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调整规范中医类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涉及拔罐、推拿等
新京报· 2025-11-17 19:47
新京报讯(记者耿子叶)近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布通知,将调整 规范中医类(灸法、拔罐、推拿)、中医外治类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动态血糖/葡萄糖监测"等10项医疗服务项目将于11月19日起执行最新价格标准及报销政策,其余项目 自12月27日起执行。 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涵盖门诊、住院、手术、检查检验等各类医疗技术服务。此次规范调整范围覆盖北京 市公立医疗机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规范了"悬空灸"等18项中医类(灸法、拔 罐、推拿)、"中药贴敷"等18项中医外治类、"手法整复术(关节脱位)"等9项中医骨伤类、"针刀(钩活)疗 法"等6项中医特殊疗法类、"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等3项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及相应加 收、扩展项目,制定除基本物耗以外的可收费医用耗材价格政策。通知所列价格为最高指导价格,不得 上浮,下浮幅度不限。同时,明确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报销类别。 按照通知要求,北京市各公立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价格政策规定和临床诊疗规范向患者提供服务并收取 费用,不得收取未列明的费用。严格执行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落实好住院费用清单、明码标价等相 关规定。国家或北 ...
检查费降低约45%……临沂市对6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调整
齐鲁晚报网· 2025-10-17 15:20
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调整概述 - 临沂市医保局根据省级文件对6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调整,于2025年8月1日起执行 [2] - 调整涉及规范整合118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同时废止429项价格项目 [2] - 降低了设备物耗占比高的检查检验和大型设备治疗等放射检查类项目价格 [2] 具体价格调整案例 - CT平扫价格调整:三级医疗机构价格从312元/部位降至230元/部位,超过3个部位按3个部位收费 [2] - CT检查费用降低示例:某患者4个部位CT检查费用从调整前1248元降至调整后690元,费用降低约45% [2] - 血液透析费用调整:取消原40元/次的血透监测费用,并对血液透析实行分级定价 [3] - 血液透析分级定价:三级医院320元/次、二级医院280元/次、一级医院240元/次 [3] 政策调整目标与影响 - 降低设备物耗占比高的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2] - 减轻血液透析病人的治疗费用负担 [3] - 通过分级定价鼓励病人向收费标准更低、报销比例更高的县级及以下医院分流 [3]
山东省卫健委主任:基本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的目标
新京报· 2025-05-27 19:58
医疗资源覆盖 - 山东各市实现中西医三级甲等医院全覆盖,78家县医院全部达到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相当于三级医院能力)[1][4] - 2024年山东省县域内住院率达到84.4%,基本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的目标[1][4] - 建成866个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全部牵头组建专科联盟并延伸到所有县(市、区)[4] 药品耗材集采与价格调整 - 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分别落地824种、40类,价格显著下降[2] - 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降价幅度达到75%[2] - 济南市历下区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60%[2] - 2024年调整医疗服务价格2300余项,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持续优化[2]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 2022年以来济南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4850项次,提高体现技术劳务价值项目2004项次,降低检查检验项目2199项次,新增新技术项目167项[3] - 青岛2019年以来市、县级公立医院财政投入年均增长15%,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高5.1个百分点,药品耗材费用占比下降6.8个百分点[3]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 规范改造1万多个村卫生室,建成2420个名医工作站,基层诊疗量占比达到63.3%[4] - 每年组织1万多名医护骨干下沉乡镇驻点帮扶,累计选派2200多名两年期"业务院长"常驻乡镇[4] - 全面推进心电诊断、影像诊断、AI智能辅助诊断"三张网"建设[4] 医联体与远程医疗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与8家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与79家医院建立松散型医联体,牵头成立57个跨区域专科联盟[5] - 2024年帮助开展新技术75项,搭建覆盖2600余家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协作网[5] 医疗服务优化 - 831家医疗机构接入省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平台,检查检验互认项目达到429项,累计互认870万次[7] - 73家三级综合医院开展预住院和预约诊疗服务,128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建立转诊会诊中心[7] - 省立医院和济南市中区人民医院2024年下转病人2632人次[7] - 家庭医生签约超6720万人,百万名"三高"患者享受一体化诊疗服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