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奶茶
icon
搜索文档
山西省晋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5年第6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1-05 14:37
抽检总体情况 - 晋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 共抽取21大类食品103批次样品 [3] - 抽检结果显示合格样品100批次 不合格样品3批次 总体合格率为97.09% [3] 合格产品信息 - 合格产品涉及多个知名食品饮料公司 包括农夫山泉、可口可乐、今麦郎、五得利、盐津铺子、劲仔食品、君乐宝、伊利、蒙牛、红牛等 [4][5][6][7] - 产品种类覆盖饮料、乳制品、粮食加工品、肉制品、糖果制品、方便食品等 规格型号齐全 生产日期集中在2025年 [4][5][6][7] 不合格产品详情 - 和顺县府东便利万和店销售的橘子检出丙溴磷0.31mg/kg 超出标准值0.2mg/kg [7] - 平遥县柳溪小镇剔尖馆的自消毒餐盘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0.0841mg/100cm² 按规定不得检出 [7] - 平遥县伟伟超市东城店销售的菜豆检出噻虫胺0.25mg/kg 超出标准值0.01mg/kg [7]
香飘飘涨2.66%,成交额7526.3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4.9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5 14:20
11月5日,香飘飘盘中上涨2.66%,截至13:53,报13.90元/股,成交7526.34万元,换手率1.33%,总市值 57.39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94.97万元,大单买入873.00万元,占比11.60%,卖出778.02万元,占比 10.34%。 分红方面,香飘飘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5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3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香飘飘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 东之列。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资料显示,香飘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杭州新天地商务中心4幢西楼13楼,成立 日期2005年8月12日,上市日期2017年11月30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奶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 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销售商品99.79%,提供劳务0.21%。 香飘飘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饮料乳品-软饮料。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盘、休闲食品、社区团 购、增持回购等。 截至9月30日,香飘飘股东户数2.05万,较上期减少12.23%;人均流通股20158股,较上期增加13.93%。 2025年1月-9月,香飘飘实现营业收入16.84亿元 ...
“窜稀饮品”成营销风潮 “瘦身”还是“伤身”
中国青年报· 2025-11-05 09:21
周梓涵身边不少有身材管理需求的女生会青睐此类饮品,"我舍友会在聚餐完喝一点西梅汁,我有的时 候会把果蔬汁或者酸奶当晚餐,至少还挺健康的吧。"周梓涵告诉记者,在尝试店内热门酸奶后,她当 天的确肠道"通畅",心理上也觉得自己瘦了一些。 "我平时经常便秘,所以会尝试这些饮品。"办公室一族王雪向记者透露,但她基本没有发生腹泻情况, 除了这些茶饮、酸奶,她还尝试过其他网红"噗噗神器",酵素、抹茶、火龙果汁……"这种帖子很多, 商家都会用'窜稀'作噱头。" 在记者的走访调查过程中,奔着"窜稀""轻体"购买的消费者,很大一部分尝试后没有明显感觉,也有很 多消费者仅将此类产品当作较为"轻负担"的饮品。 商家表示"瘦的是瓶子" 针对网络上关于"窜稀"效果的火热讨论,商家的回应则显得格外谨慎。 "不是真的需要,不要购买!因为真的会窜!""买杯饮料给我那么多纸巾干什么,直到喝完连跑4趟厕 所……"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发现,社交媒体上掀起一阵饮品"窜稀营销"风潮。在不少博主的推荐 视频中,买饮品时,店员会附赠厚厚一叠纸巾,并加上一句,"你一会儿就知道了。""窜稀""新型泻 药"等标签,俨然成了这些饮品的新卖点。记者随后走访了北京 ...
