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

搜索文档
(成都世运会)中医药文化“圈粉”世运 东方养生好物走热
中国新闻网· 2025-08-16 20:20
中新网成都8月16日电 (祝欢)"我原本没有明显疼痛,但他们通过专业触诊发现了我身体的细微不适部 位,并进行了精准调理。"近日,来自法国的医疗人员伊莎贝尔·默林格在体验中医推拿后,竖起大拇指 点赞。 外籍涉赛人员体验中医推拿。成都世运村中医理疗中心供图 走进成都世运村中医理疗中心,中药香味袅袅,沁人心脾。香囊DIY、中医推拿、拔罐……在成都世运 村里,中医药文化吸引无数目光,成为外籍涉赛人员争相体验的重点项目。 在世运村内,被外籍涉赛人员称为"中国香水"的中医香囊成为"时尚单品",和徽章一起挂在证件上,组 成了最潮搭配。"最初准备了500个香囊,没想到供不应求,已经补货了两次,发出了超过1000个香 囊。"成都世运村中医理疗中心医生李凯文介绍,香囊可通过不同药材的搭配达到助眠、安神、防蚊等 功效。 "除了有香囊、艾草锤的中医药文化体验,还设中医药文化介绍、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及运动康复等。"成 都世运村中医理疗中心医生邓红园介绍,该中心开启中医体质辨识、推拿通络、拔罐刮痧等无创技法体 验,帮助涉赛人员缓解疲乏。 "我太喜欢这次按摩了!他们能精准找到我的疼痛点并帮我疏通。"阿根廷浮士德球运动员库伦·玛琳娜 在体验完 ...
中医夜市圈粉中国年轻人
新华网· 2025-07-24 02:30
中医夜市现象 - 中医夜市在中国多地流行 成为夏季特色活动 传统中医药文化吸引大量年轻人参与 [1] - 甘肃省白银市中医夜市设置中药代茶饮品 中药辨识 中医义诊 中医科普等活动区域 每个区域前都有市民排队体验 [1] - 白银区中医夜市日均吸引市民游客超2000人次前来体验 [5] 消费者行为 - 21岁消费者因身体困乏体验中医诊疗 医生开具黄芪 首乌藤 当归等数十种中药饮片用于调理 [2] - 年轻消费者对中医药知识兴趣增长 通过选修课和工作后自学了解中医药 用于自身和家人调理 [2] - 针灸 拔罐 足浴 推拿和耳穴压丸等多种传统疗法在夜市中颇受年轻人欢迎 [5] 行业创新 - 辽宁沈阳中医夜市设有中医药文创产品展示区 中医药传统技艺体验区 青少年中医药文化体验区等特色展区 [5] - 江西南昌中医夜市引入热敏灸机器人 中医四诊仪 3D足测仪等现代科技设备 提供"赛博"养生体验 [5] - 中医夜市采用医护人员化身"摊主"的创新形式 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 [5] 行业影响 - 白银市30余家本地医疗机构参与中医夜市 提供免费义诊和健康咨询服务 [5] - 中医夜市活动促进青年中医成长 推动中医药文化在当代传承 [5] -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瑰宝 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 通过年轻群体体验学习进一步推广 [5]
刷医保“0元”做理疗,打工的尽头是养生?
