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

搜索文档
赛道同质化如何破局
中国食品网· 2025-08-02 13:25
行业趋势分析 - 食饮行业已超越基本需求,成为身份叙事和情感表达的载体,品牌需深度理解消费者心理才能生存[4] - 小红书联合ELLE发布《2025大食饮行业趋势》,以时间维度拆解六大消费场景,揭示当代饮食哲学[4][5] - 行业面临三重时间纬度机遇:新与旧(猎奇vs怀旧)、快与慢(效率vs仪式)、应时与恒时(自然节律vs自我节奏)[6][7][9][10] 六大消费人群画像 尝鲜话事人 - 占比43%,以新品为社交货币,热门话题新品上市浏览量16.3亿,奶茶联名1亿[15] - 偏好跨界联名、脑洞零食改造(如焦糖坚果腌鸡胸肉)和感官互动包装(剥皮香蕉牛奶)[17][19] 归属系食客 - 44%用户通过家乡味寻求文化认同,家乡美食话题浏览量16.9亿[23] - 三大场景:工业化复刻家乡味(螺蛳粉/腊肉)、驻京办探店、非遗美食新潮化(柳州桂饼文创)[24][26][27] 速食慢享族 - 61%关注效率与品质平衡,打工人快速晚餐话题浏览量440.4万[31] - 典型行为:15分钟法餐速成、即时零售深夜补给、1分钟高蛋白代餐[33][34][35] 品质"煮"理人 - 62%深耕家庭饮食,低温慢煮话题浏览量5585.3万[39] - 创新方向:阳台亲子野餐、人宠同享健康餐、家庭发酵计划(自酿果酒/康普茶)[42][44][45] 四时节令派 - 63%遵循自然节律,节气养生话题浏览量3216.1万[47] - 消费特征:樱花酥/节气奶茶等限定品、古方养生饮品(当归咖啡)、气象疗愈食谱(姜汁撞奶御寒)[51][52][53] 恒时智食家 - 反季节饮食话题浏览量5086.7万,典型行为包括盛夏吃火锅、早餐泰式打抛饭[56][57] - 全球化混搭趋势显著,如德式碱水结+法式油封鸭腿的无国界组合[62][63] 品牌增长策略 - 产品创新需锚定文化记忆与情感溢价,如怀旧元素转化商业价值[7] - 场景营销应聚焦"时间主权",通过联名社交货币(角色主题奶茶)和错峰饮食实验(夜早酒)创造新需求[20][61] - 小红书成为需求解码器,用户行为数据(点赞/收藏)直接反映未满足的欲望缺口[67][69]
15家店关了一半,00后奶茶老板决定:上班赚钱养员工
36氪· 2025-08-01 10:28
行业现状 - 奶茶行业增长放缓 过去一年有15 7万家奶茶店从市场消失 曾开至400家店的品牌如今仅剩不到20家 [16] - 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单店加盟商离场 2023-2024年部分门店业绩出现10%-15%下滑 [18] - 外卖大战加剧经营压力 部分门店流水增长10%但实收仅增长10%以内 出杯量增长15-20%但利润被补贴压缩 [11] 经营策略 - 选址坚持小面积店铺(30-40平) 避开商场高租金区域(一楼/负一楼) 通过二次开业活动联动知名餐饮品牌带动客流 [3] - 精细化成本控制 包括灯光分时段开关 水龙头使用规范等细节管理 单店月省电费数十元 [5] - 营销注重长期复购 采用买一赠一+刮刮乐组合吸引客流 设计新人券包提升后续消费频次 [3] 财务数据 - 高峰期单店创造3天8万元营收 最快8个月实现回本 [1][3] - 典型门店月营收43万元时净利润仅1万元 投资70万元的门店回本周期超过5年 [15] - 产品毛利率受压 20元奶茶实际收入仅7元(平台抽成后) 食材成本占比28-35% 另含每单1-2元推广费 [12] 门店调整 - 2023年起陆续关闭8家门店 关店原因包括品牌势能衰退(周边出现更火品牌) 租金上涨 翻新成本过高(15-20万改造费vs年利润10万) [6][8] - 保留7家核心门店 店长团队具备5年以上经验 店员平均从业超2年 [20] 商业模式反思 - 加盟模式存在投入回报失衡 某加盟商102万建店成本面临漫长回本周期 [15] - 单杯销售难以盈利 需依靠多杯裂变 但零元购活动易导致运营混乱 部分门店评分从4 8降至4 2 [13]
“鸡爪大王”做LP
36氪· 2025-08-01 09:41
