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向价值链贸易

搜索文档
资产配置专题:价值链视角:中美贸易新变局
华创证券· 2025-05-07 11:06
报告核心观点 - 特朗普 1.0 关税落地后中美贸易联结未显著下降但趋于间接化,对等关税对全球产业链冲击大,转口贸易或分散化增长,前向价值链贸易有韧性也有脆弱性,美国难胁迫第三国对中国加征全面关税 [3][4][6] 特朗普 1.0 关税落地以来中美贸易新图景 中美双边贸易数据差异(2018 年以前) - 中美出口小于美中进口,原因一是中美贸易统计中货物价值估算基准不同,中国用 FOB 口径,美国用 CV 口径,CV≥FOB;二是中国内地经中国香港转口至美国的出口贸易在中美贸易统计中的认定差异,2012 - 2018 年该转口贸易规模约 350 亿美元,能解释差额一半,2024 年降至 193 亿美元 [14][19] 中美双边贸易数据差异(2020 年之后) - 中美出口大于美中进口,未被美国商务部计入进口数据的小额免税包裹 2024 年约 204 - 413 亿美元,取中间值估计约 321 亿美元;特朗普 1.0 关税落地以来新增转口贸易是美中进口数据被低估主要原因,2024 年美国进口中约有 1300 亿美元来自中国的转口贸易,考虑转口和小额免税包裹,2024 年来自中国进口占美国进口比例仅降低至 19.1%,降幅 2.5% [20][23] 中国对美前向价值链贸易额大幅增长 - 美国进口中间接来自中国的增加值从 2017 年的 753 亿美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1489 亿美元,7 年增长 97.7%,超同期中国出口增幅,超 40%通过墨西哥和越南 [26] 总结 - 综合转口贸易、小额免税包裹和价值链贸易因素,2017 年以来美国进口中来自中国的增加值份额减少仅 0.5%,中美贸易联结程度未显著下降,但形式趋于间接化 [31] 特朗普对等关税的全球产业链影响 对等关税对产业回流无益 - 最不可能回流美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承受最重关税,美国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约 60%以上来自被加征 30%以上对等关税的经济体,80%左右来自被加征 20%以上对等关税的经济体 [37] 美国进口商短期内几乎没有低关税的供应链替代选项 - 除资源品外,对等关税全面落地时美国进口商短期内几乎无低关税供应链替代选项,如 LALL 分类下低技术产品(纺服鞋靴),对等关税 20%以下且具备比较优势的经济体全球出口份额仅 2.7% [42] 对美转口贸易和价值链贸易的分散化 - 对等关税加征逻辑将带来对美转口贸易和价值链贸易分散化,尤其劳动密集产业链将加速分散化,中国对美转口和前向价值链贸易需分散化,美国进口商也将寻求更分散供应链配置 [48] 汽车、机械、电子产业的近岸化 - 加墨关税风险相对可控,汽车、机械、电子产业可能在加墨尤其是墨西哥加速布局,因美加墨贸易协定及加墨符合 USMCA 原产地规则的供应链 [53] 中美贸易新变局 转口贸易面临打击风险,但仍可能会通过分散化的方式继续增长 - 特朗普对等关税对转口贸易中介国家施加额外压力,这些国家有动机审查转口贸易,但最终能与美国达成协议审查的国家有限,美国高关税和小额免税包裹政策终止或带来更大规模转口贸易 [56][57] 前向价值链贸易带来的韧性与脆弱性 - 前向价值链贸易为中国间接对美出口提供韧性,截止 2024 年规模达 1489 亿美元,较 2017 年接近翻倍,第三国因经济利益不会轻易对美妥协;但中国处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上游,面临关税战升级扩散的尾部风险 [58][59] 美国通过关税胁迫第三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可能吗 - 美国难以胁迫第三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加拿大和墨西哥是相对可能的突破口,但未来也不太可能对中国加征全面关税,不过可能在有能力进口替代的行业结构性扩围关税 [67] 附录 - 美国国会研究处《China's E - Commerce Exports and U.S. De Minimis Policies》报告数据有误,夸大了中国小额免税包裹对美出口 [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