虎嗅· 2025-07-11 18:34
行业趋势 - 18-35岁年轻人在养生消费人群中占比达83.7%,成为养生消费主力军 [6] - 深圳打工人从"搞钱"转向涌入医院/社康/中医馆进行养生消费,推拿、针灸、刮痧等传统项目需求激增 [2][4] - 年轻人养生方式从"早睡早起"转变为利用医保报销实现"花小钱办大事" [7] 消费行为 - 社康理疗项目因75%医保统筹报销(一档医保可全额个账支付)成为打工人首选,原价上百项目仅需奶茶价格 [16][17] - 三甲医院和社康中医科被开发为养生基地,提供推拿、熏艾、代茶饮等均价几十元的服务 [35][36] - 深圳医保一档普通门诊统筹年度支付额度2025年提高至10478元,二档提高至2619元 [49] 市场需求 - 职业病(肩周炎、颈椎病等)催生即时理疗需求,社康因便捷性和报销优势替代按摩仪/膏药 [11] - 三伏贴、眼部热敷等特色项目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形成口碑效应带动消费 [30][36] - 996工作压力下,理疗项目兼具身体舒缓与精神减压功能,需求持续增长 [40][42] 政策合规性 - 医保报销理疗项目符合《社会保险法》,定点机构就诊属于政策允许范围 [46] - 统筹基金不存在"清零"概念,年度支付限额为报销上限而非个人账户 [56] - 医生评估后开具治疗单,与商业按摩店存在本质区别 [60]
医养结合,创新引领:医共体亮相“海洋大集”,体验式传播中医文化
齐鲁晚报· 2025-07-02 05:16
中医药服务推广 - 山东省夏季"海洋大集"活动中,文登区人民医院医共体组织中医专家提供把脉问诊、针刺、推拿、拔罐等传统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 [1] - 活动设置中药养生代茶饮免费品尝和中医养生知识有奖问答环节,吸引众多游客参与 [1] - 中医专家根据每位游客的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现场反馈良好,有游客表示推拿治疗显著缓解了肩颈疼痛 [1] 中医文化传播 - 活动采用"体验式传播"形式,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环节提升群众对中医养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 [1] - 有奖问答环节有效活跃现场气氛,参与者既能学习知识又可获得礼品 [1] - 活动展示了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增强了群众对中医药的信任 [1] 未来发展规划 - 文登区人民医院医共体计划继续创新服务形式,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 [2] - 公司将重点关爱老年人健康,持续推广中医养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并受益于中医药 [2] - 未来将继续把优质中医药服务带到群众身边,为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做出贡献 [2]
芒种时节多湿热 健脾祛湿清心火
新华网· 2025-06-04 14:44
芒种时节的养生要点 - 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闷热潮湿的环境易导致人体阳气外浮,湿邪内蕴 [1] - 人体容易外感湿邪,湿气易困脾,导致腹胀、食欲不振、大便黏腻等"苦夏"症状 [3] - 人体易内生湿热,若汗出不畅或贪凉饮冷易引发皮肤痤疮、湿疹、口臭、尿路感染等问题 [3] - 高温易耗伤津液,使人出现口干舌燥、烦躁失眠等"上火"表现,甚至诱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3] 饮食调养建议 - 饮食调养应"健脾祛湿,清补为主",苦瓜、莲子、乌梅等可清热燥湿 [3] - 酸味食物如山楂、柠檬能生津开胃,可适当多吃"苦"与"酸" [3] - 应少食冷饮、冰镇水果,避免损伤脾阳 [3] 起居运动建议 - 芒种时节宜在23点前入睡,白天11点至13点间午睡15至30分钟 [3] - 日常出汗后应及时更换衣物,避免湿气滞留 [3] - 洗浴宜用温水,忌冷水冲凉 [3] - 锻炼以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为宜,时间宜选在清晨或傍晚 [3] - 锻炼强度以"微汗"为宜,避免大汗耗气伤津 [3] 情志调摄与外治方法 - 可通过听音乐、冥想、书法等活动舒缓情绪,避免"心火亢盛" [3] - 艾灸可使气机宣畅,助阳祛湿,缓解胃寒等病症,可选择风门、大椎等穴位施灸 [4] - 拔罐可逐寒祛湿通经络,缓解湿气重引发的身体困乏等症状 [4] - 每晚选用藿香、佩兰、艾叶、生姜等中药材煎煮后泡脚15至20分钟,能辅助缓解湿邪侵袭脾胃引发的不适 [4]
