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教育机制改革

搜索文档
如果梁文锋去读博士了
36氪· 2025-05-26 21:39
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了创业者学历背景与创业成功的关系,通过梁文锋、王兴兴、汪滔三位硕士创业者案例,引发对博士教育与实践能力关系的思考 [3][8][10] - 强调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性,指出中国工程师红利正在推动科技创业浪潮 [14][15][16] 创业者案例 - **梁文锋**:1985年出生,浙大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创立幻方量化(管理规模超百亿),2016年实现AI策略全覆盖,2023年创立DeepSeek并发布开源代码大模型 [5][6] - **王兴兴**:浙江理工大学本科,上海大学硕士,2016年创立宇树科技,曾因机器狗XDog项目获创业大赛奖金,早期创业受挫后入职大疆 [7] - **汪滔**:1980年出生,香港科技大学硕士,2006年创立大疆,早期获导师李泽湘资金与资源支持,成为全球无人机霸主 [7][8] 教育与创业关系 - 三位创业者共同点:硕士学历、学生时代专注前沿科技兴趣、具备技术预判能力,但均未读博 [8] - 王树国观点:实践能力比学历更重要,知识转化为能力需通过实战磨炼,大学教育应与社会深度融合 [10] - 需避免极端化认知:既不能否定博士教育价值(如具身智能赛道博士创业者案例),也不能唯学历论 [11][12] 中国工程师红利 - 中国AI实力全球第二,AI专利授权量达美国3倍,受益于完整工业体系与工程师红利 [15] - 2023年中国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超2.5亿(1964年仅288万),公民科学素质比例达14.1% [15] - 投资机构观点:中国工程师红利将持续20-30年,华为、比亚迪、大疆等企业已充分受益,高精尖人才推动科技创业爆发 [16] 行业趋势 - 高端科技进入"中国时间",供应链、验证场景、人才规模优势助力中国企业全球领先 [15][16] - 创新驱动成为国家发展核心,科技创业者正登上世界级舞台 [16]
如果梁文锋去读博士了
虎嗅APP· 2025-05-26 17:49
创业者教育背景与创业成功关系 - 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提出灵魂三问,探讨创业者如梁文锋、王兴兴、汪滔未读博士却取得巨大成功,引发对博士教育价值的思考 [2][3] - 梁文锋硕士毕业后创立幻方量化,管理规模迅速超百亿,后创立DeepSeek进军通用人工智能领域 [4] - 王兴兴因考研英语失利未能进入浙大,后创立宇树科技,早期曾获创业大赛奖金但融资困难 [6] - 汪滔从香港科技大学退学后创立大疆,早期在导师李泽湘支持下度过创业艰难期 [6][7] - 三人共同点在于读书期间就有专注的兴趣爱好和对前沿科技的预判能力,形成坚定创业目标 [7] 博士教育与实践能力关系 - 王树国认为真正能力是在实战中磨炼出来的,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在实践中提升 [9] - 当前博士教育机制可能存在导师安排杂活多、接触核心研究内容少的问题 [9] - 需要打破学科壁垒,与社会深度融合,培养能在实践中快速成长的科研人才 [10] - 不应将"不读博"绝对化或陷入"唯学历论",创业成功与团队整体素质密切相关 [11] 中国工程师红利与科技创业 - 中国AI专利授权数量是美国的3倍,高端科技行业进入"中国时间" [13] - 中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超2.5亿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4.1% [13] - 庞大高素质就业群体为新质生产力突破提供可能,形成工程师红利、产业链红利和市场规模红利 [14] - 投资机构认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工程师红利,完备供应链和大规模验证场景优势将催生全球领先企业 [14] - 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大疆等企业已充分享受中国工程师红利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