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重防波堤思维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浦发银行金融市场总监薛宏立:金融市场业务经营要有穿越周期的视野,建立“双重防波堤”思维
新浪财经· 2025-08-19 20:00
黄金市场展望 - 黄金过去一年多的巨大涨幅充分体现了全球政治经济对抗和竞争带来的不确定性 尽管当前涨幅已较充分反映利多因素 但在全球政治割裂和经济结构失衡的背景下 未来仍存在继续上涨的动力和基础 但波动幅度将不可避免地加大 [3][6] - 美国高通胀引发黄金抗通胀属性 避险资金追捧 新兴经济体央行增持和去美元化趋势对金价形成持续强劲推动力 [6] 美国通胀与货币政策 - 美国CPI和PCE等重要通胀数据虽有所反复 但整体仍处在相对稳定的下行通道 未出现严重再通胀迹象 关税影响因库存积累和释放的时间滞后性正在慢慢显现 6月CPI细分项中医疗用品、个人电脑、玩具等进口依赖度较高商品价格上涨 价格压力或逐步加大 [5] - 美联储内部对降息前景仍有分歧 但部分理事认为联邦基金利率过高具有限制性 预计下半年有望恢复降息 9月份重启降息具有较高概率 全年或降息1-2次 [5] 大宗商品市场 - 原油等大宗商品在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下波动加大 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影响需求端 地区冲突等因素持续干扰供应端 导致油价波动剧烈 [6] - 铜等带有金融属性的战略物资受益于去美元化等因素 在大幅波动中维持一定强势 [6] - 企业应借助套保工具对未来采购和产量及时锁价 在不确定性中锁定相对确定的经营收益 [6] 人民币汇率走势 - 2018年后中国外贸出口通过调整结构转型、分散出口国家、增加转出口贸易比重、增强人民币跨境支付等措施 对美国直接贸易比重大幅降低 经贸摩擦对人民币汇率冲击程度下降 [7] - 特朗普政府激进"对等关税"政策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美国出现股债汇三杀局面 美元指数大幅走弱 人民币汇率在内外双重因素作用下保持稳中有升走势 目前兑美元汇率升值至7.18左右 [7] - 中美日内瓦联合声明超市场预期 中美高层通话及伦敦会谈顺利进行 处于中美谈判缓和期背景下 人民币汇率预计在中间价指引下继续保持稳健走势 [7]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 - 商业银行积极倡导风险中性理念并分享汇率风险管理经验 例如连续七年举办"浦银避险"蓝皮书发布会 对客户汇率风险管理给予参考指引 [8] - 提供丰富的汇率避险产品及便利的避险渠道 根据客户差异化汇率风险管理需求、管理经验及风险偏好程度设计组合产品方案 支持企业通过网银、E联盟、API、银行柜台等多种渠道开展汇率避险交易 [8] 中国利率环境分析 - 中国利率中枢持续下移根本动力源于经济结构转型 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趋势性放缓 传统债务扩张驱动增长模式让位于"高质量内生动能"主导的新范式 科技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 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跃迁 消费对GDP贡献率稳步提升 [8] - 经济增长对增量信贷依赖度下降降低资金需求 人口结构变化与储蓄率维持高位构成充裕资金供给 投融资供需两端调整是利率中枢持续下移的重要内因 [8] - 低利率有利于降低政府债融资成本 为财政政策实施提供更大空间 支持经济转型 无风险收益率下行抬升股票等风险资产估值 加快资本市场定价重塑 形成财富效应 REITs等能提供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有望享受更高溢价 [1][9] 中外利率差异 - 欧美及日本长债利率高于中国在于利率周期错位 美国高利率是财政高赤字、贸易高逆差、货币超宽松等非常规政策组合过度使用的代价 为应对疫情冲击采取财政货币双宽松政策 经济波动性显著放大 导致出现1980年以来最高通胀水平 美联储加息形成高利率环境是对前期政策失衡的纠正 [9] - 中国保持稳定的宏观政策基调 拥有充足政策工具箱 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稳固 中国资产价值重估成为资本市场热点话题 宏观环境的确定性、资产的低估值属性叠加长期经济增长潜力等多重优势有助于增强中国资产的国际吸引力 [9]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 - 未来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经营更加需要树立"金市思维" 要有穿越周期的视野 建立"双重防波堤"思维 实现资产负债全表可计量、可估值、可交易 以及持续动态创新策略 [2][10] - 在债券投资交易业务方面 要通过提升交易能力、强化对客服务、深化全行协同 成为全行资产负债"节拍器"、营收增长"助推器"、客户服务"排头兵" 为全行创造更大价值贡献 [10] - 坚持打造"自营投资交易+浦银避险代客"双轮驱动的金融市场业务股份制标杆行 利率、汇率、贵金属及大宗商品投资交易业务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2018年推出"浦银避险"品牌 