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意流水线
icon
搜索文档
财说| 华与华兄弟的读客文化,为何掉队?
新浪财经· 2025-09-24 07:36
核心观点 - 读客文化面临业绩下滑、市场份额萎缩及营销模式失效的多重困境 其"创意流水线"方法论在新市场环境下显露出局限性 需从产品本身寻求突破[1][6][9][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68亿元 同比下滑15.38% 扣非净利润317.59万元 同比下跌57.76%[2] - 营收规模从2021年行业第二降至2025年上半年四家公司中垫底[2] - 扣非归母净利润2023年一度垫底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持续位列倒数第二[4] - 毛利率滑落至32.4% 在四家民营出版公司中垫底[10][12] 行业对比 - A股民营大众出版公司包括果麦文化、荣信文化、新经典与读客文化[2] - 新经典毛利率最高且稳定 依托头部作家长期协议实现长销畅销[13] - 整体图书零售市场2025年上半年码洋微增0.73% 实洋下降0.31%[6] 经营问题 - 纸质图书销售码洋同比下降27.28% 营业收入下降19.33% 显著跑输大盘[6] - 销售费用达2257.5万元 同比增长24% 其中电商推广服务费788.8万元 同比增约一倍但未能阻止业绩下滑[7] - 新品投放数2025年上半年仅55件 同比减少近40% 而行业新书码洋比重提升[9] 模式分析 - "创意流水线"依赖标准化营销要素(文化母体/购买理由/超级符号/货架思维)[8] - 过度模式化营销导致读者审美疲劳 独特性与定价权缺失[10][13] - 核心管理层变动 原总经理华楠4月辞职 由销售中心总经理付丽接任[13] 行业挑战 - 短视频等新媒介分流读者注意力为全行业共同挑战[7] - 新世代读者偏好个性化内容 模式化营销效用下降[10] - 需加强新品开发、版权储备及读者需求洞察能力[13]
华与华兄弟:卖符号和词语二十年
晚点LatePost· 2025-09-15 18:49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创意咨询公司华与华由华杉、华楠兄弟于2002年创办,拥有200名员工,其人效是行业平均三倍以上,相当于同行达到相同营收需多用600人,每年增加1亿元人力成本[4] - 公司客户门店数量超过60000家,累计服务客户门店超过10万家,中国餐饮行业6大万店品牌中,蜜雪冰城、华莱士、正新鸡排、绝味鸭脖4家均使用其服务[3] - 公司每年以3000万至4000万元预算投放自我广告,覆盖航空杂志和北上深机场广告牌,其创始人形象广告十余年未更新,形成公司超级符号[24][26] 核心方法论:超级符号 - 公司方法论核心是“超级符号”,即设计大众极其熟悉的符号系统,能立刻吸引注意并促进购买,该方法贯穿使用二十年,强调“不要解释”[2][3][4] - 设计原则归纳为“大、亮、多”:logo要足够大、颜色灯光要足够亮、图像音乐反复出现,旨在解决消费者的“茫然”与“健忘”[5] - 代表性案例包括蜜雪冰城的雪人形象与主题曲、老娘舅的“舅”字碗形符号、汉庭的“爱干净、住汉庭”口号、西贝的“I ♥ 莜”与红白格桌布等[4] 业务运营与客户关系 - 公司业务原则高度实用主义,拒绝比稿,客户需先签约付费(每年600万元起)才能与创始人会面,主张“给钱就干,不给钱不干,什么时候给钱什么时候干”[12][13] - 客户全部为民营企业,公司认为只要中国有民营企业,其业务就无阻力,合作关系被形容为“明星与粉丝”式的粉丝经济,核心是客户“信”则项目“成”[17][23] - 公司采用“创意流水线”模式,禁止头脑风暴,学习“丰田生产方式”进行标准化管理,使用生产管理看板,要求员工到一线卖场蹲点寻找问题[17][18] 创始人特质与公司文化 - 创始人华杉与华楠性格互补,华杉直白专横负责战略,华楠内敛平和负责创意,两人均强调成功即挣钱,设计的终极目标是销售[8][10] - 公司强调员工是“蓝领”而非“白领”,要求像控制汽水、饼干生产一样控制创意环节,员工需按标准化流程工作,包括扫厕所等日常事务[17] - 创始人持续学习,华杉每日早上五点到七点写作,坚持1398天阅读231万字英文小说为国际化做准备,华楠则将华与华方法复制至出版业[10][28][40] 出版业务拓展:读客文化 - 华楠于2006年创办读客文化,2021年上市时市值高点达126亿元,兄弟持股70.65%,公司用华与华方法卖书,认为“卖书和卖牙膏是一回事”[11][30][31] - 读客建立全球首条出版创意生产流水线,将出版流程拆分为53个大步骤超过200个小步骤,单本书收益可达同行30倍,再版率40%远超同行不足10%[32][37] - 超级符号应用包括书封上的黑白格子与熊猫形象,强调“购买理由”设计,如《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销量超百万册,《半小时漫画世界史》系列销量超2160万册[32][34] 国际化战略与未来目标 - 公司已在新加坡设立首间海外办公室,并将创始人广告投放至樟宜机场,国际化动力来自蜜雪冰城等客户在东南亚开出超1000家门店[40][41] - 未来二十年目标是比肩麦肯锡,计划帮客户品牌全球化、助外国品牌进中国、为海外当地企业服务,并翻译著作进入英文市场[27][41] - 华杉计划58岁前写完70本书达到“著作等身”,强调国际化不需创新,只需沿用原有方法[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