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评价激励机制

搜索文档
完成率已超80%!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年底收官,创新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华夏时报· 2025-06-19 19:52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展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各中央企业及地方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任务平均完成率超80% [2] - 国资委要求聚焦科技创新供给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协同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创新评价激励机制突破 [2] - 人工智能被列为推动国企科研范式变革的关键工具,需开放战略性高价值应用场景 [2] - 2025年国企改革收官在即,高质量完成深化提升行动被列为年度工作核心 [2] 创新评价激励机制改革 - 国资国企将普遍推行分类评价和长周期评价机制,建立精准化创新激励及场景化合规免责机制 [3] - 2025年前国企需全面实施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 [3] - 《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分配指引》等政策为激励机制提供操作规范,专家认为此举可优化人才配置效率与公平性 [3][4] 科研人员薪酬激励政策 - 薪酬分配将大幅向科研人员倾斜,关键科技人员采用市场化薪酬体系,杜绝"大锅饭"现象 [5] - 中长期激励以增量价值创造为前提,建立回溯机制并保持周期内稳定增长 [5] -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经验将推广,合规免责条款需细化至可操作场景 [5] 科技体制改革与企业创新 -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求集聚创新要素培育科技型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 [6] - 2023年政策允许科技人员参与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国企可在科研人员中开展中长期激励 [6] - 2016年《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明确股权出售、超额利润分享等多元化激励方式 [7] 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成效 - 2018年《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启动工资总额决定机制改革 [8] - 2024年《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分配指引》细化薪酬策略、绩效管理等制度框架 [8] - 国家电投东北公司2023年利润总额达6.28亿元(+25%),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11% [9] - 中国电科实施中长期激励覆盖超5万人,员工持股涉及百余家子公司 [9]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健全创新评价激励机制要探索构建具体化、场景化合规免责机制
快讯· 2025-06-17 14:44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专题推进会 - 国务院国资委于6月17日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5年第二次专题推进会 [1] - 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镇提出从三方面健全创新评价激励机制 [1] 创新评价机制建设 - 健全多维度、多元化的创新评价机制 [1] - 建立长周期、精准化的创新激励机制 [1] - 探索构建具体化、场景化合规免责机制 [1] 合规免责机制细化 - 将尽职合规免责条款尽量细化、情形尽量场景化 [1] - 确保机制可操作、能落地 [1] - 为科研人员提供明确行为规范和预期以放手大胆创新 [1] 跨部门协调机制 - 强化与纪检监察机关、巡视巡察机构及审计机关的沟通协调 [1] - 建立健全尽职合规免责衔接机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