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级符号理论
icon
搜索文档
华与华的依附哲学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10-15 17:27
华与华咨询公司业务模式与市场定位 - 公司自称中国最顶尖的战略营销品牌咨询公司,以“战略家+创意人”定位为企业制定战略并用创意引爆[4] - 咨询业务被创始人华杉形容为“心理按摩”,强调影响企业最高决策者的重要性[4][18] - 公司擅长自我宣传,在机场投放创始人形象广告,并频繁通过案例总结和奖项争夺提升行业声量[4][6] 西贝莜面村案例深度分析 - 西贝是公司最重要客户,十年服务收费6000万元,合作帮助公司从医药行业拓展至餐饮领域[7][8] - 公司为西贝设计超级符号“I love 莜”,但该符号在2024年底被新LOGO取代,品牌名简化为“西贝”[6][9] - 公司参与西贝儿童餐运营,2019-2022年该业务营收增长415%,但决策灵感实际来自创始人贾国龙观察[10] - 西贝门店数从60多家增至约400家,2019年营收达62亿元,但增长主因是门店模式迭代、菜品标准化和城镇化红利,非单一咨询公司贡献[14][15] - 西贝共使用过20多家咨询公司,付费千万级的有4家,公司因擅长前端视觉传达而声量较高[15] 蜜雪冰城与其他餐饮客户案例 - 公司2018年为蜜雪冰城设计雪王符号和歌曲,2019年底加盟店突破7000家增长一倍,但成功核心是价格优势和自建供应链[16] - 傣妹火锅案例中,公司设计孔雀符号并将南京门店平效提升151%,但实际因面积缩减且客流三个月后回落,2023年闭店[17] - 老娘舅案例升级后同一商圈新店日均客流下降约12%,2019-2021年净利润从6576万元波动至6384万元,品牌区域性限制未解决[18][19] - 鹅夫人案例使用“鹅鹅鹅”符号,五年内门店关停至四五家,高端品牌复制洗脑式策略适得其反[20] 出行与耐用消费品领域案例 - 雷丁汽车案例中公司定口号“老百姓,开雷丁”,但品牌于2023年破产,未能应对政策变化和市场竞争[21][22] - 绿源电动车案例强调安全,提出“选绿源,更安全”口号,但2021年销量194.77万辆仅为雅迪的10%,市占率不足4%[22][23] - 绿源后更换服务商,聚焦液冷技术等核心优势,新口号“一部车骑十年”更贴合产品竞争力[24] - 宜买车案例使用“今日宜买车”顺口溜和卡通符号,但2024年门店数量模糊,线上平台停止更新,增长停滞[25] 金融与互联网行业案例局限 - 信和财富和唐小僧理财案例中公司仅提供符号和谚语,缺乏战略前瞻,2017年P2P行业清理导致品牌暴雷[26] - 对比飞贷产品通过定位调整转型为技术服务商,凸显公司在复杂政策环境中战略牵引力的不足[27] 方法论本质与商业哲学 - 公司采用标准化方案批量服务企业,无视行业差异和品牌阶段,将失败归因于广告投放不足或客户执行问题[28] - 核心客户多为1-50亿元规模企业,公司成功与客户自身渠道能力和预算强度高度相关[28] - 公司宣传中将“服务客户数量”替换为“服务客户门店数量”,声称累计服务超10万家门店,2024年仍超6万家[28]
见一面600万,企业抢着给这对贵州兄弟送钱
盐财经· 2025-09-26 19:07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以高价咨询费和“反潮流”的“超级符号”理论著称,客户包括蜜雪冰城、汉庭等知名品牌[2][3] - 公司员工不到200人,年营收超过3亿元,是行业人均营收水平的三倍以上[5] - 企查查数据显示,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为小型企业,注册资本200万元,2024年参保员工84人[5][6]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发展 - 公司由华杉和华楠兄弟共同创立,华杉早期跟随战略咨询专家王志纲入行,后于1998年进入广告行业创业[12][13][15] - 华与华公司于2002年在广州成立,上海公司于2004年注册成立[16] - 弟弟华楠提出了关键的“超级符号”和“文化母体”理论,后离开华与华创办读客文化,并将“超级符号”理论成功应用于出版行业,读客文化已在A股上市[16][17][19] 核心方法论:“超级符号”理论 - “超级符号”理论核心为不从零创造,而是从人类共同的文化母体中提取“预制件”并嫁接到品牌上,实现快速传播与销售转化[21] - 理论可拆解为可落地的方法论,例如为汉庭酒店创作“爱干净,住汉庭”广告语时,采用围绕核心卖点的“填空法”[22][24] - 