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模块
icon
搜索文档
优讯股份科创板IPO业绩成长性“不足”,实控人配偶是中国证券业协会调解员
搜狐财经· 2025-09-16 08:44
见微知著 睹始知终 V财网&小V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优迅股份由厦门大学校友柯炳粦创立。该公司 IPO 申请于今年 6 月 26 日正式获受理,从申请获受理到进入上会审议阶段,间隔不足 3 个 月,进程相对迅速。此次冲击科创板,优迅股份计划募集资金 8.09 亿元,所筹资金将主要投入三大项目,分别是下一代接入网及高速数据中心电芯片开发 及产业化项目、车载电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及 800G 及以上光通信电芯片与硅光组件研发项目。 然而,尽管优迅股份有着 "光通信单项冠军" 的头衔,但其业绩表现却未达市场预期,甚至未能满足科创板属性中 "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需达到 25%" 的指标要求。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优迅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 3.39 亿元、3.13 亿元、4.11 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 8139.84 万元、 7208.35 万元、7786.64 万元。从这两组核心业绩数据不难看出,优迅股份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这两大关键业绩指标上,并未展现出科创类公司应有的强劲 成长性。 除此之外,报告期内,优迅股份主营业务毛利率呈明显下滑趋势。具体来看,各期毛利率分别为 55.26%、4 ...
中证报谈芯片:持续突破,国产AI芯片抢夺市场窗口期,产业链加快技术迭代
华尔街见闻· 2025-09-16 08:41
行业背景 - AI算力需求全球爆发推动中国国产AI芯片产业迎来关键战略机遇期[1] - 国内芯片厂商和光通信产业链正加速技术迭代和市场布局以抓住窗口期[1] 市场需求 - 2025年中国AI芯片需求预计达395亿美元[2] - 市场本土化率将从2023年17%增长至2027年55%[2] - 2025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预计达121亿美元[5] 企业投入与订单 - 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3] - 阿里过去四个季度在AI基础设施及产品研发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3] - 百度昆仑芯中标中国移动十亿元级订单[4] 企业业绩表现 - 寒武纪上半年营收同比暴增4347.82%[4] - 海光信息上半年营收增长45.21%[4] - 芯原股份二季度末在手订单达30.25亿元[4] - 新易盛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55.68%[5] - 中际旭创上半年净利润增长69.40%[5] 产品与技术发展 - AI算力需求推动核心器件和封装技术快速迭代[5] - 1.6T光模块成为竞争焦点[5] - CPO预计2026年在AI数据中心渗透率超20%[5] - 寒武纪和海光信息在AI推理芯片能力已具备竞争力[4] 产能扩张 - 华虹公司、中芯国际、寒武纪等企业通过并购整合与定向增发加速扩张[4] - 新易盛和天孚通信加速泰国工厂产能扩充[6] 供应链挑战 - 行业挑战从需求转向如何按时交付[6] - 中际旭创表示部分重点原材料供应偏紧张[6] 软件生态建设 - 国内算力硬件水平接近或超过英伟达同类芯片[6] - 软件生态在底层系统、编程语言、AI编译器、算子库和编程框架等方面仍需完善[6] - 完善的软件平台是发挥硬件性能和降低用户门槛的关键[6] - 国内头部企业正持续完善AI芯片生态以提升市场竞争力[6]
一笔破纪录投资背后:大湾区“光芯走廊”上的佛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8:17
今年以来,光芯片概念股普遍增长势头强劲,在本轮行情中表现突出。作为实现光电协同、保障信号高 效流转的核心元器件,光芯片伴随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自动驾驶激光雷达、量子通信网络等前沿领域的 蓬勃发展而火热。 AI正将光芯片产业催热成一个耀眼的赛道。 C&C预测,2023-2027年全球光芯片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4.86%,远高于半导体行业平均水平。中国 光芯片的国产化水平偏低,如今受强劲需求拉动,产业正呈爆发之势。 南方财经记者高慧超实习生劳倩岚魏圆昊佛山报道 在此背景下,"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广东也加入到这个新兴产业的布局。8月28日,广东省内最大的光芯 片产业化项目宣布在佛山市南海区落地。全球稀散金属材料龙头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63亿 元,建成年产21万片外延片、4万片芯片、30万支光通器件以及50万个光模块的产能,达产后年产值近 百亿元。 佛山并非传统半导体产业核心区,但依托市场和产业优势,正筹谋通过光芯片打开发展局面。市场人士 认为,先导稀材项目将推动佛山光芯片产业加快形成"研发-中试-量产"发展闭环,并让一条串联广州、 深圳、东莞、佛山的"光芯走廊"进一步浮现。 龙头企业大手笔投资 光芯片是现代 ...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9月16日