有友食品进军创投圈 - 公司全资子公司有友制造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温润生物制造创业投资基金份额,占基金总规模4.8285亿元的4.1421% [1][2] - 该基金投资方向为生物制造、农业科技、食品工程与供应链,与公司主营业务高度协同 [2] - 公司表示此举旨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探索新赛道和布局新领域 [2] - 公司在公告前三天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营收7.46-7.98亿元,同比增40.91%-50.77%;归母净利1.05-1.12亿元,同比增37.91%-47.57% [3] - 据西南证券,公司2025Q2预计收入3.63-4.15亿元,同比增42.7%-63.3%;归母净利0.55-0.62亿元,同比增66.5%-88.8% [3] 消费企业成为创投新力量 - 2025年6月产业型LP出资活跃度环比提升14%,非上市公司出资活跃度环比增长17% [5] - 洽洽瓜子、周黑鸭、喜之郎、香飘飘奶茶、三全食品等消费品牌陆续进军私募股权领域 [6] - 消费企业具有稳定现金流和明确投资意愿,成为GP眼中极具价值的核心伙伴 [6] - 消费企业主业扩张空间有限,做LP成为其释放资本能量、布局未来的直接通道 [6] - 消费品牌通过资本获取技术入场券,布局半导体、先进制造、AI等新兴产业领域 [6] 创投市场回暖迹象 - 2025年6月机构LP出资活跃度环比增长8.15%,同比增幅达41.12% [8] - 外资LP进一步布局国内市场 [8] - 一级市场逐渐回暖,持续改善的市场环境正在激发投资热情 [9]
时薪10块,连干10小时:奶茶店的暑假工已跑路
虎嗅APP· 2025-07-30 18:13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对茶饮行业的影响 - 淘宝外卖平台5月上线后,几大外卖平台展开补贴大战,7月"0元购"活动导致茶饮店订单激增,出现打烊时数十杯奶茶无人领取、小票机超负荷运转等现象 [3] - 商家在补贴活动中面临亏损,有茶饮店单日营业额达8万元但实际亏损2万元,平台补贴仅覆盖成本的10%-30%,例如10元优惠券中商家需承担8元 [3][16] - 0元购活动显著提升平台订单量:淘宝闪购+饿了么7月5日和12日单日均突破8000万单,美团7月5日单量1.2亿单,7月12日峰值达1.5亿单 [20] 茶饮店店员工作状况 - 店员日均工作时长普遍超过9小时,需全程站立无休息机会,操作台空间狭窄仅容侧身通过,导致静脉曲张、腱鞘炎等职业病高发 [6][7] - 早班后厨工作强度极大:单人需在半小时内完成15种茶底制备,其中13种需手工操作,涉及精确控制水温、水量、冰块克数等参数,接触高温器具和化学品导致手部外伤常见 [10] - 店员年龄结构年轻化,招聘普遍要求35岁以下,部分门店限制在26岁以下,30岁以上应聘者多被拒绝 [7][8] 暑期工用工现状 - 暑期工时薪普遍低于20元,部分门店试工期日薪仅100元(9.5小时),通过后时薪12元/小时,惠州某店试工日薪40元(5小时) [15] - 高强度工作导致高离职率:有暑期工工作6天后因身体不适离职,另有暑期工遭遇爆单后3天即放弃薪资离职 [4][15] - 门店倾向招聘长期兼职,明确工作期限(如仅到8月底)的应聘者多被拒绝 [15] 供应链环节矛盾 - 爆单日单店订单量可达1600单,但实际营收仅1000多元,显示平台补贴模式下门店收入与订单量不成正比 [16] - 全职店员收入结构差异大:部分品牌(如瑞幸)全职员工可获得订单提成,但多数茶饮店全职和兼职员工均无法从0元购订单中获得额外收入 [17] - 店员与骑手冲突频发,主要因订单积压导致取餐延误,有门店单日遭遇多起骑手辱骂事件,甚至发生肢体冲突 [19][20] 行业运营管理特点 - 茶饮品牌品控要求极端严格:瑞幸等品牌对操作规范(如30秒内完成冰块搅拌)、卫生标准(冰箱表面奶渍、地面咖啡豆)执行扣分罚款制度 [11] - 门店排班制度密集:多数店实行三班倒,营业时间长达17小时(8:00-1:00),部分24小时营业,商场店打烊时间较早(22:30前) [16] - 爆单应急机制缺失:团单(单次上百杯)和平台促销叠加时,门店常出现小票与饮品错配、物料预估失误等问题 [9][10]
时薪10块,连干10小时:奶茶店里被“0元购”干翻的暑假工已跑路