服务产业迎政策利好,新消费景气持续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04 18:31
核心观点 - 服务消费迎来政策利好,2026年有望成为服务消费大年,政策持续加码将同时受益需求红利和政策对优质服务供给的培育[3][7] - 情绪价值与符号消费结构性高增长,IP潮玩、黄金珠宝等品类受益于消费从功能性向情绪价值转变的趋势[3][7][9] - 新零售渠道变革重塑产业链,线上线下均迎来变革,零食折扣、社区零售、大卖场调改店将迎来正面竞争[3][7] - AI新技术商业化加速,从内部提效走向2B和2C端商业化产品落地,并带来增量收入[3][7] 服务消费迎诸多催化 - 2025年9月16日商务部联合9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围绕五大方面提出19条措施,包括优化假期安排、IP联动新场景、鼓励赛事与文旅联动等[11][12] - 优化假期安排政策若能落地,对服务和旅游消费需求提振最大,旅游需求约束不是价格而是假期时间[13][15] - 服务业占比提升是主要发达国家普遍现象,日本广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970年48.8%提升至2010年71.91%,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从1970年突破50%后持续提升至70%以上[16] - 相比商品,服务普遍更容易提价,服务业价格主要受租金和人工成本影响,服务质量提升和技术含量增加驱动服务价格快速上行[21][25] - 中国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剔除居住成本后,通信、医疗、体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从2015年31%提升至2024年34%,提升幅度有限[31][32] 旅游市场展望 - 预计2025年国内旅游收入63,112亿元,同比增长9.8%,旅游市场规模89,908亿元,同比增长9.8%[35] - 在线旅游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32,367亿元,同比增长11.3%,线上化率提升至36%[35] - 交通票务市场未来3年CAGR 5-7%,2025年规模2万亿元;酒店住宿市场未来3年CAGR 10-12%,2025年规模7,900亿元;度假预订市场未来3年CAGR 35%,2025年规模1.9万亿元[36] - OTA市场格局稳定,利润率维持高位,携程海外投放清晰高效,Trip.com海外增速领先其他OTA[49][50][54] 酒店行业分析 - 酒店经营数据降幅收窄,需求相对稳定,2025年以来并未进一步恶化,预计2026年将延续改善趋势[37][40] - 行业供给结构分化,低门槛非连锁供给增速快,截至9月底行业整体客房数同比增9.5%,连锁客房数同比增12%[42][43] - 龙头酒店开店节奏分化,华住自2023Q4增速大幅领先行业,首旅自2023Q3加速,锦江处于增速放缓调整期[45][47] - 酒店对OTA渠道依赖度提高,2024年华住和首旅向携程支付佣金分别相当于2019年393%和176%,但门店数仅相当于2019年206%和196%[52][53] 现制饮品市场 - 中国现制饮品市场空间广阔,2023年市场规模5,175亿元,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22.5%,现制茶饮复合增长率19.0%,现制咖啡复合增长率36.3%[57][58] - 下沉市场潜力巨大,三线及以下城市在大众现制茶饮市场GMV占比从2018年35%提升至2023年42%,2023年一线城市人均现制饮品年消耗量70杯,二线及以下仅16杯[57][58] - 头部品牌推新策略分化,蜜雪冰城采用平价大单品策略,古茗专注高品质果茶且推新频率高,霸王茶姬前三大畅销原叶茶占比61%[60][63] - 供应链重资产与规模化筑壁垒,蜜雪冰城自产食材比例约60%,古茗拥有行业最大冷链仓储物流基础设施,配送成本仅占GMV约0.9%[65] 教育行业趋势 - 高中教育仍有7-8年人口红利期,以2025年为例,高中段适龄人口出生日期为2008-2010年,预计2032-2033年起需求才开始大幅下滑[73][78] - 政策支持高中阶段教育扩容,2025年《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推进职普融通[78] - 