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特异性/多特异性多肽药物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西安交大教授夫妇创业,公司估值26亿,冲刺港股IPO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17:39
公司上市申请与估值 - 陕西麦科奥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建银国际与招商证券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在最新一轮融资后估值为26.36亿元人民币,该轮融资额为2.36亿元 [3] - 公司由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夫妻王冰、王梅共同控股53% [3] 股权结构与机构投资者 - 公司最大机构投资者为纽尔利资本旗下苏州麦纽,持股9.99% [5] - 北极光创投旗下越焯为公司股东,持股6.48% [5] 财务状况与研发投入 - 公司近两年半累计亏损超过3亿元,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分别为1.95亿元、1.57亿元及4990.1万元 [3][7][8] - 同期研发开支分别为0.87亿元、1.07亿元和0.40亿元,是亏损主因 [8] - 公司其他收入主要来自政府补助及银行利息,2025年上半年仅为122.2万元,与主营业务关联度低 [7][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7亿元,负债净额为8.44亿元,流动负债净额为9.07亿元 [9][10] 核心产品与研发管线 - 核心产品MT1013针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预计2028年初商业化 [3][11] - 产品管线基于双特异性/多特异性多肽平台,覆盖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11] - 关键产品包括布局肥胖赛道的XTL6001(GLP-1R/GCGR/MasR三重靶点激动剂)、聚焦抗凝抗栓的MT1002以及主攻脑卒中治疗的MT200605 [11] 目标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中国SHPT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在2035年达到141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20.5% [11] - 中国肥胖药物市场预计将增长至1026亿元,年增速达36.1% [11] - SHPT领域已有多个CaSR激动剂获批,肥胖赛道GLP-1类药物已形成垄断态势,面临激烈竞争 [11] 商业化策略与行业背景 - 公司计划采用“国内第三方合约销售组织CSO合作+国际授权”的双轨商业化模式,进行轻资产运作 [12] - 公司是港交所18A章上市规则下又一例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 [1][13]
西安交大教授夫妇创26亿估值企业 冲刺港股IPO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14:32
公司上市申请与股权结构 - 陕西麦科奥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建银国际与招商证券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由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夫妻王冰、王梅共同控股53%,最新一轮融资2.36亿元,投后估值达26.36亿元 [2][3] - 最大机构投资者为纽尔利资本旗下苏州麦纽持股9.99%,北极光创投旗下越焯持股6.48% [3]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近两年半累计亏损超过3亿元,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分别达1.95亿元、1.57亿元及4990.1万元 [2][4][5] - 同期其他收入分别为696.9万元、400.2万元及122.2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及银行利息,与主营业务关联度低 [5] - 研发投入持续高额,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分别为0.87亿元、1.07亿元和0.40亿元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7亿元,负债净额为8.44亿元,流动负债净额为9.07亿元 [5] 产品管线与研发进展 - 公司核心产品MT1013针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预计2028年初商业化 [2][6] - 公司专注于双特异性/多特异性多肽药物研发,关键产品包括布局肥胖赛道的XTL6001(GLP-1R/GCGR/MasR三重靶点激动剂)、聚焦抗凝抗栓的MT1002以及主攻脑卒中治疗的MT200605 [6] - 公司目前尚未产生任何产品销售收入 [2][4] 目标市场与竞争格局 - 中国SHPT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到2035年达1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5%;中国肥胖药物市场预计将爆发至1026亿元,年增速36.1% [6] - SHPT领域已有多个CaSR激动剂获批,肥胖赛道巨头环伺,GLP-1类药物已形成垄断态势,竞争对手可能更快推出更有效、更安全或更便宜的药物 [6] 商业化战略 - 公司计划采用国内第三方合约销售组织合作与国际授权的双轨商业化模式,以轻资产运作降低初期投入 [7] - 该模式高度依赖合作伙伴的能力与投入度,产品上市后的市场教育、医生推广和渠道管控是商业化成败的关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