该广告语推出后,汉庭每个房间每晚的收入提高了22元[25] - 为蜜雪冰城设计的案例中,从全球文化母体提取雪人符号、“你爱我,我爱你”的情感表达和“甜蜜蜜”元素,组合成广告歌与logo,助其成功进军中心城市[26][27] 公司运营模式与商业策略 - 公司坚持高定价策略,咨询费600万元起步,不主动招揽客户,要求客户先签约付费才能见面[30][33] - 公司内部没有头脑风暴,强调“下苦功”的方法论,员工每日早晚开会讨论“最重要的成果物”,汇报工作禁用抽象形容词[28] - 公司每年将收入的10%投入广告投放,例如在机场、高铁站投放创始人形象的广告牌,认为需长期坚持投放以维持品牌认知[28][30] 市场争议与公众评价 - 公司设计风格常被批评为“low”和“没审美”,其原则是“大、亮、多”,华杉回应称设计本质是销售而非审美,且批评者非真正设计大师[32][36] - 公司因西贝“预制菜”事件陷入舆论漩涡,华杉在社交媒体力挺西贝并与罗永浩发生公开争执,后以华杉道歉告终[33][34][35] - 公司近期多个设计被指与国外知名品牌logo相似,例如“得到”猫头鹰logo被指与美国莱斯大学校徽相似,七猫小说品牌案例被指与天猫logo相似[36]
让西贝花6000万的男人,服软了
商业洞察· 2025-09-17 17:25
公司背景与业务模式 - 华与华由华杉和华楠兄弟于2002年创办,融合战略咨询与广告创意,华杉负责品牌战略,华楠专注广告创意[7][8] - 公司采用独特商业模式:仅提供全年全案营销咨询服务,不接单个项目且不设团队开发新客户,服务费高昂被称为"最贵营销公司"[11][12] - 西贝十年间累计支付华与华超过6000万元服务费[13] 核心方法论与市场影响 - 提出"超级符号"理论,通过简单重复的符号和口号降低品牌传播成本,案例包括蜜雪冰城"你爱我我爱你"广告曲、三精制药"蓝瓶的钙"等[9] - 合作客户涵盖多家上市公司,包括海底捞、六个核桃、东鹏饮料、绝味食品等[9] - 创始人华杉主讲的《超级符号品牌课》学费达9.9万元/人,其传统文化课程销量超30万份[14] 业务成效与争议 - 助力西贝营收从2013年16亿元增长至2019年62亿元,门店从数十家扩张至近500家[16] - 设计常被批评"太土",如2023年泸溪河600万元设计的"大掌柜"Logo被称"丑得下不去嘴",老娘舅"舅字标"被批设计粗暴[17][19] - 2020年水星家纺项目被指抄袭巴宝莉、爱马仕设计元素[21] - 因广告问题被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没收广告费用88235.29元并罚款100万元[23] 关联公司经营状况 - 华杉兄弟实控的读客文化2021年上市,当年营收5.19亿元,净利润0.67亿元[25] - 2022-2025年上半年营收持续下滑,分别为5.14亿元(-1.04%)、4.34亿元(-15.49%)、4.06亿元(-6.61%)、1.68亿元(-15.38%)[26] - 上市未满一年即出现高管减持,原核心高管朱筱筱套现超6000万元,控股股东读客企业减持1119万股套现1.14亿元,累计套现超1.7亿元[28] 近期舆情事件 - 华与华创始人在西贝与罗永浩争议中先支持西贝后道歉,被罗永浩指责"明知西贝理亏仍支招"[4][6] - 事件引发对咨询公司在企业舆情中角色的反思,公司专业形象面临拷问[6][29]
华与华继续发财,罗永浩阻挡不了
钛媒体APP· 2025-09-17 10:49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围绕咨询公司华与华与西贝餐饮的公关危机事件展开,核心在于分析华与华如何通过其“超级符号”理论在营销咨询行业“上位”,并剖析其服务模式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1][2][3] - 核心观点认为,华与华通过拉踩成熟的“定位理论”来推广其更本土化、更易理解的“超级符号”方法论,主要服务于务实的中小企业,但其咨询效果具有不确定性,并非企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9][10][20] 华与华与西贝的公关危机事件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因预制菜问题与罗永浩产生争议,其咨询公司华与华初期态度强硬,支持西贝“勇往直前”并称罗永浩为“网络黑嘴” [1] - 华与华创始人华杉随后迅速向罗永浩道歉,被解读为担心罗永浩的深度调查能力会为公司带来更大麻烦 [2] - 华与华团队不足200人,年收入超过3亿元,其中西贝在十年间为其贡献了6000万元咨询费 [3] 华与华的“上位”策略:挑战定位理论 - 