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系统架构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系”人形机器人创企,又融资了!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6-11 01:42
公司融资与股东背景 - 阿米奥机器人于2025年5月30日完成新一轮融资,新增股东欣旺达(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军企业),但尚未官宣 [1] - 2025年3月10日完成约亿元种子轮融资,由安克创新领投,Z基金(智谱生态基金)、险峰长青跟投 [2] - 股东方涉及头部消费电子上市公司、头部大模型创企和制造业龙头,三个月内累计完成两轮融资 [2] 创始人及团队背景 - 创始人刘方为小米汽车原自动驾驶产品技术负责人和量产交付负责人,小米造车业务17位核心成员之一 [3] - 刘方本硕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曾任职谷歌中国搜索业务部门,后加入小米并主导MIUI生活黄页业务 [3] - 公司于2024年9月成立,2025年2月刘方正式担任法人,定位为规模化商业场景中的机器人应用 [4] 产品与技术路线 - 产品聚焦半身机器人,专注于制造类企业的柔性生产,强调机器人手的柔性和通用性 [4] - 采用双系统架构技术路径,将VLA模型拆分为VLM(视觉语言模型)和动作执行模型,与行业主流趋势一致 [6] - 依托智谱提供的基础大模型,不自研大模型,专注于动作理解和操作模型的开发 [5] 行业竞争与趋势 - 具身智能赛道2025年掀起融资狂潮,自动驾驶领域技术人才纷纷入局创业 [8] - 国内具身智能初创公司如它石智航(1.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星海图(三轮累计1亿美元A轮融资)表现突出 [8] - 行业“攒局”模式:挖角头部车企/科技公司智驾负责人、引入量产经验技术骨干、包装市场概念 [9] 车企与产业链动态 - 全球15家知名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其中国内11家,小米和小鹏为目前仅有的双足产品亮相车企 [9] - 小鹏人形机器人Iron频繁曝光,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量产 [9] - 智驾产业链企业通过战略合作或切入上游零部件方式布局具身智能 [9] 技术合作与风险 - 阿米奥机器人与安克创新合作开发机器人底层工具链,结合产业资源推动B端应用 [5] - 依赖智谱大模型存在潜在风险,因智谱同时投资竞品逐际动力 [7] - 行业观点认为自研大模型是初创公司掌握核心技术主动权的关键 [7]
顶级专家带队,这家创企宣布万台人形机器人量产计划!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15 14:35
核心观点 - 智平方发布全栈自研全域全身具身智能大模型Alpha Brain和新一代仿生机器人AlphaBot 2,具备从桌面到开放环境、从单臂到全身、从简单到长程任务的能力 [1][3] - Alpha Brain采用GOVLA架构,整合空间交互基础模型、慢系统(System2)和快系统(System1),实现复杂逻辑推理与实时动作控制 [5] - 公司首次将DeepSeek技术融入VLA大模型,提升长程复杂任务理解能力,并与优必选科技等企业共同推动双系统架构VLA模型成为行业主流 [5][8] - AlphaBot 2搭载Alpha Brain,具备34+全身自由度、0-240cm垂直工作范围和6h+续航能力,适配汽车制造、半导体等多场景任务 [7][8] 技术架构 - GOVLA大模型由空间交互基础模型、慢系统(System2)和快系统(System1)组成,慢系统负责复杂逻辑与任务拆解,快系统控制实时动作 [5] - 双系统架构技术路径将VLA拆分为VLM和动作执行模型,解决传统VLA数据采集难和长期规划问题,提升复杂场景适应性 [13] - 智平方是国内最早研发端到端VLA模型的企业,其RoboMamba模型在未见任务泛化能力上超越Google RT系列模型 [14] 商业化进展 - 公司已签约多家车企和高端制造企业,2024年实现数千万收入,并提供AI2R Brain MaaS订阅服务,计划按"智能操作工时"收费 [20] - 与吉利科技晶能微电子合作研发半导体制造机器人,与华熙生物开发生物科技领域智能解决方案 [24] - 目标2028年实现万台应用,2030年达成百亿级营收,2033年拓展至百万台规模 [20] 融资与行业动态 - 2025年完成Pre-A+轮数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敦鸿资产、云启资本等,此前Pre-A轮由达晨财智领投 [25] - 具身智能赛道吸引车企和自动驾驶领域人才创业,它石智航等公司完成亿级融资,行业进入融资热潮 [22][23] - 行业共识认为全栈自研是核心竞争力,智平方等具备AI+本体能力的企业更受资本青睐 [26][27] 创始团队背景 - 创始人郭彦东为国家级创新领军专家,曾任小鹏汽车首席科学家和OPPO首席科学家,具备AI与硬件复合背景 [17] - 副总裁邱巍拥有清华大学和德国高校背景,曾在西门子工作13年,后加入驭势科技任高管 [17] - 核心团队来自微软、小鹏、OPPO及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覆盖AI、机器人、智能终端领域 [18]
