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搜索文档
科创板新一轮改革启幕!“1+6”政策挖宽“试验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20:16
科创板新一轮改革核心内容 改革总体思路 - 聚焦提升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更好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 [1] - 推出"1+6"政策措施,统筹推进投融资综合改革和投资者权益保护,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1] 科创成长层设置 - 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的未盈利科技型企业 [3] - 现有和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上市公司将全部纳入科创成长层 [3] - 调出条件: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 [3] - 存量公司调出条件仍为上市后首次实现盈利,实行"新老划断" [3] 六项政策举措 1. **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 针对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企业,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增强对企业科创属性和商业前景的判断 [6]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入股情况仅作为审核参考,不构成新上市条件 [6] 2.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 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借鉴境外"秘密递交"制度,允许企业在正式申报前申请预先审阅,保护企业信息安全 [7] - 预先审阅阶段信息不公开,正式申报时一并披露问询回复文件 [7] 3.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 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7] - 此前第五套标准主要在生物医药领域落地,取得积极成效 [7] 4. **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企业增资扩股** - 允许在审未盈利科技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股等活动 [8] 5. **完善科创板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 - 健全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展的制度机制 [8] 6. **增加科创板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 - 健全科创板投融资协调的市场功能 [8] 改革意义 - 彰显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稳定市场预期 [4] - 为增量制度改革提供可控的"试验空间",试点更具包容性的政策 [4] - 集中管理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便于投资者识别风险和保护权益 [4] - 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