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内卷化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赋能制造强国:从规模到创新|聚焦2025外滩年会
国际金融报· 2025-10-24 23:05
会议背景与主题 - 2025外滩年会于10月23日至25日在上海召开,主题为“拥抱变局:新秩序·新科技” [1] - 会议聚焦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发展,探讨新科技如何赋能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 新质生产力与数据要素 - 新质生产力正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数据要素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3] - 几乎所有新兴产业,如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药、下一代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都依赖数据支撑或直接创造数据,数据成为核心驱动力 [3] - 数据与技术的结合形成以“Data for Science”和“Data for Innovation”为特征的新模式,使创新呈现加速与爆发趋势 [3] - 数据流通带来要素重新配置,促使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不断重组,这是一场全产业重构 [4] 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 - 科技创新的活力离不开金融赋能,金融需要从资金提供者转变为创新生态的建设者和陪伴者 [4] - 浦发银行将“科技金融”确立为主战略,通过平台建设、生态联盟与校企合作构建创新创业全链条支持体系 [4] - 银行通过“五力模型”(专利转化力、团队建设力、赛道布局力、市场拓展力与风险控制力)评估科技企业成长潜力 [4] - 金融机构需以耐心资本支持硬科技创新,用长周期思维服务长期价值创造 [4] - 国泰君安证券通过“投行+投资+研究”一体化模式,打造科技金融服务闭环 [6] 创新质量与回报 - 需警惕“创新的内卷化”,中国单位GDP发明专利数持续上升,但工业企业利润率却连续下降 [5] - 创新不能仅停留在专利数量上,更重要的是创新的经济回报与可持续性 [5] - 创新具有“创造性积累”与“市场竞争”两面性,只有当创新者获得合理收益,创新才具备持续动力 [5] - 地方政府在推动产业升级时应从“规模驱动型思维”转向“创新驱动型思维”,从“做大产业”转向“做强创新” [5] 研发投入与创新体系 - 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68%,总量居世界第二,但基础研究投入仅占6.9%,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5] - 创新体系的短板在基础研究而非融资渠道,企业在基础研发中的投入严重不足 [6] - 未来需加强创新链前端布局,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和资本共同参与基础研究 [6] 资本市场的作用 - 资本市场与创新是相互成就的关系,资本市场通过定价、配置、激励、约束四大功能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化支持 [6] - 自2022年以来,A股IPO融资达1万亿元、再融资2.3万亿元,其中85%的IPO资金流向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6] - 科创板自2019年设立以来,已累计融资超过1.1万亿元,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坚实资本支撑 [6] 制造业发展方向共识 - 当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从“规模扩张”转向“创新驱动” [7] - 创新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体制机制的变革;金融不仅要“为创新融资”,更要“为创新定价”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