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图书出版
icon
搜索文档
当人工智能冲击文学创作
新华社· 2025-10-25 06:11
人工智能在出版业的应用与效率提升 - 人工智能在出版流程中广泛应用,协助排版、翻译润色甚至分析作者思考节奏[1] - 奥地利初创公司StoryOne推出工具,可将非虚构类图书出版速度提升至传统方式的300倍,最快一小时完成书稿到成书[1] - 该工具充当编辑和事实核查助手,帮助科学家、医生等快速将专业内容转化为书籍,并非取代作者[1] - 英国GlobeScribe公司的人工智能翻译系统基于专为叙事作品训练的模型,旨在保留作者独特声音,大部分书稿可在24小时内完成翻译[2] 人工智能引发的行业争议与风险 - 人工智能在出版领域的渗透引发伦理边界与版权风险争议,大型科技企业被指利用数十万本书籍训练模型而未征得作者同意或支付报酬[3] - 德国出版商和书商协会强烈谴责此类行为,称之为"史上最大规模的数据盗窃案",指出数据挖掘正汲取无数创作者的思想与才华[3] - 德国出版商和书商协会主席批评当前人工智能监管缺失,警告少数亿万富翁正通过控制算法来决定内容可见性[3] - 德国总理府文化和媒体国务部长指出人工智能将"撕裂文学和书籍的世界",让书籍沦为"被猎取的对象"[3] 行业应对与未来发展观点 - 英国初创公司Books By People启动"有机文学认证"计划,对人类撰写书籍进行验证,以维护创作真实性和公众信任[4] - 英国Shimmr公司首席执行官认为人工智能与人类应是盟友关系,每家大型出版商都应拥有自己的大型语言模型[4] - 未来出版商竞争将不仅限于内容生产,更在于谁能以其人工智能系统更好地为创作者赋能[4] - 人工智能的使命被阐述为激发并放大人类创造力,成为增强创作潜能的工具而非剥夺创作主体[4]
果麦文化(301052) - 2025年10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14 15:56
电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复盘与规划 - 累计观影超200万人次,猫眼评分9.4,豆瓣评分7.2,口碑合格 [3] - 档期选择不当:国庆档无法匹配中小学生主力观众,暑期档更利于长线票房 [3] - 宣发周期过短:9月启动宣发,上映前“想看指数”偏低,导致票房下跌 [3] - 产品定位模糊:受历史题材动画定位及团队经验不足影响,用户体验欠佳 [3] - 未来可能补拍或重映,挖掘“教育产品”长线价值,并开发流媒体、海外及IP衍生收益 [3] AI产品商业化与内部应用 - “书世界智能出版平台”实现出版全流程AI赋能,已推动公司人员规模进入下降通道 [3] - “书世界智能出版平台”亮相后2个月内获部分出版集团集体采购 [4] - “AI校对王”已完成多所党政军、国央企本地化部署,并推出“公告版”服务上市公司客户 [4] - 自研ERP系统叠加AI能力后已对外销售,同时内部应用实现降本增效 [4] 公司整体业务与规划 -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将于10月28日发布 [3] - 过去2年处于业务投入期,费用显著高于同行业同等规模公司 [3] - 电影《三国的星空:赤壁》聚焦赤壁之战,角色认知度高,但推进需合作方共识,暂无明确时间表 [3]
荣信文化布局少儿原版图书赛道,构建协同发展新生态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21:35
投资事件概述 - 荣信文化全资子公司荣创荣盈投资控股优学宝贝51%股权 项目于9月24日正式落地 标志着公司深度布局少儿原版图书赛道[1] 被投公司业务优势 - 优学宝贝专注于进口英文原版儿童图书领域 稳居细分领域第一梯队[1] - 拥有约70种进口英文原版童书的中国内地独家经销权 覆盖语言启蒙 科普认知 情商培养等热门品类[1] - 构建以线上渠道为主的销售网络 在天猫 京东等平台拥有多家自营店铺 并通过小红书 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带货[1] 协同效应分析 - 内容协同:优学宝贝原版图书资源将丰富荣信文化少儿图书产品矩阵 完善细分品类布局[2] - 技术协同:借助荣信文化AI智能点读笔的智能交互 优学宝贝图书可新增点读发音和情景互动等增值体验[2] - 渠道协同:荣信文化全渠道营销网络将为优学宝贝拓展线下新销路 并以线上运营经验助力其优化流量转化[2] 战略发展规划 - 投资与公司布局少儿教育领域AI战略长期规划高度契合[3] - 优学宝贝独家原版图书资源可作为AI教育产品的优质内容素材 支撑开发"原版图书+AI点读"和"智能伴读"等创新产品[3] - 未来将探索"原版IP+衍生品"和"原版内容+AI互动"等多元化路径 提供更丰富的国际化教育资源[4]
深度布局少儿原版图书赛道 荣信文化投资控股优学宝贝
证券日报网· 2025-09-25 15:07
