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概念股
搜索文档
全球股市跳水!瑞银、摩根士丹利却逆势唱多中国资产
搜狐财经· 2025-11-21 01:01
全球市场暴跌概况 - 2025年11月18日全球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二”,日本日经225指数暴跌3.22%,韩国KOSPI指数重挫3.32%,美股期货下挫,比特币跌破9万美元,黄金失守4000美元关口 [1] 市场波动核心诱因 - 美联储12月降息25基点的概率从一个月前的95%骤降至不足50%,因多位官员释放鹰派信号 [2] - 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1.75%,创2008年以来新高,主因是对规模高达17万亿日元(远超2024年的13.9万亿日元)财政刺激计划的担忧 [2] - 日本国债市场规模超7.8万亿美元,其收益率飙升通过资本流动和套利交易解体对全球流动性造成冲击 [3] - 英伟达定于11月19日公布三季报,市场紧张,《大空头》原型人物迈克尔·伯里大举买入名义价值1.86亿美元的看跌期权 [5] - 出现股、债、金、币同步跳水的罕见现象,比特币24小时内暴跌超6%,全网爆仓人数超18万,爆仓金额达10亿美元,国内品牌金饰价格较前期高点回落40元/克 [5][7] 国际投行对中国市场观点 - 瑞银看好中国股市,设MSCI中国指数2026年末目标位100点,较当前存在14%上涨空间 [8] - 上涨逻辑基于三大支柱:预计2026年中国公司每股收益增长10%(5%来自营收增长,5%来自利润率改善);预计有4%的估值提升动力来自结构性资金流入;政策与创新构成支撑 [8] - 瑞银调整行业配置,移除高股息股,增持“出海”概念股(海外收入占比超40%),继续看好互联网、硬件科技和券商板块 [10] - 太阳能、锂电池、快递等行业出现“反内卷”带来的价格回升迹象,若相关行业利润率恢复至历史平均水平一半,可为MSCI中国指数每股收益带来3个百分点提振 [10] - 摩根士丹利预测更为谨慎,恒生指数目标27500点(涨幅约4%),沪深300指数目标4840点(涨幅约5%),认为2026年是“企稳之年” [12] - 摩根士丹利配置建议延续“哑铃策略”:一头超配高质量科技与互联网龙头,另一头配置高股息资产 [12] 外资看好中国的共同逻辑 - 中国科技股估值低于全球同业,且与全球AI股票相关性较低,科技行业国产替代进程不受全球科技放缓影响 [13] - 北向资金年内持仓市值增加超3800亿元,连续三个季度净流入 [13] 中国A股市场内部动态 - 11月18日A股三大指数收跌(沪指跌0.81%,深成指跌0.92%),全市场超4100只个股下跌,但AI应用概念逆势爆发,半导体、机器人局部走强,锂电、煤炭、钢铁等周期板块领跌 [15] - 截至11月17日,A股融资余额达2.48万亿元,处于近15年高位,较上半年末增长34.63% [16] - 电子、电力设备行业融资净买入额分别达1489亿元和915亿元,宁德时代、新易盛等个股融资净买入超100亿元 [16] - 百度第三季度AI应用收入26亿元,AI原生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62%,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加速AI商业化落地 [16] 潜在风险与不确定性 - 日本净对外资产达3.7万亿美元,其国债市场波动可能通过保险基金、养老金等渠道影响全球资金池,若日本央行干预债市可能导致日元回流 [18] - 标普500指数可能回调8?%,未来走向取决于英伟达财报是否证实AI盈利能力及美国就业数据 [18] - 比特币与科技股的联动性已达危险水平,比特币暴跌可能触发科技股连锁抛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