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布局与国土空间体系结合
搜索文档
尹稚: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不是平均化发展
经济观察报· 2025-10-26 13:27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 强调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四大战略的叠加效应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该表述相比"十四五"期间更为突出[4] -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不是平均化发展,不同主体功能区应有不同发展重点,需确立不同主导产业,避免所有区域都集中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新质生产力产业[8] - 优化布局需与人口流动趋势挂钩,确保人口持续流入地区拥有更大发展潜力,并加大城镇化潜力地区的非农产业投入以就近消化劳动力[8] 区域经济布局与国土空间体系 - 首次提出区域经济布局与国土空间体系相结合,两者互为支撑、优势互补,共同支撑高质量发展,强调发展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支撑作用[5] - "十五五"时期将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与发展议程的结合,使其发挥支撑发展作用而非简单约束,是对"十四五"期间过于强调约束性措施的再平衡[7] - 构建优势互补的体系核心是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统筹关系,使粮食主产区、生态功能区及国防安全重点地区能充分发挥其区域优势[6] 区域协调与联动发展 - 重点强调形成区域联动发展格局以加快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这种均衡是聚焦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均衡,而非拉平人均GDP或工业产值[5] - 区域联动的目的是实现互补,隐含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使不同区域的整体生活质量达到大体均衡状态[5] - 投资重点将向优势发展地区及新型城镇化潜力地区集中,与此前提出的强化国家发展战略枢纽和战略腹地建设战略相衔接[6] 重点区域增长极与城市群发展 - 发挥重点区域增长极作用,优先发展优势地区以决定经济发动机的"马力",重点发挥其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5] - 预计将有更多城市群和都市圈规划出炉,如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等,其国家战略地位将提升[9] - 城市群发展成果将向内陆地区蔓延,在西南、西北及欧亚大通道的边疆地区形成新的国家级战略支撑点[9] "十五五"时期发展重点与重大项目 - "十五五"是打基础、实现动力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的最关键时期,主要任务是为高质量发展立规矩、树标准、探路径,而非在规模和速度上做文章[7] - 将结合海内外形势变化调整发展布局,强化战略腹地重大生产力备份等建设,涉及部分重点项目落地[7] - 雅江水电站和新藏铁路等大工程体现了战略倾向,雅江水电站将实现"藏电入川"并覆盖南部地区,提升西南地区能源安全,服务于国家重大生产力调整中的战略腹地建设[10]
专访 | 尹稚: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不是平均化发展
经济观察报· 2025-10-26 10:50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亮点 - 强调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四大战略的叠加效应,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此表述相比“十四五”期间更为突出 [2] - 首次提出区域经济布局与国土空间体系相结合,两者互为支撑、优势互补,共同支撑高质量发展,强调发展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支撑作用 [3] - 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重点强调形成区域联动发展格局,旨在加快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其核心是聚焦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均衡,而非简单拉平人均GDP等经济指标 [3] 重大生产力布局的优化方向 -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并非平均化发展,不同主体功能区需确立不同主导产业,特别是国家战略性产业,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 [7] - 生产力布局需与人口流动趋势挂钩,确保人口持续流入地区拥有更大发展潜力,投资重点将向优势发展地区及城镇化潜力地区集中 [5][7] - “十五五”时期是打基础、实现动力转型的关键阶段,主要任务是为高质量发展立规矩、树标准、探路径,而非追求规模和速度 [6] 城市群发展与国家战略展望 - 预计将有更多关于城市群和都市圈的规划出炉,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及天山北坡城市群等内陆城市群的国家战略地位可能提升 [8] - 城市群发展成果将向内陆地区蔓延,在西南、西北及欧亚大通道的边疆地区形成新的国家级战略支撑点 [8] - 雅江水电站和新藏铁路等重大工程体现了战略倾向,雅江水电站将实现“藏电入川”并覆盖南部地区,服务于西南等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提升能源安全 [9] 财政与治理机制调整 - 面对土地财政下行,深化央地财税体制改革、调整央地事权财权关系成为趋势,将财力留在中央用于大规模转移支付可能作用更大 [8] - 在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升级和韧性化建设方面,强化中央政府职责、加大中央投入,可能比简单将财力分配给地方政府效果更明显 [8] - “十五五”时期将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与发展议程的结合,使其真正发挥支撑发展的作用,而非简单地约束和保护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