华与华成立于2004年,最初为战略咨询公司做执行,后寻求提升自身地位和利润 [4][5] - 为推广其“超级符号”理论,华与华采取强势“拉踩”策略,公开批评影响深远的“定位理论”,称其“没有一个字是对的”且是过去20年对中国营销界“破坏最大”的理论之一 [9] - “超级符号”理论相比“定位理论”的“语言钉”、“视觉锤”等概念更通俗易懂、更本土化,旨在降低企业家的理解门槛 [7][8] 华与华的核心方法论:超级符号与“土方法” - 华与华主要服务中小企业,方法论核心为打造“超级符号”,强调通过“大、亮、多”(Logo大、颜色亮、重复多)和不断重复来让消费者强行记住品牌 [10][11] - 2013年为西贝打造“I ♥ 莜”超级符号,使西贝品牌从西北菜定位收缩至莜面,贾国龙曾评价此提案“值一千万” [12][14] - 华与华的成功案例包括为蜜雪冰城打造“雪王”符号,确定红白主色调,使其逐渐成为一个IP [18] 华与华的自我营销与客户获取 - 华与华通过出版《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等书籍、每年投入三四千万元预算在航空杂志和机场打广告等方式,将自身打造成IP,营造成功氛围 [15] - 西贝一个客户为华与华带来了15个餐饮业客户,使其“成了餐饮业最大的咨询公司” [14] - 华与华客户百分之百为民营企业,其创始人称“只要中国还有民营企业,就没有什么能阻挡我发财” [21] 华与华咨询服务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 咨询效果因企业而异:对西贝、蜜雪冰城等处于起势阶段的企业有辅助作用,但对以服务闻名的海底捞,其设计的“Hi”符号效果有限 [17][18][19] - 存在失败案例:如为李子园打造的“青春甜不甜?”广告语因无视年轻人健康趋势而被指“自嗨”,李子园营收无力突破14亿元天花板,净利润下滑 [20] - 华与华打法固化,难以服务高端市场,例如为“鹅夫人”茶餐厅设计的“鹅鹅鹅”符号轰炸劝退了大量消费者 [20] - 华与华明确告知客户需接受咨询费可能打水漂的风险,强调不“包你成功” [20] 对餐饮行业的启示 - 战略咨询只是企业经营助力之一,最关键的因素仍是产品品质、服务和供应链建设等核心能力 [19] - 餐饮企业需维护好如罗永浩这类核心消费者,若餐品服务不能打动他们,处理危机态度不当,则需反思战略咨询是否出了问题 [21][22]
老罗火烧华与华,为什么会有企业愿花600万咨询费?
36氪· 2025-09-16 11:57
事件概述 - 罗永浩在直播间公开批评华与华为西贝提供的品牌咨询服务,并建议企业在选择华与华时应慎重考虑 [1][2] - 华与华为西贝服务十年,累计收费约600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年均600万元 [2] - 事件引发社交媒体对“10年6000万咨询费值不值”及“华与华是否适应当下营销环境”的广泛讨论 [2] - 事件以华与华老板向罗永浩道歉告一段落,但舆论持续发酵 [2][36] 华与华商业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员工160人,年营业收入近3亿元,平均人效约190万元,在同行中属于较高水平 [3] - 公司是品牌咨询行业的顶流,其公开报价为年费600万元起步,且不议价、不比稿、不竞标 [35][36] - 公司早期服务医药行业,后客户结构转向餐饮业,该行业是营销咨询的稳定大金主 [18][21] - 公司通过高价策略为行业树立了“价格锚点”,客观上抬高了营销服务行业的定价空间 [35][36] 品牌咨询的核心价值:信任背书 - 营销咨询交付的底层价值是“信任背书”,而非表面的解决方案 [8] - 对内价值在于帮助企业最快达成内部共识,包括说服老板、员工认同及提升决策效率,降低组织共识成本 [9][10][12][14][17] - 对外价值在于说服合作伙伴(如加盟商、中小投资人),他们依赖社会性参照和权威背书作为信任捷径 [18][28][31] - 以小米花费200万请原研哉设计新Logo为例,其核心价值在于雷军的认可及由此带来的内部共识 [13][14] 行业争议与贡献 - 公司争议颇多,被部分评论认为其服务更像“营销心理按摩”,方法论被指为“超级符号”的反复循环 [32][33][34][35] - 其贡献不在于理论创新,而在于通过高定价、高信任、慢交付的模型,为行业争回“服务者的尊严” [35][36] - 公司在行业生态中扮演“帐篷理论”中的“中柱”角色,撑起了品牌咨询行业的整体空间 [36] - 此次事件中公司的快速道歉被部分观察者视为不体面,但也是一种成熟的危机处理方式 [36][37]
老罗火烧华与华,为什么会有企业愿花6000万咨询费?