中国高中教育普及率显著提升但仍落后发达国家,2020年25岁以上人口完成高中教育比例32%,而美国达91%,法国73%,德国84%[80][83] - 公考培训需求旺盛,2026年国考报名过审人数371.8万人,同比增长8.84%,粉笔AI刷题系统班单日销量突破14,000单[84][86] 符号消费与情绪价值 - IP消费随人口代际变迁而崛起,美国于1960-1970s迎来IP消费黄金时代,日本于1980s进入IP消费爆发期,中国预计在2020s迎来高速增长[94][96][97] - 潮玩IP产业处于高成长期,头部IP实现人群、地域、场景三重破圈,新IP接力验证平台价值,星星人搜索热度在2025年8月后明显提升[98][100] - 名创优品通过IP战略升级实现毛利率提升,合作超50个IP,联名产品占比30%,客单价提升15%-20%,海外市场成为增长主引擎[101][104][108] - 黄金珠宝市场规模稳步扩张,2024年达7,280亿元,黄金品类占比73%,古法金、足金镶嵌等工艺创新驱动价增和市场扩容[113][115][116][123] 新零售渠道变革 - 中国流通体系变革趋势是从厂商主导的深度分销转变为消费者驱动的高效零售,零售商核心能力从选址到选品,最终走向制造型零售[3] - 零售行业在品类和场景维度走向分散,零食折扣、社区零售、大卖场调改店将迎来正面竞争,即时零售依托履约效率优势分流传统渠道[3][7] - 外卖与即时零售竞争格局巨变,由于履约体系变化和订单需求属性不同,竞争尚未结束[3] AI技术商业化 - AI新技术将首先应用于新的实体设备,如AI眼镜、AI玩具等,在人力资源服务、电商、教育等领域效率提升及商业化进度领先[3][7] - AI相关产品已经从内部管理提效,到2B和2C端商业化产品落地,并带来增量收入[3]
靠奶茶续命 当心坑了你的肾
北京青年报· 2025-11-04 08:24
一位28岁的女性患者,每天三杯奶茶,当她查出"糖尿病肾病"的时候,肾脏状态已经像是60岁的了!很 多朋友觉得自己不胖,所以觉得吃糖吃甜食没事,真是这样吗?中医专家就为大家敲醒警钟,识别隐藏 着的"甜蜜陷阱"。 生活中的"甜蜜陷阱"远不止奶茶。许多食物中含有容易被忽视的"隐形糖"。一瓶普通冰红茶含糖量就相 当于10块方糖,虽然喝起来并不觉得甜腻,但实际糖分已超标;面包店里一些所谓的"全麦面包",如果 配料表前三位中出现白砂糖,其实就是披着健康外衣的"糖衣炮弹";甚至像沙拉酱、番茄酱这样的调味 品,一勺中可能就有半勺是糖,很容易在就餐时不知不觉摄入过量。 护肾控糖小妙招 保护肾脏、控制糖分摄入其实有法可循,而且这些方法比吃药更实用。比如说,可以采用"减半法"来享 用甜饮:点奶茶时选择半糖和少冰,再搭配一瓶无糖茶,喝一半后交替饮用,这样既能解馋又能控制总 量。此外,不妨每周设定一天为"无糖日",在这一天只喝白开水或淡茶,给肾脏放个假,让它好好休息 一下。要特别提醒的是,普通人每日糖摄入量不应超过25克(约6块方糖),而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 人群,则应该将这一摄入量减半。 文/王梦迪(北京中医医院) 高糖饮食坑肾没商 ...
对话《奶茶出海》作者张璇:中国奶茶出海,美国人也学会说“要几分糖”
观察者网· 2025-10-31 12:21
【文/观察者网 齐倩 编辑/冯雪】 "我一篇有关奶茶的文章,引起了创意写作老师的兴趣。这位40多岁的美国白人女性邀请我去西雅图当 地的一家喜茶店。她想喝奶茶很久了。她告诉我,这家店刚开店时非常火爆,吸引了大批当地人,当时 经常要排队三四个小时。" 近日,90后作家、消费品行业分析师张璇与观察者网对话时,侃侃而谈奶茶在自己、亲友的生活中留下 的点点滴滴。她说,她的老师很喜欢中式奶茶,当时喝了一杯又一杯,还特地下载了APP。 "从消费者行为学出发,让顾客愿意下载APP特别难,"张璇回忆道,"看到我的老师决定下载喜茶APP时 ,我就一个想法——中国奶茶真厉害。" 2025年3月,纽约时代广场一家"喜茶"奶茶店前顾客大排长龙 视觉中国 东京涉谷,当地人在CoCo(都可)奶茶店前排队等候 社交媒体 从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毕业后,张璇专注于食品研究。她告诉观察者网,早在留学期间,她 就注意到中式奶茶的"出海"现象,并萌生出撰写一部奶茶"简史"的想法。 经过两年准备,她在2025年初完成了《奶茶出海——新中式茶饮品牌的全球扩张》。据她观察,短短几 年,奶茶完成了从本土繁盛到全球化扩张的过程。 有观点认为,奶茶出海某 ...