年轻中医师海外闯天下(侨界关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3 06:52
行业概况 - 中医在加拿大多伦多尚属新兴行业,面临患者资源匮乏和信任建立等挑战 [7] - 行业竞争激烈,尤其在华裔聚居区如马克汉姆镇,疗效是核心竞争力 [8] - 中医非当地主流医疗选择,患者多在其他疗法无效后尝试中医 [9] 公司运营 - 甘露健康中心专注于针灸、刮痧、拔罐、中药及推拿,治疗痛症、抑郁、失眠等疑难杂症 [7] - 采用数字化运营模式,涵盖接诊预约和病例管理,与患者关系紧密 [8] - 日接诊量稳定在20人次,在海外市场表现良好 [8] 市场策略 - 针对不同文化背景患者调整针灸强度和沟通方式,如俄罗斯患者偏好强刺激,西方患者需详细解释治疗方案 [9][10] - 通过社交媒体科普养生知识并分享医馆日常,吸引粉丝关注 [11] - 培养实习生并通过典型病例研讨提升实战能力,强化人才储备 [11] 技术特点 - 国内针灸技法需本土化调整,如减轻手法以适应当地患者承受力 [4] - 结合西医视角解释中医原理,增强患者信任,例如用止痛效果说服医学生患者 [8] - 中医整体观获认可,如通过调理脾胃改善色斑的案例 [10]
小满湿热交织季 健脾祛湿护健康
新华网· 2025-05-21 09:10
中医养生 - 小满节气气候特点为气温升高、雨量充沛,易导致湿热困脾和暑热扰心,表现为食欲减退、心烦易怒等症状 [1] - 养生重点为健脾祛湿、清热解暑,饮食宜清淡利湿,推荐使用薏米、赤小豆等药食同源食材 [1] - 避免过食生冷油腻以防损伤脾阳,同时需注意避免久居潮湿环境和过度贪凉饮冷 [1] 情志调养与外治方法 - 夏季对应心脏,暑热易扰心神,需保持心境平和,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2] - 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监测晨起血压和心率变化,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2] - 中医外治方法如刮痧、拔罐、艾灸特定穴位可健脾化湿、祛病防病 [2] 饮食起居建议 - 午间暑热盛时减少外出,早晚天凉时适时添衣 [1] - 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舒缓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 [1] - 通过中药熏蒸及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增强防病效果 [2]
数十万消费降级的俄罗斯人,跨国到黑河就医
虎嗅APP· 2025-05-16 08:03
跨境医疗旅游行业现状 - 中俄边境城市黑河、绥芬河等地以牙科和中医为主的医疗旅游吸引大量俄罗斯患者,形成特色产业[3][5] - 2024年黑河第三产业增长26.48%,跨境医疗成为重要增长点[9] - 黑河市口腔医院及十余家私营牙科诊所专门服务俄罗斯客户,形成完整产业链[11][13] 价格优势与服务质量 - 中国牙科手术价格仅为俄罗斯1/3,全瓷牙修复节省约4.5万元人民币[9][11] - 中医保健服务价格比俄罗斯低50%,推拿理疗单次收费50元人民币[26][32] - 中国牙科治疗速度远超俄罗斯,全瓷牙修复3天完成vs俄罗斯需2个月[9][11] - 提供5-10年术后保障,远超俄罗斯1年的售后期限[11] 市场运营模式 - 民营诊所通过VK等俄语社交媒体精准获客,提供线上咨询和报价服务[12][13] - 存在专业中介机构帮助诊所获客并收取分成的商业模式[13] - 五大连池工人疗养院年接待1.5万俄罗斯患者,形成"疗养+医疗"一体化服务[24][26] 消费者行为变化 - 俄乌冲突后卢布贬值使俄罗斯患者更倾向价格敏感型消费[4][39] - 从不同价转向中俄统一定价,部分项目价格下降30-40%[40] - 消费习惯从"不问价"转变为货比三家并尝试砍价[40][41] 基础设施与配套 - 2024年中俄每周170个航班,旅客流量达278万人次[4] - 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最近仅700米,设有跨国大巴等便捷交通[5][19] - 医疗配套延伸至药店、餐饮等周边产业,形成完整服务链[17]
