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性套利

搜索文档
法拍房还是二手房?几个案例告诉你有时候法拍房更香!
搜狐财经· 2025-06-07 19:04
法拍房市场趋势 - 自2025年以来法拍房挂牌量和交易趋势越发火热 关注度显著提升 [1] - 法拍房相比二手房价格优势明显 北京朝青次新房差价达257万 上海汤臣一品差价达3650万 深圳福田学区房差价达358万 [2] - 北京朝青板块2025年二手房均价跌幅达15% 法拍房通过二轮降价机制释放双重折扣红利 [2] 价格对比案例 - 上海静安区"老破小"二手房挂牌600万最终750万成交 同地段法拍房成交价仅532万 [7] - 北京大兴区4月法拍套均成交价523万 低于市场价32% [7] - 最高法规定二轮拍卖可直接沿用首轮流拍价 免重新评估 降本提速超60% [7] 司法保障机制 - 深圳案例显示法院协同退税通道 买受人垫付卖家税费后可申请退还 3个工作日内到账 [4] - 湖南湘潭创推"税务+"模式 税务与法院建立绿色通道 买受人可凭《拍卖裁定》直接过户 免去连带责任 [4] - 检察机关对虚构租约行为进行监督 追究刑责并强制腾房 [4] 市场结构性变化 - 二手房市场呈现"核心区虚涨 远郊阴跌"的撕裂行情 [8] - 法拍市场通过司法保障 税务协作 金融创新构建制度性套利空间 [8] - 政策红利推动法拍市场成为资产配置新选择 [7][8]
“擦边”的职业老赖
虎嗅APP· 2025-04-09 22:11
核心观点 - 文章揭露了经济领域中"职业老赖"通过精密设计的"制度性套利"手段,利用法律漏洞进行合法欺诈的行为模式 [1][4][12] - 这种行为已从简单的债务违约演变为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对社会互信和行业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破坏 [1][17] 出版业"赊账制"漏洞 - 出版行业普遍存在的赊销制度成为投机者温床,部分渠道商通过"法人接力赛"模式套取图书价值超千万元 [4] - 具体操作手法为:注册公司-赊购图书-注销公司-再注册新公司,关联企业平均存活周期不到一年 [4] - 案例中某上海文化公司通过控制多家关联企业,十几年间持续套取出版社货品,涉及金额达千万元级别 [3][4] 跨区域欺诈操作模式 - 职业老赖在不同省市注册多家公司,通过频繁更换法人、转移资产规避债务 [11][12] - 擅长"异地操作"和"跨省行动",利用地域壁垒抬高受害者维权成本 [12] - 典型案例中欺诈者关联11家公司,注册地分布在上海、南京、安徽等地,身上官司无数且已被列为被执行人 [9] 法律执行困境 -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界限模糊,举证"非法占有目的"难度大,司法实践中常被认定为合同纠纷 [14] - 公司法确立的法人独立地位被异化为"法律盾牌",通过合法注销公司实现资产转移和责任切割 [15] - 跨省执行需协调多地法院,成功率非常低,程序正义可能异化为"老赖的逃生通道" [15] 行业影响 - 出版业超高的坏账率已让文化传播沦为高危职业 [17] - 每个普通人都可能踏入精心设计的债务陷阱,对社会互信体系造成破坏 [17] - 欺诈金额通常控制在二三十万以内,使受害者陷入"算了不甘心""请律师不值得"的困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