香飘飘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6.84亿元行业排名第5,净利润亏损8962.04万元行业垫底
新浪财经· 2025-10-30 21:1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12日,于2017年11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奶茶行业知名品牌,主要从事奶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 - 饮料乳品 - 软饮料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6.84亿元,在行业8家公司中排名第5,低于行业平均数37.27亿元和中位数18.2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8962.04万元,行业排名第8,远低于行业平均数7.03亿元和中位数1.93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销售商品收入10.31亿元,占比99.79%,提供劳务收入218.28万元,占比0.21% [2]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30.10%,低于去年同期的33.67%,且低于行业平均的40.04% [3] - 当期毛利率为32.91%,低于去年同期的34.64%,也低于行业平均的37.58% [3] 股东结构与控制人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蒋建琪、陆家华 [4] - 董事长兼总经理蒋建琪2024年薪酬为96.25万元,较2023年增加3.05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2.05万,较上期减少12.23%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2.02万,较上期增加13.93% [5] 业务动态与机构观点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5/-0.79/-0.86亿元 [5] - 即饮业务同比增长,冲泡业务略承压,2025年上半年即饮板块收入占比达58.27%,成为核心收入来源 [5] - 经销商渠道下滑,直营渠道提升亮眼 [5] - 天风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2.8/3.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 - 华源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9/2.31/2.6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23%/+21.77%/+16.9%,给予增持评级 [5]
5元鲜啤搅翻酒类市场!蜜雪冰城凭啥让茅台慌神、啤酒巨头犯愁?
搜狐财经· 2025-10-30 19:35
传统酒类市场困境 - 白酒品牌面临年轻人消费断层问题 其传统社交工具属性因年轻人排斥无效社交而减弱 核心消费场景消失[1][3] - 啤酒企业陷入两难死循环 降价导致利润微薄 不降价则缺乏吸引力 同时面临高昂的冷链物流和渠道建设成本[3][5] - 消费者观念转变 从看重品牌故事和包装转向追求花钱值不值的性价比 传统品牌强调历史与工艺的策略失效[5] 蜜雪冰城的成功要素 - 通过收购福鹿家啤酒53%股份实现资源整合 利用家族关联和总部同址优势实现供应链与物流无缝衔接 投资额近3亿元[7] - 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 包括万吨级生产基地和覆盖97%门店的成熟冷链网络 90%以上县城可实现12小时内配送 鲜啤配送几乎无额外成本[7][9] - 拥有5万家门店的渠道优势 远超全国694个城市约4.5万家饮品店的容量 门店可直接销售鲜啤 省去渠道拓展成本[9] - 产品定价精准卡位5元一杯 契合消费者无需纠结的购买心理 满足年轻人想喝就喝无负担的自由需求[9][11] - 福鹿家啤酒在亏损三年后于2024年凭借5元鲜啤实现盈利 证明低价模式可持续而非赔本赚吆喝[11] 商业模式与行业影响 - 复制奶茶咖啡的成功套路 通过大规模生产压低成本 再以低价吸引大量购买 形成成本低定价低销量大成本更低的良性循环[11] - 业务模式从啤酒延伸至雪王小豆丁薯片等零食 构建喝的加吃的消费圈 未来可能拓展卤味坚果等下酒菜 对绝味鸭脖等零食品牌构成威胁[13] - 计划将福鹿家门店从1200家扩张至2026年的2500家 但凭借现有加盟体系 在奶茶店增加鲜啤单品即可快速实现万家门店覆盖[15] - 具备进一步降价能力 明年夏天通过优惠券可将价格降至4元或3元 可能扰乱整个啤酒行业的定价体系[15] 消费趋势变革 - 蜜雪冰城成功印证理性消费趋势 消费者不再为虚头巴脑的概念付费 转而追求花最少的钱买到想要的物品[15][17] - 推动消费平权 让普通人花小钱也能享受鲜啤和零食 中低端酒类和零食市场格局开始改变[17] - 低价加资源整合的套路可复制到任何高频消费品类 从奶茶咖啡到啤酒零食 每次进入新领域都将其高价打下来 使性价比成为新规则[15][17]
喝杯奶茶都要配货了?奶茶外卖的配货趋势该怎么看?
