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万兆+AI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电信“双万兆+AI”:智能生活新图景,城市美好如何重塑?
搜狐财经· 2025-06-24 14:35
5G-A/F5G-A网络技术应用 - 上海电信联合华为在黄浦江游轮上实现"数字室分上船+高频无线回传"解决方案 提供下行3Gbps 上行300Mbps的高速网络覆盖 解决水面网络覆盖难题 [1] - 5G-A网络在古北精品示范区显标比例达99.4% 商用场景下下载和上行速率均达极致水平 地铁场景平均下载速率突破800Mbps [3] - F5G-A技术构建"万兆光网" 在创新中心实现90GB电影76秒极速下载 通过万兆云宽带接入天翼高清专网提供家庭影院级观影体验 [3] 智能应用场景创新 - "万兆游轮"展示AI眼镜实时解析建筑历史 实现互动式文化探索体验 将普通夜游转变为智能文旅活动 [1] - MWC上海展展示5G-A/F5G-A与AI融合应用 包括导盲机器狗 透明翻译屏等智能设备 [5] - F5G-A创新中心推出2D视频转3D 3D光感知等创新应用 突破传统技术限制 [5] 企业数字化转型 - 万兆园区项目通过"万兆网络+AI"帮助中小微企业重构运营模式 AI送餐机器人实现灵活精准配送且降低部署成本 [6] - 弹性智能专线解决中小微企业算力网络成本高问题 通过PON专线提供入算资源 实现小时级开通的确定性宽带体验 [6]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上海电信5G-A网络覆盖向"空天地海"全维度扩展 成为智能世界的基础设施 [3] - 双万兆网络被定位为城市"新基建" 在MWC上海展展示其作为智能世界基石的潜力 [1]
上海三大运营商推进“双万兆+AI”相关行动
快讯· 2025-05-18 20:59
上海三大运营商推进"双万兆+AI"相关行动 - 上海移动发布"万兆园区算网升级行动",率先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建设,打造1ms浦江算力光网 [1] - 上海移动联合科大讯飞、商汤、阶跃星辰、华为、库帕斯、沐曦等成立"AI合作联盟" [1] - 上海联通启动"双万兆社区嘉年华",同时长三角一体化智能算力枢纽正式启动 [1] - 长三角算力枢纽以青浦为核心节点、临港为协同节点,构建"一体协同、辐射全域"的发展格局 [1] - 上海电信发布面向家庭的"AI家智屏"和"智云版"政企产品 [1]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运营商加速推进"双万兆"网络建设,上海移动开展万兆光网试点 [1] - AI技术深度融入通信基础设施,三大运营商均推出AI相关产品和服务 [1] - 算力网络建设成为重点,长三角地区正在形成协同发展的算力资源布局 [1]
“双万兆+AI”双引擎助推 电信产业奔腾向前
证券日报· 2025-05-17 00:41
中国电信产业发展现状 - 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和光纤网络,累计建成5G基站439.5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2925万个 [1] - 在移动通信技术演进、全光网建设、卫星通信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1ms城市算网加速落地应用 [1] - 通信技术与算力、AI融合场景迭出,展现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蓬勃活力 [1] "双万兆"技术应用与成效 - 江西景德镇陶溪川陶瓷工坊通过5G-A网络支撑8K显微直播,中国电信江西分公司打造全球首个陶瓷产业万兆光网直播基地,实现10Gbps下载/1Gbps上传速率,年产值突破2亿元 [2] - 江西铜业贵溪冶炼厂基于万兆骨干网的毫秒级数据采集网络,AI工业模型使装酸效率提升75%,德兴铜矿通过超低时延网络实现电机车无人驾驶,生产效率提升33% [2] - "双万兆"(无线5G-A和有线万兆光网)推动千行百业焕发新貌,有望迈入"微秒级响应"时代 [2] 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发展 - 工信部提出到2025年底在有条件地区开展万兆光网试点,推动产业链协同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促进构建成熟产业链和完备产业体系 [3] - 运营商持续升级"5G-A+万兆光网"网络能力,加码5G-A商用网络部署,在小区、工厂、园区等重点场景开展万兆光网试点 [4] - 2025年中国电信关键技术将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包括5G-A规模部署、6G研发突破、低轨卫星互联网组网等 [4] 资本投入与商用进展 - 北京联通万兆宽带能力已覆盖京城超50%的小区,预计年内实现城区万兆网络全覆盖,AI终端渗透率超30% [6] - 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建成全国最大10G PON网络,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构建端到端万兆网络能力 [6] - 2025年中国5G-A相关投资预计达1200亿元,将带动基站、终端等产业链增长 [8] 产业链企业布局 - 浙江兆龙互连科技加码布局万兆光网布线基础设施,长飞光纤光缆在光通信产业链上游占据重要地位 [7] - 亨通光电以50G PON、AI等技术打造"万兆工厂",284个端口、64台设备全部实现"光纤直连" [7] - 华为、中兴、vivo等品牌成立北京联通双万兆生态联盟,协同推进"双万兆"AI赋能行动 [8] 技术挑战与生态构建 - 万兆设备成本是千兆网络的3倍至5倍,中小型企业面临投资回报周期长压力 [10] - 5G-A需同步解决3CC载波聚合、通感一体等技术协同,工业场景中OTN与TSN网络时延差异达微秒级 [10] - 当前87%的国民经济大类仍以千兆满足需求,元宇宙、远程手术等万兆需求场景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10] 未来发展方向 - 加速统一行业标准体系,在切片管理、QoS保障等层面建立统一框架 [11] - 华为在青岛试点的智能超表面基站已实现200米覆盖增强,可能成为破解室内覆盖难题的关键 [11] - 构建"边缘AI计算+万兆传输"的算力网络模式,探索端侧AI推理与网络切片深度耦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