虎嗅· 2025-09-16 07:21
罗永浩与华与华争议事件 - 罗永浩在直播间公开批评华与华品牌策划能力 质疑其服务价值 [3][4] - 华与华为西贝提供十年品牌咨询服务 累计收费6000万元人民币 [4] - 华与华创始人向罗永浩道歉 但舆论持续发酵 引发行业对咨询费价值的讨论 [5][6][7] 华与华商业模式与运营数据 - 公司采用固定年费制 收费标准为600万元/年起 不议价不比稿 [58] - 2021年公司规模达160人 年营业收入近3亿元 人均贡献约190万元 [9] - 业务聚焦餐饮行业 客户包括蜜雪冰城 西贝等头部品牌 [30][46] 品牌咨询行业价值逻辑 - 咨询服务的核心价值在于信任背书而非方法论 帮助客户降低内部决策成本 [16][18][22] - 对外背书能增强加盟商信心 餐饮行业加盟商依赖权威机构背书做投资决策 [41][43][46] - 典型案例包括小米耗资200万元聘请原研哉设计Logo 实质为购买决策共识 [24][25]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华与华与君智咨询并称为行业价格锚点 君智咨询收费标准超千万元 [59][65] - 超级符号理论未形成学术流派 影响力不及特劳特定位理论 [54][55] - 公司通过高价策略提升行业整体服务定价空间 扭转乙方沦为执行外包的趋势 [60][62] 历史业务发展轨迹 - 2003年叶茂中曾向西贝报价300万元 相当于其北京最盈利门店年利润 [37][38] - 西贝于2013年正式与华与华合作 服务持续12年 [40] - 早期服务医药客户 后转向餐饮行业 因餐饮依赖视觉符号与线下传播 [30][31][33] 方法论争议与行业贡献 - 超级符号理论被部分从业者质疑缺乏创新 被指重复包装旧概念 [51][53] - 公司坚持不竞标不试稿的商业模式 维护咨询行业服务尊严 [58][60] - 通过明确高价定位 为行业建立价格参照系 提升整体服务价值认知 [61][62]
华与华兄弟:卖符号和词语二十年
晚点LatePost· 2025-09-15 18:49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创意咨询公司华与华由华杉、华楠兄弟于2002年创办,拥有200名员工,其人效是行业平均三倍以上,相当于同行达到相同营收需多用600人,每年增加1亿元人力成本[4] - 公司客户门店数量超过60000家,累计服务客户门店超过10万家,中国餐饮行业6大万店品牌中,蜜雪冰城、华莱士、正新鸡排、绝味鸭脖4家均使用其服务[3] - 公司每年以3000万至4000万元预算投放自我广告,覆盖航空杂志和北上深机场广告牌,其创始人形象广告十余年未更新,形成公司超级符号[24][26] 核心方法论:超级符号 - 公司方法论核心是“超级符号”,即设计大众极其熟悉的符号系统,能立刻吸引注意并促进购买,该方法贯穿使用二十年,强调“不要解释”[2][3][4] - 设计原则归纳为“大、亮、多”:logo要足够大、颜色灯光要足够亮、图像音乐反复出现,旨在解决消费者的“茫然”与“健忘”[5] - 代表性案例包括蜜雪冰城的雪人形象与主题曲、老娘舅的“舅”字碗形符号、汉庭的“爱干净、住汉庭”口号、西贝的“I ♥ 莜”与红白格桌布等[4] 业务运营与客户关系 - 公司业务原则高度实用主义,拒绝比稿,客户需先签约付费(每年600万元起)才能与创始人会面,主张“给钱就干,不给钱不干,什么时候给钱什么时候干”[12][13] - 客户全部为民营企业,公司认为只要中国有民营企业,其业务就无阻力,合作关系被形容为“明星与粉丝”式的粉丝经济,核心是客户“信”则项目“成”[17][23] - 