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劳动力和人才流动渠道
icon
搜索文档
35岁天花板,终于破了
投资界· 2025-10-18 18:24
政策变化 - 2026年国家公务员招录年龄上限从35岁放宽到38岁,应届硕士、博士生放宽到43岁[4] - 上海、江苏、四川多地已将部分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年龄上限延至38岁,个别岗位放宽到40岁乃至45岁[6] - 打破35岁限制是自上而下的统一部署,未来一到两年从国家到地方考公考编都将取消35岁限制[11] 政策背景与行业现状 - 35岁限制源于1994年公务员招录,后扩展到民营企业形成35岁天花板现象[7] - 全国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从3225岁上升到2022年的3972岁,或已突破40岁大关[7][9] -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990年代初的68岁提高到79岁,劳动者职业生命周期大幅拉长[9] - 延迟退休方案将男性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到63岁,女性从55岁到58岁[9] 目标群体分析 - 35岁群体对应80后、90后两大代际,总体超过4亿人,比00后和10后多几千万人[13] - 30岁~49岁就业人群占比超过半壁江山,其中30岁~39岁年龄段占比为276%[15] - 80后、90后是就业主力军,稳住其就业大盘就是稳住社会最大的稳定器[15]
35岁天花板,终于破了
虎嗅APP· 2025-10-14 17:11
公务员招录年龄限制放宽 - 2026年国家公务员招录年龄上限从35岁放宽至38岁,应届硕士和博士生放宽至43岁[4] - 上海、江苏、四川等地已将部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年龄上限延至38岁,个别岗位放宽至40岁或45岁[6] - 35岁门槛最早源于1994年公务员招录,后扩展到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8] 人口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变化 - 全国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从32.25岁上升至2022年的39.72岁,预计目前已突破40岁大关[11][13] - 80后和90后总人口超过4亿人,比00后和10后多出数千万人,是就业市场主力军[28][30] - 30岁至39岁就业人群占比为27.6%,30岁至49岁就业人群占比超过50%[30] 政策背景与改革方向 - 中央出台稳就业“二十四条”意见,强调消除年龄等不合理就业限制,畅通社会流动渠道[18] - 国务院批准大湾区、苏南、杭甬温、成渝等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改革试点,重点包括畅通人才流动渠道[18] - 国家层面打破35岁限制是自上而下的统一部署,未来一至两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录将全面取消35岁限制[19][21] 社会经济影响 - 人均预期寿命从1990年代的68岁提高至79岁,劳动者职业生命周期大幅拉长[13] - 延迟退休方案将男性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至63岁,女性从55岁延长至58岁[15] - 80后和90后群体处于“上有老下有小”阶段,积累了数十年工作经验,是社会稳定器[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