民宿及土特产消费 [1] - 田野阡陌涌现旅拍、咖啡馆等新业态 [1] - 乡村旅游产品从自然风光延伸至田园生活、科普研学及健康休闲领域 [2] 政策与产业支持 -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推进乡村文旅深度融合,提升特色化、精品化及规范化水平 [1] -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达1399个,重点镇达198个 [2] - 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全部乡镇及建制村通硬化路,自来水普及率94%,卫生厕所普及率约75% [2] 区域发展案例 - 新疆奇台县串联A级景区与农业观光点,形成"一村一特色"发展格局 [1] - 湖北利川探索茶旅融合、药旅融合及避暑康养游,构建富民产业体系 [2] - 村晚、村超、村戏等"村字号"品牌加速涌现,成为农民增收重要途径 [2]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央视网· 2025-08-11 19:59
乡村旅游政策导向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乡村振兴需发展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 要求民族地区保留特色文化并通过旅游显现其价值 [1] -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 精品化 规范化水平 [2] -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各地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绿色生态资源 民族特色文化等独特优势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1] 乡村旅游市场表现 - 今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达7.07亿 总收入4120亿元 [2] - 湖北利川今年以来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540万人次 带动就业10万人 [2] -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重点镇数量分别达到1399个和198个 [3] 乡村旅游产品创新 - 贵州黎平肇兴侗寨推出30多个非遗体验和研学项目 带动餐饮 民宿和土特产消费 [1] - 涌现出旅拍 咖啡馆等新业态 并形成村晚 村超 村戏 村咖等村字号品牌 [1][2] - 新疆奇台县将A级旅游景区与农业观光示范点串联 形成一村一特色发展格局 [2]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 全国3万多个乡镇和50多万个建制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 [3]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左右 数字新基建加快布局 [3] - 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等技术普遍应用提升了乡村旅游舒适度和便利性 [3]
“逆城市化旅行” 小城文旅增长现四大趋势
贝壳财经· 2025-07-25 13:30
高原-边疆带崛起与内容驱动转型 - "高原-边疆流量带"成为文旅新热点,西北县域如新疆阿瓦提、青海贵德、甘肃肃南等集体出圈,旅游订单同比增幅TOP50中占比近三分之一 [2][3] - 小城旅游从"资源驱动"转向"内容驱动",非遗、旅拍、康养、研学构成四大消费主轴,游客停留时间延长至5天以上 [1][5][19] - 区域联动趋势显著,如新疆塔里木绿洲文化圈、青海环湖康养带形成协同效应,提升游客停留时长和消费深度 [7][8] 内容价值重构小城出圈路径 - 内容传播力取代传统资源依赖,江西资溪"森林+咖啡+非遗"、陕西扶风"周秦古都"等案例通过高表达度叙事实现热度飙升 [12][13] - 旅游价值从"看什么"转向"参与什么",甘肃肃南"祁连山马群+民族换装"、江西望仙谷古风剧本游等场景强化用户共创 [14][16] - 小城需具备故事整合力、场景组织力和表达适配力三大能力,从资源提供者升级为内容生产者 [15][17] 四大消费主轴构建长期模型 - 非遗体验从静态展示转向互动参与,新疆阿瓦提木卡姆音乐、湖南通道侗锦织造等项目带动情绪价值与复购率 [20][24] - 旅拍场景设计推动"出片小城"崛起,甘肃肃南马背旅拍、青海贵德自然光影等成为年轻人社交表达载体 [21][25] - 研学产品课程化趋势明显,江苏淮安西游研学、山西壶关自然营等形成教育消费复购闭环 [22] - 康养场景拓展至都市白领群体,青海贵南高原疗愈、湖南安化"精神松弛小镇"吸引错峰长住客群 [23] 下沉县域"冷门+极致"出圈逻辑 - 县域旅游订单增幅TOP60%为县级以下单位,新疆阿合奇牧区旅拍、甘肃肃南"西部极境"等凭借极致特色突围 [26][27] - 内容自激取代政策补贴,湖南通道侗族夜宴、江西蒲县非遗工坊通过用户自发传播实现流量反哺 [28][32] - 用户偏好"边界感"倒逼供给创新,小城在音乐市集、草原写生等轻量化场景中展现灵活性 [29][31]
