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18A章上市规则

搜索文档
范兴成等:生物医药企业上市路径探究
搜狐财经· 2025-10-16 16:27
港股市场近期重现久违的活跃氛围,生物医药企业表现抢眼,根据公开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10月10日,今年已有19家医药企业在港交所成功上市,这一 数字已超过2024年全年的总和(12家)。这一积极态势主要得益于港股推出的新政。2025年5月,港交所正式推出"科企专线",为部分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或产品尚未实现商业化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提供支持,并允许此类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在这一政策的激励下,2025年上半年,有超过50家医药 企业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且目前这一数量仍在快速攀升。 无独有偶,A股市场也出现新动向。2025年6月18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上,宣布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市场迅速作出 积极反馈,禾元生物和北芯生命两家医药企业先后成功过会。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从当前的审核进度来看,百奥赛图、恒润达生、普昂医疗、贝尔生 物等近20家医药企业均已进入问询阶段。 当下正处于生物医药企业IPO的黄金窗口期。众多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一齐蓄势待发,全力冲刺IPO上市。本文将深入探讨生物医药企业赴港交所主板、 上交所科创板以及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多种路径,以供计划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参考 ...
西安交大教授夫妇创26亿估值企业 冲刺港股IPO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14:32
公司上市申请与股权结构 - 陕西麦科奥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建银国际与招商证券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由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夫妻王冰、王梅共同控股53%,最新一轮融资2.36亿元,投后估值达26.36亿元 [2][3] - 最大机构投资者为纽尔利资本旗下苏州麦纽持股9.99%,北极光创投旗下越焯持股6.48% [3]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近两年半累计亏损超过3亿元,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分别达1.95亿元、1.57亿元及4990.1万元 [2][4][5] - 同期其他收入分别为696.9万元、400.2万元及122.2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及银行利息,与主营业务关联度低 [5] - 研发投入持续高额,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分别为0.87亿元、1.07亿元和0.40亿元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7亿元,负债净额为8.44亿元,流动负债净额为9.07亿元 [5] 产品管线与研发进展 - 公司核心产品MT1013针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预计2028年初商业化 [2][6] - 公司专注于双特异性/多特异性多肽药物研发,关键产品包括布局肥胖赛道的XTL6001(GLP-1R/GCGR/MasR三重靶点激动剂)、聚焦抗凝抗栓的MT1002以及主攻脑卒中治疗的MT200605 [6] - 公司目前尚未产生任何产品销售收入 [2][4] 目标市场与竞争格局 - 中国SHPT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到2035年达1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5%;中国肥胖药物市场预计将爆发至1026亿元,年增速36.1% [6] - SHPT领域已有多个CaSR激动剂获批,肥胖赛道巨头环伺,GLP-1类药物已形成垄断态势,竞争对手可能更快推出更有效、更安全或更便宜的药物 [6] 商业化战略 - 公司计划采用国内第三方合约销售组织合作与国际授权的双轨商业化模式,以轻资产运作降低初期投入 [7] - 该模式高度依赖合作伙伴的能力与投入度,产品上市后的市场教育、医生推广和渠道管控是商业化成败的关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