公司采用“创意流水线”模式,禁止头脑风暴,学习“丰田生产方式”进行标准化管理,使用生产管理看板,要求员工到一线卖场蹲点寻找问题[17][18] 创始人特质与公司文化 - 创始人华杉与华楠性格互补,华杉直白专横负责战略,华楠内敛平和负责创意,两人均强调成功即挣钱,设计的终极目标是销售[8][10] - 公司强调员工是“蓝领”而非“白领”,要求像控制汽水、饼干生产一样控制创意环节,员工需按标准化流程工作,包括扫厕所等日常事务[17] - 创始人持续学习,华杉每日早上五点到七点写作,坚持1398天阅读231万字英文小说为国际化做准备,华楠则将华与华方法复制至出版业[10][28][40] 出版业务拓展:读客文化 - 华楠于2006年创办读客文化,2021年上市时市值高点达126亿元,兄弟持股70.65%,公司用华与华方法卖书,认为“卖书和卖牙膏是一回事”[11][30][31] - 读客建立全球首条出版创意生产流水线,将出版流程拆分为53个大步骤超过200个小步骤,单本书收益可达同行30倍,再版率40%远超同行不足10%[32][37] - 超级符号应用包括书封上的黑白格子与熊猫形象,强调“购买理由”设计,如《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销量超百万册,《半小时漫画世界史》系列销量超2160万册[32][34] 国际化战略与未来目标 - 公司已在新加坡设立首间海外办公室,并将创始人广告投放至樟宜机场,国际化动力来自蜜雪冰城等客户在东南亚开出超1000家门店[40][41] - 未来二十年目标是比肩麦肯锡,计划帮客户品牌全球化、助外国品牌进中国、为海外当地企业服务,并翻译著作进入英文市场[27][41] - 华杉计划58岁前写完70本书达到“著作等身”,强调国际化不需创新,只需沿用原有方法[39][40]
罗永浩一记重拳,打疼了华与华:6000万咨询费,到底咨询了啥?
经济观察报· 2025-09-15 14:42
事件概述 - 罗永浩在直播中公开批评华与华 称其收取西贝6000万元咨询费却未解决品牌核心问题 并指责其为"品牌刺客" [1] - 华与华老板已通过私人渠道向罗永浩道歉 事件焦点转向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时的消费者知情权问题 [1] 咨询合作细节 - 华与华服务西贝时长达到10年 总咨询费用为6000万元人民币 [1] - 该公司以"超级符号理论"闻名 曾为西贝打造"主食是莜面"等知名口号 [1] 品牌策略问题 - 西贝"宝宝餐"定位与预制菜现实存在严重脱节 导致品牌承诺与实际产品产生根本性冲突 [2][6] - 华与华设计的品牌口号在产品质量问题曝光后产生强烈反噬效应 [2] - 咨询公司专注于顶层设计但缺乏对执行环节的监督 未能发现预制菜与品牌承诺间的矛盾 [4][7] 行业反思 - 咨询行业普遍存在"空心病"现象 过度注重宏观战略叙事而忽视一线执行细节 [7] - 品牌咨询需要从"PPT时代"转向系统工程 涵盖产品 供应链 门店体验等全环节 [10] - 消费者认知能力提升 传统品牌包装方式在社交媒体时代面临更大挑战 [8][9] 核心争议 - 6000万元咨询费是否产生相应价值 引发对咨询行业收费标准的质疑 [3][11] - 咨询公司是否应为客户品牌危机承担连带责任 [4][5] - 品牌护城河应建立在消费者信任基础上 而非单纯依靠广告语 [12] 影响范围 - 事件引发餐饮行业和广告咨询行业的广泛讨论 [1] - 西贝品牌声誉受损 华与华行业信誉受到挑战 [6][12] - 公众开始质疑咨询行业的整体价值主张和职业道德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