新华财经· 2025-09-16 08:06
新华财经北京9月16日电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从脑机接口到罕见病防治央企发力攻坚医疗健康新高地 近日,中国电子旗下中电云脑正式发布我国首款国芯非侵入式脑机智能头环,备受市场关注。"头环采 用了国产化的脑电采集芯片,推出一个多月以来,采购意向已接近20万套,其中已签订正式合同的超过 十万套。"中电云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龙龙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成果是中央企业以科技 创新驱动医疗健康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从突破脑机接口与微光夜视前沿技术,到构建"息壤"算力平台 支撑前沿科研;从推动"智慧医院"驶入偏远山村,到保障罕见病药品供应与养老服务深入社区……近 年,一批中央企业以技术突破为引擎,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持续攻坚医疗健康"新高地"。 ·算力需求驱动产业链加快技术迭代 AI算力需求高速增长,推动核心器件、封装技术快速迭代。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光电博 览会上,AI与光通信的深度融合成为展会焦点。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积极回应光模块、共封装光学 (CPO)技术进展。财报显示,受需求驱动,光模块企业上半年业绩增长。行业专家预计,AI产业发展 将直接推动光模块需求激增,1.6T模块成为竞争焦 ...
算力需求驱动 产业链加快技术迭代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04:24
AI算力需求推动光模块行业发展 - AI算力需求高速增长推动核心器件和封装技术快速迭代 AI与光通信深度融合成为行业焦点[1] - 行业预计2025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达121亿美元 CPO技术2026年在AI数据中心渗透率超20% LPO因低功耗特性受青睐[3] - 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有望在2028年增长至2227亿美元 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推动更高带宽和更低延迟的光通信需求[5] 头部厂商技术布局与产品进展 - 光迅科技展出产品生态矩阵及多款通感一体化创新产品 立讯技术展示CPO 1.6T光模块 LPO/LRO低功耗方案[2] - 爱德泰首次公开展示CPO内连解决方案 集成多个核心组件于CPO混纤模块 推动光互联向高集成化小型化发展[2] - 中际旭创在CPO LPO硅光等下一代光模块技术领域积极布局 已具备3.2T产品开发能力[2][4] - 斯瑞新材推进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项目建设 计划年产2000万套光模块芯片基座 1000万套光模块芯片壳体[2] - 纳真科技已开发并批量生产基于LPO的光模块 正在开发基于LRO的光模块 NPO CPO技术攻关积极推进 旨在推出支持3.2T甚至6.4T产品[5] 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与需求增长 - 新易盛上半年营业收入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64% 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 点对点光模块销量695万只同比增长112.54%[4] - 中际旭创上半年营收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 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0% 800G和1.6T产品需求增长迅速[4] - 天孚通信上半年营收24.56亿元同比增长57.84% 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37.46% 面向AI和通用计算的数据中心光模块将成为2025年市场增长最快领域[4] - 纳真科技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24%达42.16亿元 光模块收入占总收入的77.9%[5] 行业产能建设与挑战 - 800G光模块已大规模部署 1.6T光模块开始进入市场 行业挑战从需求转向如何按时交付[6] - 光模块产能扩张需要高端设备采购厂房建设人员培训 提高良率需要时间 800G 1.6T可插拔模块面临量产良率和工程化挑战[7] - 行业光模块需求快于原材料供给速度 一些重点原材料供应偏紧张 对备货提出更高要求[7] - 新易盛泰国工厂二期2024年末建成2025年初投产 处于产能持续扩充阶段 天孚通信泰国工厂预计明年进入大规模量产[7] - 光迅科技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5亿元 其中20.83亿元用于算力中心光连接及高速光传输产品生产建设项目 6.17亿元用于高速光互联及新兴光电子技术研发项目[7]
