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单通道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高速光模块景气度持续,商业航天发展加速
2025-06-04 09:50
行业与公司 **光模块行业** - AI需求激增驱动光模块市场 英伟达 微软等科技巨头需求强劲 预计2025年需求量达600万至800万只 国内阿里巴巴需求量预计300万至400万只 腾讯和华为也有数十万只的需求[1] - 1 6T光模块市场展望 英伟达B系列卡量产虽递延至2026年 但预计需求达600万支 加上谷歌TPU6等新产品 总体需求预计超600万支 旭创 新易盛等厂商有望受益[1] - 800G光模块需求量2025年将达到3 700万至3 800万只 1 6T光模块需求量可能达到600万至800万只 主要推动因素包括英伟达 微软 谷歌 亚马逊和Meta等科技巨头 每家公司大约有四五百万只的需求[2] - Oracle计划投入400亿美元推动星际之门项目 预计带动300万只左右800G光模块的需求 XAI方面 马斯克宣称Memphis GPU集群未来将扩展到100万个GPU卡 这将拉动约250万只800G光模块的需求[2] **商业航天行业** - 商业航天领域迎来新突破 健鼎科技原型火箭1号成功实现可回收发射 为产业带来超预期事件 关注超捷股份 思瑞新材等相关标的 以及海格通信 上海瀚讯等通信载荷公司[3] - Starlink已经展示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成本控制方式 火箭可回收技术取得突破 例如健鼎科技原型火箭1号成功实现可回收发射 这对产业及二级市场来说是超预期事件[11]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光模块技术** - 英伟达与博通引领技术创新 英伟达积极推广可编程交换机技术 强调降本降功耗 博通推进第三代CPU及200G SerDes升级 预示行业向指数加速方向发展[1] - 光模块技术的核心驱动因素是单通道的升级 例如从100G向200G的升级 这种升级能够在同样的光引擎能力下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并且在相同密度的光纤阵列下传输更大的数据量[8] - 硅光技术渗透率提升 800G硅光渗透率约为20% 预计2026年将进一步提高 1 6T硅光渗透率接近100% 源杰科技 长光华芯等公司受益显著 硅光技术有助于提升厂商毛利率[1][9] **商业航天技术** - 商业航天领域近年来市场关注度有所减少 但仍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注意 火箭发展 产业成本及商业模式 如果民营公司的可回收火箭推进加速 将显著促进商业航天发展[11] 其他重要内容 **行业活动与催化剂** - 关注6月火山引擎发布会 微软AI应用发布会 上海MWC移动通信展等行业活动 以及单通道升级 硅光技术和商业航天带来的投资机会[3] - 未来几个月有多个重要行业活动 包括6月火山引擎发布会及微软AI应用发布会 以及6月底上海MWC移动通信展和7月初算力展会 这些活动可能带来5G到6G发展的新趋势[12] **投资策略** - 整个6月通信投资策略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是单通道升级驱动下的光模块需求提升 其次是硅光技术带来的降成本与降功耗趋势 以及商业航天领域突破性催化剂带来的快速发展机会[13] **国内外厂商表现** - 国内光通信厂商表现乐观 华工科技作为头部厂商 预计2025年营收近200亿人民币 利润近20亿人民币 激光制造和传感领域预计增长20%-30% 估值较低 值得关注[1] - 国内外主要厂商在光通信领域表现出色 国内方面 华工科技和光迅科技作为头部厂商 其业绩预期非常乐观 国外方面 以博通为例 其CPU交换机技术2025年预期几千台产量 并逐步增至两三万甚至五万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