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精神

搜索文档
“万里同心”特展开幕 南侨机工后人忆抗战岁月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09:44
中新网海口9月15日电(记者 张茜翼)"海外侨胞虽身在异乡,但祖国遭受侵略时仍义无反顾、同心抗 敌,这种精神至今仍激励着后人。"海口市南侨机工眷属联谊会会长罗长英15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 时,动情回忆起祖父罗豫川作为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往事。 9月15日,"万里同心——海外华侨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特展"在海口开幕。图 为南侨机工后人罗长英(左二)介绍相关内容。 陈静 摄 在日军频繁空袭、道路与桥梁屡遭炸毁的极端环境下,南侨机工以惊人的勇气和智慧守护着这条抗 战"生命线"。罗长英说,桥梁被炸后,他们甚至用船只捆绑搭建浮桥,不顾生死,竭力保障物资畅 通。"他们所展现的坚强意志、奉献精神和深厚爱国情怀,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我们。" 罗长英告诉记者,祖父常为自己当年赴国难的行为感到自豪,认为那是一生中最值得做的事,"但他却 说没觉得自己有多伟大,总说'你要在那个时代,你也会那样做'"。 展览现场,一幅幅历史照片生动再现南侨机工与其他海外华侨在抗战中的英勇事迹,吸引不少观众驻足 观看。 "斯人渐远,其神益彰。"匈牙利海南同乡会暨商会执行会长李守军观展后感慨道,抗战时期,广大侨胞 以赤子之心和实际行动支援祖 ...
看“幸福”如何跨越山海、穿越时空(侨·博物馆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6 06:59
华侨幸福通讯处历史背景 - 1932年由广州市白云区鸦湖乡华侨幸福会创办,专门处理海外侨胞汇款与书信业务 [7] - 至1933年鸦湖乡旅外侨胞已超过5000人,通讯处成为连接海内外的重要纽带 [7] - 1947年马来西亚华侨通过通讯处寄回家书,附汇款1万元并叮嘱子女教育 [7] 通讯处运营与功能 - 设立于广州抗日西路,通过收发侨批(书信+汇款)支撑侨眷家庭生计 [6][7] - 门前对联"幸会同堂...满门谁不是鸦湖"体现侨胞乡情凝聚力 [8] - 在通讯不便年代传递游子牵挂,年均处理大量侨汇与家书 [6][8] 文物与博物馆传承 - 2020年通讯处漆木匾、保险柜、侨批汇票等文物捐赠至广州华侨博物馆 [9] - 博物馆设"侨信印迹"专题展区,重点展示1933年美国华侨李道强抗日家书原件 [10] - 1928-1934年间侨批显示华侨积极参与拒日救国运动,如专用信纸印"拒日救国"标语 [11] 华侨精神与文化影响 - 通讯处成为华侨华人集体记忆象征,体现"寄银养家-捐资助学-拒日救国"的责任传承 [12][13] - 博物馆2024年举办广府侨批专题展,展出抗战时期华侨真实心境史料 [10][12] - 近年推出中医药文化展、书画巡回展等活动,强化文化纽带功能 [12][13]
记叙泉州籍华侨华人的热血青春(侨·博物馆⑤)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30 06:47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展览内容 -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是中国侨联系统内第一家华侨专题博物馆,展示泉州籍华侨华人移民海外、异域创业、回报家乡的完整历程 [2] - 博物馆通过图文、实物、场景设计等形式,专门展示泉州籍华侨华人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 [5] - 展览包括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华支)相关历史实物,如队旗、纪念章、立功奖状等,由队员后裔捐赠 [3][4] - 博物馆收藏南侨机工相关历史实物,如荣誉纪念章、家谱、合照等,记录南洋华侨华人回国参战的历史 [6][7] 华侨华人参与抗战的历史 - 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华支)成立于1942年,由菲律宾华侨组成,在菲律宾多地参与抗战,数十名战士牺牲 [3] - 华支与菲律宾人民并肩作战,抵抗日本侵略,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 [4] - 南侨机工是南洋华侨回国参战的典型代表,包括孙其文、涂英杰、李明起等,他们在滇缅公路从事抗日军运或赴西南前线参战 [6][7] - 著名侨领郭瑞人在"七七事变"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工作,捐资支援抗战并进行抗日演讲 [8] 博物馆的纪念与传承活动 -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举办"侨心共筑中国梦"访谈活动,邀请侨领后裔讲述报国故事 [8] - 推出"泉州华侨与南侨总会"主题展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8] - 此前举办过"铁骨忠魂——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成立70周年展览"、"永远的丰碑——纪念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支援抗战80周年图片展"等临时展览 [9] - 开展"华侨故事我来讲"活动,通过短视频和小讲解员传扬华侨抗战故事,动员年轻力量参与传承 [9]
厦门国际银行支持 华侨主题舞剧《海的一半》北京站圆满落幕
北京商报· 2025-05-27 21:39
华侨主题舞剧《海的一半》 - 舞剧以陈嘉庚为原型,展现其创业、爱国、兴学历程,融合现代舞与闽南元素,舞美设计独特[2] - 2024年10月首演后,已在北京、泉州、福州、厦门巡演,全网话题阅读量超1亿人次,视频播放量破3亿次[2] - 北京站演出获观众10分钟掌声,评价称其"直观展现华侨赤子之心,历史与艺术交织震撼"[2] 厦门国际银行的文化参与 - 公司附属机构集友银行由陈嘉庚1943年倡办,北京站演出期间设置主题展区,发放支票纪念明信片衍生品[2] - 作为华侨基因金融机构,公司成立40周年深度参与舞剧,推动华侨精神当代转化,目标打造"华侨金融优选银行"[3] - 通过艺术与金融跨界联动,强化华侨精神传播,连接历史与未来、本土与国际[3] 衍生品与观众互动 - 集友银行支票明信片融合历史质感与创意设计,现场观众反响热烈[2] - 演出周边吸引观众排队领取,形成文化传播与品牌曝光的双重效应[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