算力需求驱动产业链加快技术迭代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04:22
行业趋势 - AI算力需求高速增长推动光模块市场发展 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21亿美元[1][2] - CPO技术加速渗透 预计2026年在AI数据中心渗透率超20%[2] - LPO低功耗方案受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青睐[1][2] - 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有望在2028年增长至2227亿美元[3] 技术发展 - 1.6T光模块成为行业竞争焦点 头部厂商已具备3.2T产品开发能力[1][2] - CPO技术推动光互联向高集成化、小型化方向发展 多家企业展示内连解决方案[1] - 线性驱动可插拔光模块(LPO)和低功耗方案(LRO)成为技术布局重点[1][3] - 行业面临800G/1.6T可插拔模块量产良率和工程化挑战[3] 公司业绩 - 新易盛上半年营业收入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64% 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2] - 中际旭创上半年营收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 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0%[2] - 天孚通信上半年营收24.56亿元同比增长57.84% 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37.46%[3] - 纳真科技上半年收入42.16亿元同比增长124% 光模块收入占比77.9%[3] 产能布局 - 斯瑞新材计划打造年产2000万套光模块芯片基座、1000万套光模块芯片壳体产能[1] - 新易盛泰国工厂二期2025年初投产 目前处于产能持续扩充阶段[4] - 天孚通信泰国工厂预计明年进入大规模量产[4] - 光迅科技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5亿元 其中20.83亿元用于算力中心光连接产品建设项目[4] 供应链挑战 - 光模块需求快于原材料供给速度 部分重点原材料供应偏紧张[4] - 产能扩张需要高端设备采购、厂房建设和人员培训 良率提升需要时间[3] - 行业挑战从"需求在哪里"转变为"如何按时交付"[3]
均胜电子获车企150亿元智能化项目订单
证券时报· 2025-09-16 02:32
公司业务进展 - 近期新获两家头部品牌主机厂客户的汽车智能化项目定点 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包括集成了智能驾驶 智能网联和智能座舱的中央计算单元 智能网联等产品[2] - 项目预计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150亿元 计划从2027年开始量产[2] - 与高通 地平线 黑芝麻智能 华为等形成合作伙伴关系 同时对舱驾融合 行泊一体 车联网等产品前瞻布局[3] 技术研发与产品 - 推出基于不同芯片平台的智驾域控产品以适配全球不同市场和车型需求[3] - 战略投资智能辅助驾驶芯片公司并基于该芯片平台开发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 相关芯片已成功点亮并上车测试[3] - 正积极研究探索光模块在汽车上的应用以满足高阶智能驾驶和车载高速互联的数据传输需求[3] 市场地位与客户 - 成为全球智驾头部阵营重要角色 接连斩获多家头部汽车品牌中央计算单元和智能网联等汽车智能化产品全球订单[2] - 汽车智能化业务主要客户包括知名头部车企和造车新势力[2] - 具备Local for Local全球化布局优势 能服务中国车企智能化升级并将中国市场先进技术和产品向海外车企赋能[2] 行业环境 - 智驾平权概念兴起 国产智驾芯片迎来更多发展机会[3] - 国家积极鼓励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3] - 智驾渗透率持续提升 有望在市场变化中获得更多市场机会[3]
光模块下一步看什么?——交付
2025-09-15 22:57
