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

搜索文档
全省首个中医特色街区亮相东阿
大众日报· 2025-10-07 08:43
活动现场共分为五大区域,特邀名医专家在义诊区现场坐诊,为群众提供问诊、开方等服务,普及 中医养生知识。中医特色专长展示区呈现针灸、推拿等传统技艺,特色理疗体验区让群众免费体验艾 灸、拔罐等服务,传统功法教学互动区带动学习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药文化体验市集则展示道地药 材、中药茶饮等产品,让民众近距离接触中医药。(记者 李丽 通讯员 张新明) 近日,聊城东阿县长寿谷聚医坊一早就热闹起来,"长寿之乡 助力健康"中医生活化大型义诊活动 暨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仪式举行。活动聚焦中医药文化传承与民生健康服务,通过"仪式启动+义诊体 验"的形式,推动中医走进日常生活。全省首个集中汇聚中医特色疗法、中医理疗和非遗传承技术的中 医特色街区"东阿聚医坊"正式亮相。当天,来自山东省中医院、聊城市中医院等专家进行义诊,吸引上 千名居民参与。 ...
新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蜕变之路
中国新闻网· 2025-10-02 15:23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新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蜕变之路 中新网乌鲁木齐10月2日电 (史玉江)"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 新疆中医药事业,则以卓绝的成就书写了一个发展的奇迹。"农工党新疆区委会直属新疆医科大学附属 中医医院支部主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刘红霞表示,从简陋诊室到区域诊疗中心, 从技术空白到国家指南制定,从往昔的艰苦岁月到如今的繁华年代,新疆中医药事业的蜕变令人惊叹。 作为一名行医40余年的全国首届岐黄学者,刘红霞不仅见证新疆中医药事业和民族团结方面的跨越式发 展,还在传承创新中破解皮肤顽疾"密码",用仁心仁术守护边疆百姓的健康。 新疆中医药学术成果走向全国 "一道布屏分隔诊区,屏前诊病、屏后施治。简陋的医疗条件让我们在面对复杂皮肤病时常常力不从 心。"刘红霞回忆道,刚踏入中医皮肤科领域时,新疆的中医皮肤科资源几近"贫瘠"。 "20世纪80年代初,自治区中医医院仅有内外妇儿针推,皮肤科没有独立科室。"刘红霞说,"2002年 起,自治区中医医院皮肤科独立成科,23年间,从仅有3名医护,现已发展为拥有43名医护,90张病床 的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 ...
中医疗法走进南非社区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5:14
中医疗法走进南非社区 中新社约翰内斯堡9月14日电 (记者 孙翔)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针灸专业的十余位师生14日在约翰内斯堡 莱纳西亚社区开展义诊。诊疗台前,不少社区居民排队等待体验针灸、拔罐、杵针等中医疗法。 "中医诊疗让我对健康有了新的理解。"社区居民纳斯琳·贝丘(Nasreen Bechoo)已是第二次接受针灸治 疗,"上次主要是治疗背部疼痛,这次我又尝试了拔罐和杵针疗法来治疗腿疼。感觉身体很放松,也很 期待接下来的疗效。" 当地时间9月14日,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针灸专业师生在当地开展义诊。图为南非民众体验中医杵 针疗法。中新社记者 孙翔 摄 约翰内斯堡大学健康科学学院补充医学系硕士在读学生塔斯尼姆·帕特尔(Tasneem Patel)目前已开设自己 的中医诊所。她说:"随着中医疗效好、见效快的特点被更多人认识,越来越多南非人开始尝试中医、 爱上中医。" 编辑:熊思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今 ...