交易概述 - 荣信文化全资子公司荣创荣盈收购优学宝贝51%股权 项目于9月24日正式落地[1] 战略意义 - 收购旨在完善公司在进口英文原版儿童图书细分领域的战略布局[1] - 投资基于双方优势深度互补 将从内容、渠道、战略方面形成有效协同[2] - 此次控股是公司在少儿教育内容领域的关键一步 通过"内容+渠道+技术"协同为少儿原版图书领域创新发展提供实践范本[3] 目标公司优势 - 优学宝贝专注于进口英文原版儿童图书领域 稳居细分领域第一梯队[1] - 拥有约70种进口英文原版童书的大陆独家经销权 覆盖语言启蒙、科普认知、情商培养等热门品类[1] - 构建了以线上渠道为主的销售网络 在天猫、京东等平台拥有多家自营店铺[1] - 在新媒体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深度运营专属店铺[1] 内容协同 - 优学宝贝原版图书资源能进一步丰富荣信文化的少儿图书产品矩阵[2] - 借助公司AI智能点读笔的智能交互 优学宝贝原版图书可新增点读发音、情景互动等增值体验[2] - 优学宝贝独家原版图书资源可作为AI教育产品的优质内容素材[3] 渠道协同 - 公司将为优学宝贝提供全渠道体系支撑 为其独家原版图书打开线下新销路[3] - 以线上全平台电商运营经验助力优学宝贝优化线上店铺运营、提升流量转化[3] 战略协同 - 投资与公司布局少儿教育领域AI战略的长期规划高度契合[3] - 未来将探索"原版IP+衍生品"、"原版内容+AI互动"等多元化路径[3] - 将为家庭育儿提供更丰富的国际化教育资源[3]
投资落地!荣信文化布局少儿原版图书赛道,构建协同发展新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9-24 20:41
核心交易概述 - 荣信文化全资子公司荣创荣盈投资控股优学宝贝51%股权 项目于9月24日正式落地 [1] - 此次投资标志公司深度布局少儿原版图书赛道 通过资源协同强化少儿教育内容生态竞争力 [1] 优学宝贝业务优势 - 优学宝贝专注于进口英文原版儿童图书领域 稳居细分领域第一梯队 [3] - 拥有约70种进口英文原版童书的大陆独家经销权 覆盖语言启蒙、科普认知、情商培养等热门品类 [3] - 构建以线上为主的销售网络 在天猫、京东设自营店铺 并通过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直播带货 [3] 协同效应分析 内容协同 - 荣信文化以"引进+原创"双轮驱动 主打中文少儿互动形态图书(如立体书、翻翻书)[4] - 优学宝贝原版图书资源可丰富公司产品矩阵 完善细分品类布局 [4] - 通过AI智能点读笔为原版图书新增点读发音、情景互动等增值体验 [4] 渠道协同 - 荣信文化拥有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网络 [4] - 可为优学宝贝开拓线下销路触达更广泛客群 并以线上运营经验助力其优化流量转化 [4] 战略协同 - 投资与公司布局少儿教育AI战略高度契合 [5] - 优学宝贝独家原版图书资源可作为AI教育产品内容素材 支撑"原版图书+AI点读"、"智能伴读"等创新产品开发 [5] 未来发展规划 - 双方将深化版权合作与产品创新 探索"原版IP+衍生品"、"原版内容+AI互动"等多元化路径 [6] - 为家庭育儿提供更丰富国际化教育资源 推动公司在少儿教育生态的竞争力升级 [6]
荣信文化子公司荣创荣盈拟取得优学宝贝51%的股权
智通财经· 2025-09-24 19:31
交易概述 - 全资子公司荣创荣盈以1632万元收购优学宝贝51%股权 交易完成后优学宝贝将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收购标的股权比例分别为卞吉康持有的42%和马丽持有的9% [1] - 投资款将采用分期支付方式 [1] 战略布局 - 交易旨在利用目标公司优质独家图书资源与稳定电商渠道优势 [1] - 完善公司在进口英文原版儿童图书细分领域的战略布局 [1] 交易主体 - 收购方为西安荣创荣盈教育文化有限公司 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1] - 被收购方为武汉优学宝贝图书有限公司 [1] - 交易使用自有资金进行 [1]
荣信文化(301231.SZ)子公司荣创荣盈拟取得优学宝贝51%的股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18:41
交易概述 - 全资子公司荣创荣盈以1632万元收购优学宝贝51%股权 [1] - 收购标的包括卞吉康持有的42%股权和马丽持有的9%股权 [1] - 交易款项将分期支付 [1] 战略布局 - 通过收购完善公司在进口英文原版儿童图书细分领域的战略布局 [1] - 依托目标公司优质独家图书资源与稳定电商渠道优势 [1] 财务影响 - 优学宝贝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 - 交易使用自有资金进行 [1]
荣信文化:子公司拟购买优学宝贝51%股权
格隆汇· 2025-09-24 18:28
收购交易概述 - 全资子公司荣创荣盈以自有资金1632万元收购优学宝贝51%股权 [1] - 收购标的包括卞吉康持有的42%股权和马丽持有的9%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优学宝贝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 战略布局考量 - 收购旨在获取目标公司优质独家图书资源与稳定电商渠道优势 [1] - 交易将完善公司在进口英文原版儿童图书细分领域的战略布局 [1] 交易执行安排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于2025年9月24日审议通过该收购议案 [1] - 股权收购款将采用分期支付方式进行 [1]
财说| 华与华兄弟的读客文化,为何掉队?