估值超170亿元,头部具身智能大模型创企发布最新VLA模型!家庭服务机器人,要来了!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03 15:00
文章核心观点 - 具身智能大模型初创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PI)发布最新视觉-语言-动作(VLA)大模型π0.5,该模型具备开放世界泛化能力,能在陌生家庭环境中执行复杂家务任务[1][2] - π0.5采用异构数据协同训练和双系统架构技术,实现高层次语义推理与低层次动作执行的统一,标志着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现实世界的突破[5][8][10] - 2025年双系统架构VLA模型成为行业主流,国内外头部公司如Figure AI、英伟达、智平方等均推出类似技术路径产品[14][15] - PI公司成立仅一年估值达24亿美元,拥有全球顶尖创始团队,获贝索斯、OpenAI等机构投资,技术合作覆盖星尘智能、智元机器人等企业[16][17][18] 技术突破 - **开放世界泛化能力**:π0.5在训练数据未覆盖的家庭场景中实现功能迁移,如在不同厨房/卧室完成清洁、整理等长周期任务,依赖物理操作与语义推理的多层次认知[2][5] - **协同训练原理**:整合多模态数据(400小时机器人操作数据+人类语言指导),通过消融实验验证数据组合效果,使模型同时掌握动作执行与任务语义理解[5][7][8] - **双系统架构创新**:采用高层VLM(慢脑推理)与底层VLA(快脑执行)分层设计,类似人类"思维链"模式,解决传统端到端VLA模型长期规划能力不足的问题[8][10][15] 行业动态 - **技术路径趋势**:双系统架构成为2025年具身智能领域标准方案,典型案例包括Figure AI的Helix模型(2025年2月)、英伟达GR00T N1(2025年3月)、智平方Alpha Brain(2025年4月)[14] - **商业化进展**:科技大厂加速入局,谷歌/OpenAI/Meta转向本体制造,国内华为/京东跟进;资本聚焦具身智能创企如自变量机器人、穹彻智能等[21][22] - **核心壁垒**:软件算法超越硬件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关键,企业需自研大模型构建技术闭环,仅依赖第三方模型难以形成竞争力[20][26] 公司背景 - **创始团队**:集结UC Berkeley/斯坦福教授与谷歌科学家,包括Sergey Levine(RT-X项目负责人)、Chelsea Finn(ALOHA项目导师)等,团队论文引用超4.7万次[16][19] - **融资历程**:2024年3月成立即获7000万美元融资(投后估值4亿),11月完成4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24亿),领投方含贝索斯、Thrive Capital[17] - **技术合作**:π0模型已应用于星尘智能Astribot S1机器人,2025年4月与智元机器人达成动态环境复杂任务合作,由BAIR博士后罗剑岚推进[18]
你的机器人“牌搭子”,来了!北京人形创企发布最强分层端到端VLA模型!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4-29 00:58
温馨提示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2025年最新原创报告(共210页) 说明: 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人士交流 , 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 "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 ,后添加( 微信号:lietou100w ) 微信; 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li_sir_2020); 正文: 全球首个支持"动作感知-环境反馈-动态决策"全闭环的VLA模型, 来了!! 2025年4月27日, 被业界称为 拥有国内"最强、科学家密度最高"具身智能创始团队的初创公司【 灵初智能 】 发 布了 分层端到端VLA+强化学习算法模型Psi-R1, R1能够让机器人基于Chain of Action Thought(CoAT)框架 的自主推理系统, 率先攻克了开放场景下的长程复杂任务挑战,开启具身智能新时代。 公司以麻将场景为例,展示了基于 Psi-R1模型下机器人 在开放环境中的长程灵巧操作能力, 达成了30分钟+持续 CoAT超长任务时长;视频中,机器人具备了翻牌、碰杠、算牌、协作等核心能力。 翻牌: 灵初智能的灵巧手攻克了触觉-视觉模态对齐难题, 实现100%准确翻起麻将牌; 碰杠:机器人能够根据牌友的出牌,构建牌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