俄罗斯人挤爆黑河
投资界· 2025-05-15 16:27
跨境医疗旅游产业 - 中俄边境城市黑河、绥芬河等地以牙科和中医为主的医疗旅游吸引大量俄罗斯患者,形成特色产业[3][10] - 俄罗斯患者主要来自远东地区及莫斯科等远距离城市,最远陆路距离达7500公里[3] - 2024年黑河第三产业增长26.48%,跨境医疗成为当地重要经济增长点[10] 价格优势与服务质量 - 中国牙科手术价格仅为俄罗斯1/3,中医保健费用低50%,全瓷牙修复可节省4.5万元人民币[4][10] - 治疗周期显著缩短,全瓷牙修复在俄罗斯需2个月,黑河仅需3天完成[10][11] - 牙科诊所提供5-10年售后保障,远超俄罗斯1年的服务期限[11] 产业链发展 - 黑河形成完整牙科医疗产业链,包含12家私营诊所及公立口腔医院,年接待俄罗斯患者超1.5万人次[11][13][23] - 配套服务包括药品零售、餐饮住宿等,药店提供术后消炎药并配备翻译服务[16] - 中介获客形成独立产业,诊所通过俄语社交媒体营销并收取分成[13] 中医康养特色 - 五大连池工人疗养院提供针灸、推拿、矿泉浴等综合服务,俄罗斯患者占比达50%[23][24] - 中医理疗价格优势明显,单次推拿收费50元,仅为俄罗斯一半[26] - 2024年俄罗斯患者平均消费4200元人民币/10天,包含牙科手术及康养项目[26] 市场变化趋势 - 2024年黑河口岸出入境人数突破44万,中俄每周航班达170班次[5][10] - 卢布贬值导致俄罗斯患者消费降级,开始货比三家并学习砍价[44] - 部分中医项目价格体系调整,中俄患者收费逐渐趋同[46]
数十万消费降级的俄罗斯人,跨国到黑河就医
虎嗅· 2025-05-13 18:13
跨境医疗旅游行业现状 - 中俄边境城市黑河、绥芬河等地以牙科和中医保健为主的医疗旅游吸引大量俄罗斯患者 其中牙科患者来自俄罗斯全境包括伊尔库茨克、莫斯科等距离黑河7500公里外的地区[2] - 2024年黑河第三产业增长26.48% 对俄医疗旅游已成为当地重要产业 全市有十几家私营牙科诊所及公立口腔医院专门接待俄罗斯客户[9][13] - 五大连池工人疗养院每年接待超1.5万俄罗斯患者 夏季接待量中俄患者各占一半 需提前签约否则可能无房可住[32] 价格优势与服务质量 - 中国牙科手术价格仅为俄罗斯1/3 如全瓷牙修复在俄需80万卢布(约7万人民币)而在黑河仅28万卢布(约2.5万人民币)[9] - 中医服务价格比俄罗斯低50% 如推拿理疗单次收费50元 俄罗斯患者通常购买9-10天的疗程套餐[35][38] - 中国牙科提供5-10年售后保障 远超俄罗斯1年的保修期 且治疗速度更快(3天完成全瓷牙修复vs俄罗斯公立医院2个月)[13][14] 基础设施与运营模式 - 黑河医疗机构在VK等俄主流社媒开设账号 通过俄语视频营销 提供线上咨询、方案报价等全流程服务[15][16] - 公立黑河市口腔医院实现全流程双语服务 从挂号窗口到收费标准均配备俄语标识 电子屏实时显示俄语患者信息[17] - 五大连池工人疗养院配备康复医院、矿泉浴馆等设施 提供针灸/泥疗/牙科等一站式服务 并开发俄语患者专用病志系统[30][36] 客群特征与消费行为 - 俄罗斯医疗游客中50-70岁中老年占比超90% 普遍存在肥胖、关节炎等慢性病 对减肥需求较低[33][45] - 俄游客消费习惯从"不讲价"转变为货比三家 部分中医项目价格已实现中俄统一 商家通过赠送服务维持客源[62][64] - 俄游客偏爱中成药 连花清瘟、999感冒灵、双氯芬酸钠片等药品购买频率最高[50] 跨境交通与政策支持 - 2024年中俄每周航班达170班次 旅客流量278万人次 其中俄航运载83万人次(较2023年增长3倍)[3] - 黑河口岸2024年出入境人数突破44万 当地恢复中俄互免团体旅游签证 国际大巴直达布拉戈维申斯克[7][26] - 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2459亿美元(同比+68%) 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被誉为"中俄双子城"[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