累计服务各类央企、国企和知名跨国企业等客户数超2.3万余户 金融市场业务重要性不但不会弱化还将强化 成为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10] 商业银行债券投资 - 在净息差承压背景下 商业银行通过强化市场研判 以投资策略为主导 结合利率走势加大波段操作力度 出售债券持仓兑现部分收益 是适应收益率情况变化和主动开展投资运作的具体表现 有助于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11] - 债券投资模式可持续性取决于自身投资交易、风险防控、客户经营的综合能力 要提升主动交易能力 培养专业交易团队 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形成领先业务优势 推动自营交易向数智化与高阶量化方向发展 有效把握市场机会 穿越利率波动周期 [11] - 充分发挥贴近市场、投研一体优势 将自营交易能力转化为客户服务抓手 为企业客户提供汇率、利率、大宗商品等综合避险套保服务 拓展收入来源 建立多维风控能力 开展极端利率波动下情景压力测试 防范市场风险演化为系统性损失 最终把债券投资业务转型成为商业银行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11] 科技创新债券发展 - 积极通过"承销、投资、做市、发行"全链条服务助力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 作为牵头主承销商 承销发行全国首单民营股权投资机构科技创新债券25创星PPN001(科创债)、全国首单无担保民营股权投资机构科技创新债券25泰达科投MTN001(科创债)、全国首单超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25国盛MTN001(科创债) 落地一批全国首批暨区域首单科技创新债券 [12] - 针对债券市场"科技板"重点支持的民营股权投资机构 全国首批5单项目中为国有行及股份制银行中唯一一家牵头主承销商 债券承销创新引领能力获得监管机构、地方政府、发行人和投资机构的高度认可 [12] - 25创星PPN001(科创债)开创债券市场四个首创:债券市场"科技板"民营股权投资机构首发亮相、地方担保公司与中债信用增进投资公司共同实施风险分担的首次实践、中债增科技创新债信用风险分担工具的首单创新、民营股权投资机构长期限科技创新债的首笔落地 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发行人中科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对基金新增出资 以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光电半导体、智能制造、生物技术等领域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发展 [13] - 作为发行人 成功发行150亿元科技创新债 募集资金专门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业务 投资者类型包括商业银行和非银机构投资者等 投资者数量超过100户 作为投资人 累计中标39家发行人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 投资规模超过140亿元 积极创新交易模式 创设首批科创债篮子 落地全市场首单国开科创债柜台质押式回购和外币回购交易 [13] - 通过构建承销、投资、做市、发行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全面落实一揽子金融政策 推动科技型企业关键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 助力股权资本"募投管退"良性循环 为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贡献力量 下一步将持续以科技金融为主战略赛道 通过机制创新与生态协同 进一步打通"科技-产业-金融"资本循环 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资本市场科技投资生态注入持续动力 [14] 自贸离岸债券发展 - 人民银行提出在上海发展自贸离岸债是贯彻国家金融对外开放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有助于提升人民币计价债券国际影响力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助力上海打造亚洲债券定价中心和人民币离岸资产集聚地 强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 为"走出去"企业及"一带一路"建设主体提供境外融资新渠道 为投资机构拓展投资标的空间 优化投资组合、分散风险 同时推动投资机构学习国际先进金融经验 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 [14] - 自2016年成功投资市场首单自贸区地方政府债以来 持续跟踪自贸离岸债市场动态 2021-2023年积极参与各类自贸离岸债投资业务 累计投资规模近70亿元 为深入贯彻国家金融对外开放战略 响应关于发展自贸离岸债的工作部署 今年6月在获悉自贸区离岸债券发行重启后 第一时间开展投资可行性研究并推进相关准备工作 争取参与本年度首批自贸离岸债投资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