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氧水
icon
搜索文档
中石化双氧水生产技术突破国外封锁 在欧美实施技术许可
央视网· 2025-07-04 09:22
2023年12月27日,在工信部组织召开的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及长江经济带化工 企业搬改关工作交流推进会上,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石化开发的双氧水技术能有效解决双氧水生产的本质 安全问题,具有行业推广价值。 依托石科院等单位的支持指导,湖南石化己内酰胺部持续优化双氧水装置运行组织团队加强攻关,整体 提升装置经济技术水平。2024年,该公司两套双氧水累计生产双氧水58.5万吨,标定结果显示经济技术 指标均到达设计值。今年上半年,装置累计生产双氧水31.86万吨,装置综合能耗同比大幅下降。(文/ 彭展) 据中石化科技开发公司披露的信息显示,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流化床双氧水生产成套技术实现关键技术 突破,打破了国外同类技术的长期垄断局面,为国内双氧水生产技术的迭代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双氧水是生产过程最复杂和安全性要求最高的基础化学品之一。2022年我国双氧水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 超过50%,年产能达到2400万吨,但生产工艺主要采用较为落后的固定床技术,单装置产能和生产效率 不足国外流化床技术的1/4,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 由中国石化石科院牵头、湖南石化等单位参与组建的双氧水研发团队,历经15年自主研 ...
柳化股份: 柳化股份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34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主营双氧水生产和销售业务,近三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0亿元、1.42亿元、1.65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28亿元、0.28亿元、0.34亿元,营业收入长期徘徊在1亿元左右 [2] - 27.5%双氧水年设计产能16万吨,2024年实际产量16.92万吨,同比增长34.50%,产能利用率超过100%,远超行业60%的平均开工率 [2] - 公司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造纸和新能源行业,2024年造纸行业销售占比为83.06% [2] - 公司通过技术升级改造将鹿寨分公司产能从10万吨/年扩至16万吨/年,2023年12月完成并投入试生产 [2]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仅218万元,若价格持续低位可能触发退市风险(营收低于3亿元且净利润为负) [3][4] 产品结构与毛利率 - 27.5%双氧水2024年收入1.37亿元,毛利率22.42%,同比增加3.45个百分点;50%双氧水收入0.25亿元,毛利率15.97%,同比减少6.46个百分点 [5] - 广西区内销售毛利率25.99%(同比+7.21pct),区外毛利率17.63%(同比-2.26pct),差异主要源于运输成本 [5][9] - 27.5%双氧水单位生产成本同比下降4.42%,单位运费下降10.56%,推动毛利率提升 [7][8] - 50%双氧水毛利率下降因市场价格跌幅大于成本降幅,且蒸汽消耗同比上升25% [8] 生产工艺与成本控制 - 采用全酸性固定床工艺,消除碱性物质接触风险,通过添加极性溶剂提高效率,原料消耗成本行业较低 [2] - 2024年通过技改增加涡轮制冷发电机组(400千瓦),优化空压机系统,单位电耗下降18.98% [6] - 主要原材料氢气采购价1.38元/m³,低于全国均价1.98元/m³,因采用氯碱副产氢气且运输成本低 [20]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45.62%,主要客户为造纸和新能源企业,结算方式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 [15][17] - 向关联方柳化氯碱采购氢气占比32.56%,价格公允且无替代供应商 [20] - 近三年双氧水贸易业务采购额占比约10%,用于补充自产不足 [17][20] 财务与风险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14.87%降至2024年8.40%,财务成本负担较小 [3] - 应收票据余额5051万元同比+49.92%,主要因未终止确认已背书的非"6+9"银行承兑汇票1896万元 [22][23] - 华南区域双氧水价格长期高于全国均价,但2025年行业产能利用率约60%,毛利普遍亏损 [3][4] 未来措施 - 计划开拓G1/G2电子级及食品级双氧水市场,推动产品多元化 [4] - 继续寻找战略投资者和适宜资产,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4] - 通过技改降本增效,优化空压机系统和能源回收装置 [6]
中国石化流化床双氧水技术迭代升级
中国化工报· 2025-06-30 10:35
技术突破与创新 - 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流化床双氧水生产成套技术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支撑国内双氧水生产技术迭代升级,并已许可给国外公司,由欧洲最大工程公司代理在欧美的技术许可 [1] - 该技术由石科院牵头、湖南石化等单位参与研发,历时15年,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2件和PCT国际专利1项 [1] - 技术集成3种催化剂、3项过程强化和2个新反应,实现全流程生产技术创新,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且流化床工艺易于实现装置大型化 [1] 行业现状与需求 - 双氧水是生产过程最复杂和安全性要求最高的基础化学品之一,2022年中国双氧水全球市场占有率超50%,年产能达2400万吨 [1] - 国内生产工艺主要采用落后的固定床技术,单装置产能和生产效率不足国外流化床技术的1/4 [1] - 该技术可满足己内酰胺、环氧丙烷等生产项目的需求 [1] 应用成果与效益 - 湖南石化2018年采用该技术建成国内首套7.2万吨/年工业装置,运行指标远优于国内技术水平 [2] - 2021年湖南石化6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采用该技术建设两套大型双氧水装置,2024年累计生产58.5万吨双氧水,2024年1-5月累计生产34.5万吨 [2] - 2024年装置综合能耗114.09千克标油/吨,同比下降2.43千克标油/吨;氢气消耗231.37标准立方米/吨,同比下降2.647标准立方米/吨 [2] 技术认可与推广 - 工信部专家认为该技术能有效解决双氧水生产本质安全问题,具有行业推广价值 [2] - 湖南石化持续优化装置运行,提升经济技术水平,标定结果显示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值 [2]
双氧水行业安全提升呼唤工艺升级
中国化工报· 2025-06-09 10:01
中化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科技研发部总经理助理、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与低碳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工程 博士林禾阳介绍说,传统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正面临安全风险与效率瓶颈,对此,中化环境联合清华大学 化学工程与低碳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发了微反应器强化蒽醌法双氧水制备技术,催化加氢、氧化步 骤中,氢气和氧气的转化率可达100%,核心反应器体积减小至传统反应器的1/10,同时实现无尾气或 少尾气排放。目前,研究团队已在小试技术基础上完成百吨级连续化试验,设计橇装化双氧水分布式生 产装置、开发工艺包,并将开展更大规模放大研究。 "烷基蒽醌是蒽醌法制双氧水技术的核心要素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工艺技术的进步。"中石化石油化工 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过程工程研究室副主任郑博指出,石科院研究团队深入剖析蒽醌法工艺存在的痛点 和难点,发现其根源在于蒽醌的溶解性和稳定性,由此提炼出新型高性能蒽醌结构的设计思路,成功首 创出烷基化—氧化法制备新型蒽醌技术,目前已经完成小试研究和中试放大。与戊基蒽醌相比,新型蒽 醌的溶解性和稳定性显著提升。未来研究团队将推动该技术实现产业化,并围绕产品布局平台技术。 本次大会由《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主办,江苏中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