趁“热”出发 陕西冷资源变身暑期消费热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7-24 15:55
避暑消费新趋势 - 全国多地持续高温推动避暑消费成为夏日经济增长新引擎,传统避暑胜地客流激增,新兴"冷场景"不断涌现[1] - 避暑消费从单纯纳凉升级为集文化体验、技能学习、亲子互动于一体的复合型文旅新业态[15] 乡村民宿经济 - 蓝田县灞源镇李家硷村的胡桃树下民宿夏季平均气温比城区低10℃,成为城市游客避暑热门去处[2] - 民宿开发亲子体验项目如秦岭徒步、农事体验、非遗文化参观,单日最高接待量达500余人[4][6] - 民宿通过收购村民山核桃制成核桃油、销售香菇酱等特色农产品,带动当地就业和农民增收[6] 文化避暑业态 - 西安人防科普教育馆通过VR/AR互动装置、实景演练等提供"清凉学习"体验,暑期参观量显著增长[9][11] -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展出2000余件非遗作品,四大主题展区结合研学活动吸引游客[11][13] - 陕西文旅系统推出268项研学旅游主题活动,线上线下联动推动文化消费[13] 反季冰雪消费 - 西安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温度维持在零下6℃,暑期日均客流量达300人次[14][15] - 滑雪场推出青少年集训班、免费公开课等营销活动,成为市民避暑新选择[15]
高中毕业生旅游预订热度同比激增137% “准考证经济”带动文旅消费热
中国青年报· 2025-06-21 06:44
文旅行业"准考证经济"现象 - 高考结束后"准考证经济"正撬动2025年文旅消费热潮,同程旅行数据显示高考结束至志愿填报前的"空档期"高中毕业生旅游预订热度同比激增137% [1] - 广州正佳文旅集团旗下多个场馆为毕业生提供门票5折优惠,通过吸引价格敏感群体实现"以量补价",同时利用年轻游客的社交分享提升品牌影响力 [1] -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十大景区推出"凭准考证免门票"政策(不含二次消费),有效期至8月31日,徽黄旅游集团计划通过餐饮、住宿、购物等二次消费创收 [1] - 河南老君山景区推出毕业生免票政策,旨在优化游客结构与长期品牌建设,适应景区消费年轻化趋势 [1] 毕业生旅游消费特征 - 高中毕业生普遍预算有限,会主动搜索整理各地景区针对准考证的优惠活动信息,优先选择性价比高的目的地 [2] - 约80%的毕业生以2-3人同行的形式出游,体现出强烈的社交需求,对整体客流的促进效应较强 [3] - 毕业生游客群体既注重性价比,又愿意为兴趣和情绪价值付费,乐于追求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 [3] - 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既有自然风光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偏好结伴出游并在社交平台分享体验 [2][3] 景区营销策略与效果 - 正佳极地海洋世界实施优惠政策后客流增速明显,高中毕业生约占新增客流的25%-30% [2] - 多地景区推出差异化优惠政策,如青海茶卡盐湖、河南隋唐洛阳城、西藏林芝风景区等对高考生免票,山东崂山风景区等对中高考生免票 [3] - 景区通过门票减免引流,依赖二次消费回补收益,需要构建"体验-产品-服务"体系来留住游客 [4] - 企业需开发适合打卡分享的场景,提升增值体验如航拍、研学等项目,推动由"吸引人"向"留住人"转变 [4] 行业发展趋势 - "准考证经济"反映出文旅市场三大趋势:从"门票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型、消费群体年轻化需求个性化、旅游下沉市场潜力显现 [4] - 行业更注重通过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吸引二次消费与建立品牌认同,05后青年偏好研学游、国潮游等个性鲜明、参与感强的旅行方式 [4] - 企业需运用AI、VR等技术打造沉浸互动产品,强化社交属性,契合年轻人兴趣 [4] - "准考证经济"可视为行业送给毕业生的"成人礼",有助于培养国民旅游习惯并提升年轻人素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