潮热天气下,如何有效祛湿
科技日报· 2025-08-19 09:22
湿气成因与健康影响 - 湿气是人体内异常水液代谢产物 由脾胃虚弱导致运化水湿功能失常[1] - 不及时祛湿会出现腹胀 食欲不振 大便黏腻不成形等症状 可能发展为慢性胃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1] 祛湿调理方法 - 湿气较轻人群可选择拔罐及艾灸调理[1] - 湿气较重人群需中医辨证后进行针灸和中药综合调理[1] - 适当食用薏米 赤小豆 绿豆煮粥或荷叶 冬瓜煮水等健脾祛湿食材[2] - 坚持慢跑 八段锦 瑜伽等适度运动 以轻微出汗为宜 时间不超过半小时[2] - 夜间23点前入睡 维持6到8小时睡眠 利用身体排湿修复关键时期[2] 日常生活管理 - 优先选择棉 麻 真丝等天然透气面料衣物 避免化纤类服装[1] - 潮湿天气可穿速干衣或吸湿排汗功能运动服装[1] - 空调房需护住颈部 腹部 脚踝等关键部位防止寒湿入侵[1]
(成都世运会)中医药文化“圈粉”世运 东方养生好物走热
中国新闻网· 2025-08-16 20:20
中医药文化推广成效 - 中医药文化成为外籍涉赛人员争相体验的重点项目 吸引无数目光 [3] - 中医香囊供不应求 最初准备500个 已补货两次 发出超过1000个香囊 [3] - 外籍人员对中医服务高度认可 包括拍摄体验视频 露出惊喜笑容 晒拔罐印等 [7] 中医理疗服务内容 - 提供中医体质辨识 推拿通络 拔罐刮痧等无创技法体验 [4] - 开设香囊DIY 艾草锤 中医药文化介绍 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及运动康复等服务 [4] - 包含国家级非遗杵针疗法 帮助缓解训练导致的肌肉紧绷 [4][7] 外籍人员体验反馈 - 法国医疗人员称赞专业触诊发现细微不适部位并进行精准调理 [1] - 阿根廷运动员表示杵针疗法能精准找到疼痛点并疏通 长期紧绷身体得到放松 [4] - 巴西运动员证实拔罐有效缓解肩膀不适 并表示比赛更有劲 [7] - 意大利武术运动员一周内到访中医理疗中心4次 被中医治疗手段圈粉 [7]
当中医药邂逅夜经济 “中医夜市”悄然走红
新华网· 2025-08-05 21:36
中医夜市活动概况 - 甘肃省多个城市在繁华商圈或街头巷尾推出中医夜市活动 结合夜间经济与中医药文化体验[1] - 活动包括艾灸 推拿 拔罐 药膳品尝 中医药文创产品购买等多元化养生服务[1][7] - 中医夜市吸引大量市民参与 包括年轻消费者和家庭群体 形成夜间消费新场景[1][7] 中医药文化推广与消费趋势 - 甘肃省作为中医药文化发祥地和中药材主产区 于今年6月启动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 中医夜市是核心组成部分[3] - 活动结合三伏天节气特点 免费提供甘草绿豆汤等时令养生饮品 推广药食同源理念[3][7] - 中医药文创产品如生肌膏 驱蚊香包 DIY香囊和即冲即饮便携茶包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3][7] - 中医夜市设置中药材展示区 陈列道地药材标本 医务人员同步讲解药材特性和季节养生知识[5][7] 健康消费需求变化 - 夜间中医服务满足上班族时间需求 市民反映白天工作繁忙 夜间调理身体成为新选择[1] - 90后消费者体现个性化消费观 偏好便捷化 生活化的中医药产品[7] - 健康理念从治疗向预防转变 中医药从典籍知识转化为可体验的消费场景[7]
灸法拔罐推拿 也将纳入医保
郑州日报· 2025-08-01 09:31
按照计划,各试点地区可结合当地实际选择试点医院先行先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政 策措施,逐步扩大保障范围和适应病症。其中,南阳8月1日起将在全省率先实施中医适宜技术门诊治疗 纳入医保支付,当地8家中医院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开展此项服务。 据介绍,新政不仅有利于在日常诊疗中积极应用中医适宜技术,而且还解决了慢性病中医诊疗服务 在门诊保障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为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等方面的推广发挥了重要 作用。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治疗以及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河南省试点将中医适宜技术纳入医 保支付范围,郑州、南阳、驻马店、漯河、三门峡5个城市纳入省级试点。这是记者昨日从河南省医疗 保障局获得的信息。 为深入推动中医药融入三医协同发展,我省不断健全鼓励中医药服务供给和使用的政策机制,计划 将具有确切疗效且体现中医特色的适宜技术纳入医保门诊支付范围,更好满足参保群众中医药服务需 求。为此,省医保局、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出台新政,确定郑州、南阳、驻马店、漯河、三门峡5个城市 作为省级试点,将灸法、拔罐、推拿等7大类56项中医适宜技术全部纳入医保门诊支付范围,首批遴选 颈椎病等20种中医适宜技术适应 ...
