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差挖掘
搜索文档
资产配置日报:股债都在彷徨-20251112
华西证券· 2025-11-12 22:59
核心观点 - 宏观叙事真空期,资产定价缺乏有效抓手,股债市场均呈现震荡格局 [1] - 权益市场存量资金博弈,增量资金入场意愿不强,短期行情更可能以震荡为主 [1] - 市场板块轮动快速,尚未形成合力,宽基指数呈现哑铃结构 [3] - 债市收益率小幅下行,后续方向选择取决于降息预期和债基赎回费率新规的落地 [4][6] - 商品市场情绪降温,贵金属连涨但涨幅收窄,“反内卷”品种普遍偏弱 [8] 权益市场表现 - 万得全A下跌0.38%,成交额1.96万亿元,较昨日缩量491亿元 [1] -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分别上涨0.85%和0.16%,南向资金净流入42.86亿港元 [1] - 市场筹码呈双峰结构:上方6385点附近筹码峰形成于11月,下方6220点附近筹码峰形成于9-10月,指向后续行情或偏震荡 [2] - 宽基指数哑铃结构清晰:自10月10日以来,上证50和万得微盘股指数分别累计上涨0.78%和11.35%,而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则分别下跌1.35%、4.05%和2.11% [3] 板块与资金动向 - 市场线索杂乱,红利、消费、医药及科技品种均有表现但均停留在局部行情 [3] - 港股领涨方向为红利、消费和地产,资金暂避科技品种,南向资金净流出阿里巴巴34.34亿港元 [4] - 港股通非银ETF、恒生消费ETF和恒生红利低波ETF净流入幅度排名前三 [4] 债券市场分析 - 央行三季度货政报告重提“稳增长”并追加“跨周期调节”,释放四季度货币需发力但力度谨慎的信号 [4] - 10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较前一日分别下行0.3bp和0.8bp至1.80%和2.15% [4] - 债市展现“利差挖掘”苗头,二永债、3-5年城投债、10年国开及30年国债老券表现相对占优 [5] - 中长久期普信债和长久期国债等具备逻辑支撑的品种更值得博弈 [5] 资金面分析 - 11月资金提前收敛与“双十一”备付金有关,大行净融出能力由月初的4.8万亿元降至3.8万亿元 [8] - 后续随着税期结束或央行加力投放,资金压力或自发缓和 [8] 商品市场表现 - 商品指数单日净流入32亿元,较前一日5亿元显著放量 [9] - 有色金属板块以27亿元净流入跃居首位,沪铝、沪锡分别获22亿元与13亿元资金 [9] - 贵金属板块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净流入,今日再获16亿元资金,黑色产业链单日净流出10亿元 [9] - 贵金属涨幅收窄,沪金、沪银分别上涨0.16%和2.02% [8] - “反内卷”品种普遍下跌,焦炭、焦煤、玻璃跌幅在1%-2%区间,多晶硅和铁矿石逆市上涨0.43%和1.38% [8][10] - 多晶硅受政策预期博弈影响上演“过山车”行情,早盘一度跌近4%,午后辟谣后收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