虎嗅· 2025-07-29 17:49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对茶饮行业的影响 - 淘宝外卖平台5月上线后,外卖平台补贴大战持续升级,7月"0元购"活动达到高峰 [1] - 奶茶咖啡店成为补贴最集中领域,商家单日营业额可达8万元但实际亏损2万元 [2] - 平台补贴仅覆盖商家成本的10%-30%,例如10元优惠券中平台仅承担2元 [29] 茶饮店运营现状 - 典型茶饮店日工作时长9小时以上,实行三班倒制度,部分门店24小时营业 [10][26][27] - 门店空间狭窄,操作台仅容2-3人侧身通过,员工长期站立导致静脉曲张等职业病 [11][9] - 品控要求极端严格,包括30秒内完成冰块搅拌等操作规范,违规将面临品牌方罚款 [21] 人力资源状况 - 行业普遍招聘35岁以下员工,部分门店限制年龄至26岁以下 [13][14] - 暑假工时薪12-20元,试工期日薪40-100元,全职员工薪资含订单提成但兼职无提成 [23][24][25][29] - 爆单日单量激增1600单,但实际营收仅1000多元,员工工作量与收入不成正比 [29] 供应链矛盾 - 爆单日单机吐单量超负荷,出现四五十杯奶茶堆积、小票混乱等情况 [30] - 骑手与店员冲突频发,7月12日0元购当天差评激增,出现偷奶茶等混乱状况 [32][33][34] - 平台单量创新高:淘宝+饿了么双平台日单量突破8000万,美团峰值达1.5亿单 [35] 行业结构问题 - 茶饮店员和外卖员处于商业链条最底端,收入与话语权最低 [36] - 补贴大战导致商家陷入"高销量低利润"困境,部分日营业额8万却亏损2万 [2][29] - 00后员工占比高,职业伤害包括手部烫伤、腱鞘炎等,平均在职时间短 [8][9][18]
AI之星点亮生活!首批广东宝藏AI应用集结珠海明日路演
南方都市报· 2025-07-28 12:19
活动概况 - "AI之星闪耀乌镇"AI创赛@乌镇-珠海站活动将于7月29日在珠海举行,由乌镇镇人民政府、乌镇峰会会务(桐乡)有限公司主办,南方都市报等机构承办[3][12] - 活动通过线上报名和实地调研形式,首批筛选出来自广东的18家企业的AI应用产品进行路演[1][12] - 入围产品将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要活动中获得展示、产业对接和风投对话机会[3][12] 参与企业及产品 -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萌UU陪伴机器人[3] - **州趣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TemPolor Melo-D智能吉他[3] - **深圳感音科技有限公司**:智能乐器和AI小乐队[3] - **谷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星彩Star1S[3] - **夏单科技(珠海)有限公司**:AI桌面触控投影[4] - **深圳市来画科技有限公司**:音诺智能InnAIO[4] - **趣巢创意文化(深圳)有限公司**:AI抱抱噬[4] - **玩出梦想科技有限公司**:MR眼镜[4] - **深圳市玛塔创想科技有限公司**:编程及智能机器人+AI智能望远镜[4] - **安诺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咖啡/奶茶/冰激凌/调酒机器人[4] - **莫界科技有限公司**:极致轻量型AI+AR眼镜[4] - **图腾视界(广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AI旅拍智能体[4] - **深圳智慧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AI老人看护机器人[5] - **珠海启明智教科技有限公司**:智慧教育平板[5] - **小未科技(珠海)有限公司**:AI防摔倒监控[5] - **德壹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理疗/艾灸/中医问诊机器人[5] - **珠海八圈科技有限公司**:文旅导航[7] - **深译信息科技(珠海)有限公司**:DeeTalkAI智能名片[7] 评审团队构成 - **风投机构代表**:包括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珠海市正菱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天创资本等高管[13][14] - **AI专家**:涵盖中国互联网协会人工智能工委会秘书长、国安硅谷实验室主任等权威人士[14] - **行业代表**:涉及云计算、办公软件、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龙头企业高管[14] 评选维度 - 评审标准包括场景契合度、实用性、技术创新性、落地与持续运营能力、安全合规性等核心指标[12][14]
“外卖大战”首批受害者出现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28 00:00
外卖平台优惠大战对医疗系统的影响 - 外卖平台近期开展"优惠大战"导致急诊中心接诊心慌心悸和急性肠胃炎患者显著增加 [1] - 急诊医学科接诊案例显示 患者因过量饮用咖啡导致窦性心动过速 最快心率达132次/分 血钾低至3.2mmol/L [2] - 7月份以来急诊和肠道门诊日均接诊40余例急性胃肠炎患者 平均年龄不到30岁 主要原因为外卖"囤单"行为 [4] 消费者行为变化 - 20-35岁白领和大学生因优惠券大量囤积咖啡 奶茶 冰饮等 部分消费者单日咖啡因摄入达680mg 远超400mg安全上限 [2][3] - 消费者将冰箱塞满各类食品 包括蛋糕 蛋挞 披萨等 类似过年囤年货行为 [3] - 27岁患者因饮用放置4小时的芝士奶盖奶茶导致急性胃肠炎 白细胞计数升至14.5*109/L 中性粒细胞占比87.9% [4] 医疗专家建议 - 建议设立每日"咖啡因账户" 健康成人每日摄入不超过400mg 孕妇不超过200mg [4] - 选择配料表前三位为生牛乳 茶叶 水的饮品 避免含植脂末和氢化油的产品 [5] - 现制饮品需在开封后2小时内饮用完毕 室温超过30℃时需在1小时内解决 冰饮不过夜 [5]
淡水泉赵军罕见露面:下半年AI依然是科技主线,有3个机会
华尔街见闻· 2025-07-27 19:14
核心观点 - 知名私募基金掌舵人赵军分享了对女性消费、娱乐出海、AI科技、新能源车产业链等领域的投资见解,认为下半年AI仍是科技板块重要主线,新能源车产业链机会集中在头部企业 [1][4][21][32] - 全球资本再平衡背景下,中国市场配置出现低位企稳征兆,海外资金回归依赖中国经济复苏确定性 [8] - 7月以来主要指数向上突破,看好优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中国优势产业全球化和科技自主可控三类结构性机会 [9] 女性消费与娱乐出海 - 女性消费特点是对新品牌接受度高、传播力强,但也可能导致品牌消费超前透支 [4][15] - 游戏行业2024年以来全球和中国女性玩家占比上升,面向女性设计的游戏成为爆款 [4][18] - 中国娱乐出海以游戏、潮玩、短视频等低单价形式向全球输出快乐,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多巴胺工厂" [4][19] AI科技投资 - 下半年AI仍是科技板块重要主线,中国电子、半导体公司深度参与全球AI产业链,利润比果链更丰厚 [4][21] - AI机会体现在:1)海外算力结构变化;2)国产算力长期机会;3)主业基本面好且AI有加成的应用公司 [21] - 办公、视频、广告等场景目前受益于AI业务提升更大 [20] 新能源车与汽车行业 - 新能源车产业链未来机会集中在少数头部企业,腰部或尾部企业面临较大压力 [32][34] - 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链在全球占主导地位,优势短期内难被颠覆 [33] - 汽车行业看好高端化、智能化和出海三个方向,国内高端车占20%销量贡献50%以上利润 [29][31] 全球资本与市场机会 - 上半年市场呈现"哑铃型"特征,价值红利类资产内部分化,新兴成长类资产快速轮动 [5] - 美国例外论松动推动全球资本再平衡,中国市场配置自2021年见顶后低位企稳 [8] - 看好优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中国优势产业全球化和科技自主可控三类结构性机会 [9]
外卖大战正酣,酒业影响几何?