新浪财经· 2025-09-24 07:36
核心观点 - 读客文化面临业绩下滑、市场份额萎缩及营销模式失效的多重困境 其"创意流水线"方法论在新市场环境下显露出局限性 需从产品本身寻求突破[1][6][9][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68亿元 同比下滑15.38% 扣非净利润317.59万元 同比下跌57.76%[2] - 营收规模从2021年行业第二降至2025年上半年四家公司中垫底[2] - 扣非归母净利润2023年一度垫底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持续位列倒数第二[4] - 毛利率滑落至32.4% 在四家民营出版公司中垫底[10][12] 行业对比 - A股民营大众出版公司包括果麦文化、荣信文化、新经典与读客文化[2] - 新经典毛利率最高且稳定 依托头部作家长期协议实现长销畅销[13] - 整体图书零售市场2025年上半年码洋微增0.73% 实洋下降0.31%[6] 经营问题 - 纸质图书销售码洋同比下降27.28% 营业收入下降19.33% 显著跑输大盘[6] - 销售费用达2257.5万元 同比增长24% 其中电商推广服务费788.8万元 同比增约一倍但未能阻止业绩下滑[7] - 新品投放数2025年上半年仅55件 同比减少近40% 而行业新书码洋比重提升[9] 模式分析 - "创意流水线"依赖标准化营销要素(文化母体/购买理由/超级符号/货架思维)[8] - 过度模式化营销导致读者审美疲劳 独特性与定价权缺失[10][13] - 核心管理层变动 原总经理华楠4月辞职 由销售中心总经理付丽接任[13] 行业挑战 - 短视频等新媒介分流读者注意力为全行业共同挑战[7] - 新世代读者偏好个性化内容 模式化营销效用下降[10] - 需加强新品开发、版权储备及读者需求洞察能力[13]
点燃消费热情 IP跨界、文创赋能让古籍“生金”又圈粉
央视新闻· 2025-09-21 12:37
政策支持与服务消费新场景 - 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1] - 政策鼓励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推动文博单位开放馆藏资源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发文创及数字产品[2] - 政策支持通过市场化方式举办各类文化展览进商场、社区和公园,为图书出版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2] 图书出版行业市场活力与增长 - 2025年上海书展接待读者超38.2万人次,同比增长28.4%[2] - 2025年羊城书展主会场接待读者近70万人次,显示书市书展人气高涨[2] - 以图书出版为核心的IP创造展现出市场活力和产业动能,成为新的机会增长点[2] 北京书市盛况与消费体验 - “我与地坛”北京书市汇聚全国350余家出版发行与文旅单位,展销近50万种出版物和文化产品[3] - 书市现场摩肩接踵,消费热情高,并通过设置“旧书新知”专区、名家讲座等活动增强“阅读+”体验感[3] - 北京市发放总额500万元的图书惠民券,并提供现场邮寄、高校联动购书优惠等便捷人性化服务[3] 全民阅读趋势与文化消费生态 - 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从2012年的76.3%上升至2024年的82.1%[4] - 全民阅读以“阅读+”串联起丰富的文化消费新生态,并催生如“鲁迅同款毛背心”等网红文创产品[4] 国图文创产品开发与市场表现 - 国图文创馆商业首店启幕,集借阅、销售、文创展销、亲子阅读等多元业态于一体[5] - 文创产品根植于国家图书馆4500万册藏书和330多万件古籍善本,深度挖掘四大专藏等文化资源[5] - 产品设计融合传统文化典故,如《永乐大典》抱枕、“礼出东方”婚庆系列,其中合卺杯售价600多元已销售2万套[5][6] - 以辛弃疾词作为灵感开发主题产品,目前国图文创创造产值已过亿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