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
icon
搜索文档
首届北京市“理论+百姓+文艺”特色宣讲调研汇讲暨宣讲骨干培训班圆满结束
北京晚报· 2025-09-16 14:34
9月13日,首届北京市"理论+百姓+文艺"特色宣讲年度调研汇讲暨宣讲骨干培训班圆满结束。当天,来自朝阳区、东城区、经开区、密云区、怀柔区、昌 平区、海淀区、石景山区的8个宣讲团,聚焦红色文化、数字经济、"两山"理念、世界科技园区建设、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 等内容依次登台宣讲,现场气氛热烈。 宣讲现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7 "生物实践在 冠华" 】 第二讲题 I F培训班 姓+文艺"鲁坤色宣讲 20254 京市"玛 ,传部 位:北京 院(市 北京 9月 - a 114-0 40 13.0 TE PIT 山|地|之材|估 Techniques with Pr Natural Ingre Crafting Chine/ Bread 我们从 41 HINNI 十工 31款 所值- 北京社科 朝阳区宣讲团以《消费活力看朝阳》为题,从人人熟悉的消费入手,中间穿插百姓宣讲《朝阳,与世界共享精彩》和歌曲《熠熠朝阳》,从场景创新释放 消费潜力、让供给创新与消费潮流同频共振、以优质服务提升消费体验等三个方面,生动阐释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朝阳实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
北京发布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
人民日报· 2025-07-31 06:10
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行动计划发布 - 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正式发布 明确5个方面45项重点任务 推动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 [1] - 行动计划包含加强整体性系统性保护 提升保护管理能力 加强传承利用 促进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 保障措施五大方面 [1] - 目标到2027年实现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成效突出 历史风貌充分彰显 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重要窗口 [1] 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措施 - 推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 加快核心区文物腾退 推进区域历史环境保护和城市更新 [1] - 加强相关水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生态空间保护 传承老城历史文脉 [1] 保护管理能力提升 - 充分发挥监测平台作用 持续做好世界遗产监测 制定旅游服务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实施可持续旅游管理措施 [2] - 完善重大建设项目遗产影响评估制度 加强区域风貌管控 持续优化提升景观视廊 [2] 文化传承与利用 - 深入挖掘遗产价值 重点阐释作为中华文明突出特性重要标识 推进数字中轴建设 打造互动型沉浸式数字产品和体验场景 [2] - 发布北京中轴线丛书和特种邮票 启动2025年公众参与活动 招募1000名志愿者参与监测巡查 文化地图绘制和影像制作 [2] - 钟鼓楼和永定门设立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碑 15处构成要素将陆续完成标志牌安装 [2]
北京发布三年行动计划 推动北京中轴线遗产点逐步恢复历史格局
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行动计划 - 发布《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2027年)》明确5方面45项重点任务 包括加强整体性保护 提升管理能力 促进传承利用和文化传播 [1] - 目标2027年实现天坛 先农坛等遗产点腾退整治明显进展 中轴线历史风貌充分彰显 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重要窗口 [1] - 北京将推进核心区重点文物腾退 恢复遗产点历史格局 加强区域历史环境保护和城市更新 保护相关水系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1] 旅游服务与价值挖掘 - 制定旅游服务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实施可持续旅游管理措施 优化导游导览服务 构建慢行探访系统 [2] - 开发特色旅游线路 推进数字中轴建设 打造互动型沉浸式数字产品和体验场景 [2] - 深化展陈体系 提升遗产价值展示标识系统 举办主题国际交流活动 加强宣传推广 [2]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 “古都之脊”持续焕发新活力
央视新闻· 2025-07-28 00:13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及保护计划 - 北京中轴线于2023年7月27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全长7.8公里,包含15处遗产构成要素,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 [1] -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包含45项措施,重点推进整体性保护、管理能力提升及国际传播 [4] - 计划明确将推动天坛、先农坛等遗产点腾退整治取得显著进展 [3] 遗产保护与开放进展 - 先农坛庆成宫与正阳门箭楼于2023年底完成修缮并开放,先农坛腾退古建筑群新增开放面积近2万平方米 [7][9] -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先农坛)参观人次超120万,开发文创产品300余款,其中天宫藻井冰箱贴销量达19万件 [9] - 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建立数字化监测平台,整合三维数字孪生和AI技术,实现数据采集、评估与修缮一体化 [12] 技术创新与公众参与 - 在遗产点布设物联网设备如北斗卫星监测站、微型加速度计,通过5G实时传输沉降、扰动等数据 [17] - 公众巡查机制累计上传8万条巡检数据、16万张照片,形成"全民守护"模式 [14] 北京世界遗产整体管理 - 北京现有8处世界遗产,包括长城、故宫、中轴线等,正通过协调机制提升整体保护水平 [6]
《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2027年)》将正式发布
央广网· 2025-07-27 10:13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及保护计划 - 北京中轴线于2024年7月27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发布《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2027年)》[1] - 申遗成功后北京市加快推进重点遗产点腾退修缮,包括钟鼓楼、永定门御道等,先农坛庆成宫与正阳门箭楼已于2023年底开放[1] - 先农坛腾退古建筑群落(宰牲亭院落、神仓院落、庆成宫院落)新增开放面积近2万平米,古建筑博物馆参观人次达120万(2023年7月至今)[1] 三年行动计划核心内容 - 计划聚焦天坛、先农坛等遗产点腾退整治,提出45项措施涵盖保护、传承、利用三大方向[1][2] - 重点任务包括加强中轴线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深化价值阐释与国际传播交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