光通信行业与头部公司分析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光通信产业 包括光模块、硅光芯片、光交换、LPO等技术方向[1] - 头部公司 易中天、区创、天孚、旭创等[1][9][12] - 海外公司 谷歌、英伟达、StarCloud等[14][23] - 国内公司 顺浩股份、轨道晨光等[24]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技术发展与市场前景 - 光CPU时代推动板级连接接口数量倍增 促进产业链供需改善[1][3] - Ruby架构更新扩大scale up空间 提升网卡量并加速迭代速度[7] - 光通信市场未来几年显著扩张 2026年市场容量可能达到两三千亿元 甚至5000亿元[8] - 2026年800G和1.6T需求乐观 交付能力成为关键因素[17] - 光子技术发展潜力巨大 市场空间显著扩大[16] 头部公司竞争优势 - 易中天等头部厂商具备数据传输和算力互联优势 以及强大的交付能力[1][4] - 头部厂商通过硅光芯片自研投片提升利润率 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性能[6] - 易中天、区创、天孚在产业链中占据甲方角色 具备强大地位和溢价权[9] - 头部公司成为全球光通信供应链重要渠道 份额稳固并不断扩大[10] - 头部公司突破传统模块范畴 涉足芯片制造、光交换及先进封装领域[13] 技术进展与创新 - 光博会上展示光交换、硅光、单波400G薄膜锂酸锂、CPU和LPO等创新方案[11] - Viva进行扩容及技改 提高良率[11] - CPU与光模块非对立关系 优秀的光模块公司在支持和配套方面表现出色[15] - 中国供应商在制造和工艺环节具备很强基础 有望实现弯道超车[15] 太空算力新方向 - 太空算力通过星间通讯和星地通讯联通 解决地球能源供给和散热问题[18][19][21] - AI需要上天主要因能源需求侧和供给侧存在较大撕裂[20] - 海外进展 StarCloud公司计划2025年8月发射搭载英伟达H100芯片的卫星[23] - 国内进展 浙江实验室发射三体星计划 顺浩股份收购的轨道晨光有明确AI卫星发射计划[24] - 太空算力落地速度可能比市场预期更快[25] 其他重要内容 产业链生态建设 - 生态建设需要芯片厂商、云厂商及供应链伙伴共同协作[3] - 头部公司更注重与上游芯片、器件供应商进行考察和合作[9] 全球供应链地位 - 中国公司有望提升份额 竞争激烈[17] - 新进入者最好方式是加入头部公司供应链 享受全球AI红利[10] 技术方案进展 - 谷歌4月份提出的补充方案存在商业博弈因素 用量可能不大[14] - CPC是某些厂商为与CPU或光学I/O解决方案竞争推出的补充方案[14] 产能与交付能力 - 具备良好物料支持和产能储备的公司将在2026年占据优势[17] - 提前储备芯片、物料等资源的公司将在财报中体现更明显优势[17]
“2025第十五届上市公司口碑榜”评选盛大启幕 智创未来 价值领航,公众提名正式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9-15 22:11
9月12日,央行发布我国8月金融数据,其中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18万亿元,是当月存款增加最多 的部分。这部分存款大幅增加,预示着投资活动更加活跃。 事实上,近几个月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持续同比增加。有专家分析称,存款进入股市或是重要因素。此 前知名机构中金公司预计,居民存款潜在入市的资金规模约为5万亿~7万亿元。 这意味着,A股"增量水库"已开闸,只待优质资产"引水入渠"。那么,该如何寻找A股优质资产?谁将 是下一匹潜力"黑马"?答案,可能就在9月15日正式启幕的"2025第十五届上市公司口碑榜"评选中。 每日经济新闻于2010年发起"上市公司口碑榜"评选,至今已走过十五载春秋。本届评选以"智创未来 价 值领航"为主题,旨在遴选那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以卓越治理创造长期价值、在全球竞争中展 现韧性与影响力的标杆上市公司,致敬这些上市公司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和 卓越表现。 智创驱动,重塑价值 2025年,尽管有海外地缘冲突、关税战等高风险且充满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但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稳中向好,上半年GDP总值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向好态势,消费 ...
爆发性行业前瞻:有色金属能否接棒成为下一个风口?
格隆汇· 2025-09-15 18:20
从当前市场环境与产业趋势来看,有色金属板块正逐渐进入视野,其潜在的投资价值值得深入探讨。 那么,在有色金属板块内部,哪些细分赛道具备更强的增长逻辑,又是否会诞生下一个"寒武纪""新易胜"级别的标的呢? 重点关注三大具有需求与涨价预期品种的有色! 今年8月以来,A股市场指数呈现出强劲的攀升态势,不仅接连打破年内高点,在上周更是迎来突破性行情——一根放量中阳线强势拉升后,9月12日(周 五)指数再度刷新纪录,市场做多热情持续升温。 1,金九银十是有色金属行业的传统消费旺季,叠加当前宽松的宏观环境,铜价的上涨逻辑具备较强的确定性。 深入拆解此轮指数上涨的动力源可见,以算力、光模块为核心的科技板块无疑是绝对主角。其中,寒武纪、中际旭创等龙头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在8月短短 半个月内股价便实现翻倍;而新易胜的涨幅更堪称"疯狂",仅一个半月时间股价就暴涨三倍,成为科技板块行情的"标杆式"标的。 在科技股估值已处于相对高位的当下,谁能成为下一个具备爆发性增长潜力的行业板块? 后续叠加"金九银十"消费旺季的拉动,以及行业内反内卷带来的产能优化预期,铜价的上行空间值得期待。 供给端的收缩态势则进一步强化了铜价的上涨动力,需求端则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