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印尼消费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东南亚出海逆思维:印尼人为何宁愿饿肚子也要买奶茶?​​
创业邦· 2025-05-17 11:27
印尼消费市场特征 - 印尼消费者偏好娱乐休闲消费而非基础餐饮 月收入低于2500元人民币的本地人更倾向于购买奶茶、手链等非必需品而非储蓄[3] - 中产阶级消费力受限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雅加达中产月收入约8775元人民币 底层劳动者实际购买力更低导致消费受限[8] - 分期付款成普遍需求 电商平台Shopee上数十元商品也设置分期选项 反映超前消费习惯[5] 餐饮消费分层现象 - 品质与饱腹不可兼得 写字楼快餐店23元牛肉面仅含7片牛肉 路边店10元餐食量足但品质差[5][7] - 消费场景分化明显 白领选择高价连锁快餐追求品质 普通劳动者倾向廉价路边摊满足饱腹需求[7] 中国品牌出海表现 - 名创优品转型成功 印尼旗舰店3000平米门店80%面积陈列IP产品 单日销售额达118万元创全球纪录[10][13] - 竞品差异化竞争 OH!SOME以零食区为核心 开设111家门店 利用方便面墙等本土化设计吸引消费者[19] - IP战略成效显著 三丽鸥主题店首月销售额超600万元 创东南亚门店新高[15] 本地化挑战与机遇 - 供应链缺口存在 印尼缺乏类似义乌的杂货供应链 新品迭代仍能激发市场需求[22] - 文化理解待深入 中国品牌尚未开发本土文化元素产品 促销活动仅简单适配发薪日周期[22] - 沟通效率需提升 语言障碍导致商务谈判理解偏差 母语环境表达更利于需求挖掘[22]
东南亚出海逆思维:印尼人为何宁愿饿肚子也要买奶茶?
36氪· 2025-05-16 19:32
印尼消费市场特征 - 印尼消费者偏好娱乐休闲消费而非基本饮食需求,月收入低于2500元人民币的群体难以储蓄,普遍存在"挣2000花3000"的超前消费现象 [1][2][3] - 餐饮消费呈现两极分化:写字楼连锁快餐人均40-50元但分量不足,路边摊10元可吃饱但品质较差,反映收入限制下的消费取舍 [3][5] -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印尼中产阶级月收入为1296-6480元人民币,雅加达地区标准提升至约8775元人民币,实际购买力仍显著低于中国 [5] 零售行业机遇与竞争格局 - 名创优品通过"超级IP+超级门店"策略成功打开印尼市场,雅加达3000平米旗舰店单日销售额达118万元人民币,三丽鸥IP主题店首月销售额超600万元 [7][8] - 竞品OH!SOME采取差异化策略,111家门店聚焦零食品类并设置方便面墙等特色区域,店铺位置与面积优于部分名创优品门店 [12] - 印尼杂货零售市场仍存在发展空间,供应链不完善导致产品迭代速度慢,但新创意产品能持续激发需求 [14] 本地化挑战与改进方向 - 中国品牌尚未深度理解印尼文化,促销活动虽结合发薪日习惯,但缺乏本土文化元素产品及深层需求挖掘 [14] - 沟通效率问题突出:商务谈判中语言障碍导致信息传递失真,需建立母语沟通机制提升合作效率 [14] - 当前本地化停留在国际IP引入层面,未来需从商品设计到渠道管理全面适应印尼消费习惯(如即时享乐主义)才能实现长期渗透 [14] 中长期市场展望 - 印尼人均收入提升至1万元人民币需较长时间(参考中国历时8-11年),当前消费模式将维持稳定,为中国企业提供布局窗口期 [6] - 零售品牌需平衡国际IP与本土化创新,OH!SOME的零食策略与名创优品的IP战略均验证了精准定位的有效性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