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造业计量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天溯计量:计量行业“单项冠军”,冲刺创业板IPO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10:21
公司基本情况 - 深圳天溯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为一家全国性、综合型的独立第三方计量检测服务机构,主营业务为计量校准、检测、认证等专业技术服务 [1] - 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获评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和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 [1] - 公司已设立27个实验室关键场所,实现全国市场区域“网格化”布局,是国内较少的几家全国性、综合型的独立第三方计量检测服务机构之一 [2]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5.9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4.09亿元 [2] - 公司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的8438.54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11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5557.62万元 [2] - 新能源电池检测业务发展迅速,收入从2022年的5253.58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1314.29万元,复合增长率达46.75%,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为6473.74万元 [2] 业务与技术实力 - 公司已发展完善十大计量校准领域及综合性专用测量仪器共计1417项校准服务 [2] - 公司拥有专利技术133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拥有软件著作权97项,并参编国家、行业、团体等标准和技术规范87项 [4] - 公司投建了15个国家、省、市三级的科创中心和服务平台,并形成了十二项核心技术 [4] - 公司获得的CNAS认可校准实验室场所的数量位居同行业前列 [4] 客户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与首钢集团、中国中铁、中国核工业、国家电网、中国铁建等知名集团企业建立了长期持续的合作关系 [3] - 公司存量客户保有率较高,主要客户群体稳定,客户黏性强,合作规模稳定 [3] 研发投入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643.48万元、3117.27万元、3307.56万元和1718.67万元,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0786.98万元 [4] 行业政策环境 -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印发《关于制造业计量创新发展的意见》,旨在强化制造业计量有效供给,深化计量应用赋能,推进计量创新升级 [5] - 该文件是制造业计量领域首个政策性文件,提出14项重点任务,以提升制造业计量创新能力 [5] 募资用途与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募集资金4.24亿元,其中1.28亿元用于深圳总部计量检测能力提升项目,1.75亿元用于区域计量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3166.90万元用于数字化中心建设项目,9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6] - 募投项目将有利于公司扩产增项,增强盈利能力,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规模化发展,助力全国实验室“网格化”布局的快速实现 [6]
提升制造业计量创新能力
经济日报· 2025-06-25 06:10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关于制造业计量创新发展的意见》是制造业计量领域首个政策性文件 以提升制造业计量创新能力为主线 提出14项重点任务 旨在实现精密测量目标 [1] - 政策目标到2027年突破100项以上关键计量校准技术 制定修订300项以上行业计量校准规范 研制100台套以上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 [1] - 计划培育50家以上仪器仪表优质企业 推动建设10家以上制造业高水平计量校准技术服务机构 [1] 制造业计量现状与挑战 - 当前存在计量有效供给不足 应用赋能不充分 专业人才储备薄弱等短板 制约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2] - 人工智能 新能源等领域计量关键共性技术待突破 高端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研发能力薄弱 [2] - 计量机构服务模式单一 缺乏全流程 一体化解决方案 [2] 技术创新方向 - 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在新兴领域创新量值溯源和量值传递方法 [3] - 研发高精度 集成化 智能化计量器具 打造高端仪器仪表产业集群 [3] - 加强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云计算等技术在计量领域应用 研究建立制造业计量数据库 [3] 服务模式升级 - 支持计量机构开展"一站式"服务 强化采用校准方式保证产品全过程的量值准确 [3] - 系统布局制造业高水平计量校准技术服务机构建设 加强服务效能评估 [3] - 推动计量校准技术服务机构 专业计量站和校准实验室构建高效服务网络 鼓励"随企出海" [3] 实施保障措施 - 需加大制造业计量研发资金投入 设立专项任务 推动产学研合作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4] - 企业应将计量管理要求纳入管理体系 加大计量设备更新投入 [4] - 计量机构需运用"互联网+计量"模式提升服务效率 加强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