搜狐财经· 2025-07-26 21:18
外卖平台竞争与市场动态 - 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在7月燃起外卖大战,通过撒钱补贴、奶茶"0元购"等方式抢占新用户 [1]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理性竞争,但拉新人、抢新盘的争夺战仍在继续 [1] - 外卖量激增与天气炎热、消费群体迭代及消费习惯改变密切相关 [1] - 大润发烟台店外卖传送带全天无休运转,饮料区工作人员忙于补货和配货 [7] - 外卖大战期间超市外卖量大幅增长,主要受平台补贴和天气炎热驱动 [7] 外卖用户画像与消费趋势 - 外卖用户呈现"年轻化+银发化"两级趋势,Z世代贡献60%订单,60岁以上用户增速达45% [10] - 90后、00后成为外卖主力,数年未踏足商超实体店成为常态 [6] - 到商超实体店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一老一少",80后逐渐习惯手机下单 [9] - 超九成消费者较两年前更加认可外卖就餐方式,外卖场景延伸到家庭 [10] - 2025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预计达5000亿元,用户规模突破5.53亿人 [10] 外卖对酒水消费的影响 - 外卖主力用户与白酒核心消费群体错位,前者以年轻人、都市白领、单身人群及女性为主,后者集中在中年及以上男性、商务人士 [5] - 外卖核心场景与白酒消费场景区隔,前者为个人简餐、工作便餐,后者为正式宴请、商务应酬 [5] - 观点分歧:有专家认为外卖热度越高白酒销量越下行,也有专家认为外卖对酒水消费整体影响不大 [3] - 超市酒水外卖单多元化,集中在精酿啤酒、果味啤酒、气泡黄酒、配制酒等 [9] - 2023年餐饮企业酒水饮料销售额占比为4.7%,较上一年减少1.2个百分点 [10] 外卖品类扩展与行业创新 - 外卖品类从餐饮、生鲜、快消品向服装鞋帽、数码产品、时尚美妆等多品类拓展 [5] - "万物即时可达"成为年轻人选择外卖点单的主要原因 [5] - 2023年我国在线餐饮销售额增长29.1%,占餐饮消费总额比重达22.2% [10] - 餐饮企业外卖销售额占总营收比重为10.4% [10] - 特斯拉超级充电站餐厅和华为鸿蒙智行用户中心提供餐食服务,为酒业创新场景提供参考 [12] 酒业应对策略与发展方向 - 商务场景减少和宴席市场下降给酒业提出开发新场景、新产品的考题 [12] - 酒业需开发适应外卖消费的高颜值、能提供多元情绪价值的新品 [12] - 可参考特斯拉酒吧区、海底捞"露营火锅"、全聚德文化主题餐厅等创新模式 [12] - 餐酒融合历来是酒水主要消费场景,但需应对外卖场景持续扩容的挑战 [12] - 商业竞争终极目标应是实现多方共赢,酒业需打开消费新空间 [12]
沸腾火锅、香甜奶茶、劲道拉面……中国美食香飘海外 餐饮出海“加速跑”
央视网· 2025-07-26 15:15
中餐在欧洲市场的发展 - 中国美食如火锅、奶茶、拉面等已融入欧洲消费者日常生活 [1][3][5] - 德国柏林和西班牙马德里等地的消费者对中国菜如炒米饭、面条、烤鸭和火锅接受度高 [3][5] - 中餐厅在海外提供更纯正的口味以满足当地需求 [11][14] 数字化运营与供应链管理 - 新一代中餐厅经营者采用数字化系统优化运营,如计算菜品销量以指导备菜,保持新鲜度并减少浪费 [13] - 数字化系统提升出餐效率,顾客点菜后厨师可直接查看需准备的菜品 [16] - 企业注重供应链稳定,布局标准化、现代化供应链,以区域性中央厨房为核心,结合本地采购和国际配送降低成本并缩短供应周期 [22] 中国餐饮企业出海现状 - 海外中国餐饮门店数量已达近70万家,市场规模近3万亿元 [19] - 中餐企业出海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经营模式从传统转向现代化 [19][22] - 海外中餐厅通过强化供应链和数字化运营提升竞争力 [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