36氪· 2025-10-29 10:39
一直以来,在奢侈品市场有个非常常见的套路就是配货,一些特别火的品牌爆品往往需要搭配买更多的东西才能买到,不过就在最近连奶茶也要 配货的报道引发了大家的热议,喝杯奶茶都要配货了,这种趋势我们到底该怎么看? 一、喝杯奶茶都要配货了? 据南方周末的报道,前段时间,外卖大战正酣的时候,"现在喝奶茶也要配货了"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关注。 单点中杯奶茶难以达到外卖起送费门槛,需要加购小料、周边或升级大杯才能下单配送,网友为此调侃道,"狂加小料凑起送费,我愿称之为奶茶配货""本 想喝杯普通奶茶,最后加料加成八宝粥了"。 商家之所以要设置起送费,本质上是希望通过提高单价,尽可能覆盖成本。通过设定最低消费门槛,促使消费者突破原本的计划消费金额,从而提升每笔订 单的客单价。 二、奶茶外卖的配货趋势我们到底该怎么看? 最近,点一杯心仪的奶茶却被提示未达起送价,不得不额外凑单无关商品才能完成配送,这种被消费者调侃为 "奶茶配货" 的现象,如今在茶饮市场已屡见 不鲜,我们该怎么看这件事呢? 首先,在奶茶外卖市场上出现这种类似于"配货"的凑单现象,本质上是商家为应对外卖刚性成本而采取的一种理性经营策略任何商品在进入流通环节时,都 会面临 ...
河南首富还是他!最新胡润百富榜发布 | 极刻
搜狐财经· 2025-10-28 16:25
全国百富榜总体概况 - 2025年胡润百富榜共有1434位个人财富50亿元以上的企业家上榜,较去年增加340位 [1][7] - 上榜企业家总财富增长42%,接近30万亿元 [7] - 千亿级企业家数量增加15位,达到41位 [7] - 榜单Top10门槛较去年提高600亿元,达到2250亿元 [7] - 新面孔多达376位,是去年的7倍,主要来自工业产品、大健康和消费品行业 [9] 全国头部企业家财富表现 - 农夫山泉钟睒睒以5300亿元财富第4次成为中国首富,刷新财富纪录,财富增长56% [1][7][8] - 字节跳动张一鸣财富4700亿元退居第二,财富增长34% [7][8] - 腾讯马化腾财富4650亿元保持第三,财富增长48% [7][8] - 小米雷军财富增长151%至3260亿元,成为“增长王”,主要得益于小米汽车业务爆发式增长和手机高端化突破 [7][8] - 吉利李书福家族以2250亿元财富新进入Top10,财富增长55% [7][8] 河南省企业家上榜情况 - 河南省共有15位企业家上榜,财富合计达到4383亿元 [2] - 牧原股份秦英林、钱瑛夫妇以1870亿元财富蝉联河南首富,位列全国第16位,财富涨幅39% [1][3] - 蜜雪冰城张红超、张红甫兄弟财富均达600亿元,并列河南第2位,财富暴增167%,全国排名大幅提升123位至第90位 [1][2][3][5] - 卫龙刘卫平以240亿元财富位列河南第3位,全国第264位,财富涨幅78% [1][3][5] 重点公司业绩与业务亮点 - 牧原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约764.63亿元,同比增长34.46%;归母净利润约105.3亿元,同比激增1169.77% [4] - 蜜雪集团上半年实现收入148.7亿元,同比增长39.3%;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4.1%;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球门店数增至53014家,较去年同期新增9796家 [5] - 小米上半年营收2272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70%;汽车业务上半年交付15.72万辆,收入213亿元 [8] 新质生产力与新兴行业代表 - 新质生产力企业家成为财富增长的核心动力 [7] - 泡泡玛特王宁财富增长1545亿元,以1820亿元财富进入全国Top20 [7][9] - 寒武纪陈天石凭借AI芯片落地加速,财富增长1480亿元 [9] - 智能影像设备企业影石创始人刘靖康与妻子潘瑶以385亿元财富首次上榜 [9] - 古茗、霸王茶姬和沪上阿姨成功上市,其创始人王云安、张俊杰和单卫钧夫妇分别以185亿元、135亿元和95亿元财富首次登榜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