中医夜市圈粉中国年轻人
新华网· 2025-07-24 02:30
中医夜市现象 - 中医夜市在中国多地流行 成为夏季特色活动 传统中医药文化吸引大量年轻人参与 [1] - 甘肃省白银市中医夜市设置中药代茶饮品 中药辨识 中医义诊 中医科普等活动区域 每个区域前都有市民排队体验 [1] - 白银区中医夜市日均吸引市民游客超2000人次前来体验 [5] 消费者行为 - 21岁消费者因身体困乏体验中医诊疗 医生开具黄芪 首乌藤 当归等数十种中药饮片用于调理 [2] - 年轻消费者对中医药知识兴趣增长 通过选修课和工作后自学了解中医药 用于自身和家人调理 [2] - 针灸 拔罐 足浴 推拿和耳穴压丸等多种传统疗法在夜市中颇受年轻人欢迎 [5] 行业创新 - 辽宁沈阳中医夜市设有中医药文创产品展示区 中医药传统技艺体验区 青少年中医药文化体验区等特色展区 [5] - 江西南昌中医夜市引入热敏灸机器人 中医四诊仪 3D足测仪等现代科技设备 提供"赛博"养生体验 [5] - 中医夜市采用医护人员化身"摊主"的创新形式 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 [5] 行业影响 - 白银市30余家本地医疗机构参与中医夜市 提供免费义诊和健康咨询服务 [5] - 中医夜市活动促进青年中医成长 推动中医药文化在当代传承 [5] -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瑰宝 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 通过年轻群体体验学习进一步推广 [5]
刷医保“0元”做理疗,打工的尽头是养生?
虎嗅· 2025-07-11 18:34
行业趋势 - 18-35岁年轻人在养生消费人群中占比达83.7%,成为养生消费主力军 [6] - 深圳打工人从"搞钱"转向涌入医院/社康/中医馆进行养生消费,推拿、针灸、刮痧等传统项目需求激增 [2][4] - 年轻人养生方式从"早睡早起"转变为利用医保报销实现"花小钱办大事" [7] 消费行为 - 社康理疗项目因75%医保统筹报销(一档医保可全额个账支付)成为打工人首选,原价上百项目仅需奶茶价格 [16][17] - 三甲医院和社康中医科被开发为养生基地,提供推拿、熏艾、代茶饮等均价几十元的服务 [35][36] - 深圳医保一档普通门诊统筹年度支付额度2025年提高至10478元,二档提高至2619元 [49] 市场需求 - 职业病(肩周炎、颈椎病等)催生即时理疗需求,社康因便捷性和报销优势替代按摩仪/膏药 [11] - 三伏贴、眼部热敷等特色项目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形成口碑效应带动消费 [30][36] - 996工作压力下,理疗项目兼具身体舒缓与精神减压功能,需求持续增长 [40][42] 政策合规性 - 医保报销理疗项目符合《社会保险法》,定点机构就诊属于政策允许范围 [46] - 统筹基金不存在"清零"概念,年度支付限额为报销上限而非个人账户 [56] - 医生评估后开具治疗单,与商业按摩店存在本质区别 [60]
医养结合,创新引领:医共体亮相“海洋大集”,体验式传播中医文化
齐鲁晚报· 2025-07-02 05:16
中医药服务推广 - 山东省夏季"海洋大集"活动中,文登区人民医院医共体组织中医专家提供把脉问诊、针刺、推拿、拔罐等传统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 [1] - 活动设置中药养生代茶饮免费品尝和中医养生知识有奖问答环节,吸引众多游客参与 [1] - 中医专家根据每位游客的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现场反馈良好,有游客表示推拿治疗显著缓解了肩颈疼痛 [1] 中医文化传播 - 活动采用"体验式传播"形式,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环节提升群众对中医养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 [1] - 有奖问答环节有效活跃现场气氛,参与者既能学习知识又可获得礼品 [1] - 活动展示了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增强了群众对中医药的信任 [1] 未来发展规划 - 文登区人民医院医共体计划继续创新服务形式,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 [2] - 公司将重点关爱老年人健康,持续推广中医养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并受益于中医药 [2] - 未来将继续把优质中医药服务带到群众身边,为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做出贡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