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司法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法官“直播卖螃蟹”,司法创新的边界在哪
人民日报· 2025-11-04 18:48
司法创新模式 - 南京市高淳法院采用直播形式进行司法变卖 一场法官带货卖螃蟹的直播吸引超过20万人次围观 这是网络+变卖的司法创新 [2] - 选择直播形式是因为螃蟹等生鲜产品易变质且销售窗口期短 网上变卖可尽快兑现财产价值 并利用直播向网友普法 [2] - 直播活动使用下班时间进行 收入款项进入法院账号专门用于偿还债务人债务 旨在助力诚信债务人清偿债务以破解执行难问题 [2] 司法创新原则 - 司法创新需厘清公与私 核心在于确保公正与廉洁 以群众利益和公众福祉为旨归 以公心守护公平 [2] - 司法创新需兼顾法与情 法律不仅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 推动纠纷在法律 情感和心理层面实现和解 追求案结事了人和 [2] - 司法创新需区分个别与一般 执行实施类案件面临查人找物难 执行处置环节多等难题 需要因案制宜 因地制宜 不可脱离实际条件 [3]
北京四中院发布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多举措助推生态环境修复
新京报· 2025-09-24 22:22
司法审判创新举措 - 通过安装100根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并维护5年的方式替代传统修复 实现大气污染长效治理 [2] - 发出首份"环境禁令"进行行为保全 责令工程公司立即停止喷漆工艺中的危害行为 预防污染扩大 [3] - 采用异地植树方式履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赔偿款专项用于当地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绿化项目并由公司负责养护两年 [7] 生态环境修复方式 - 对于非法采砂导致的土壤污染 准许当事人以清运垃圾支付的75.4万元费用折抵应赔偿的65.3万元生态服务功能损失 [4] - 引导水务公司建立10万平方米自然保育区 连续3年每年投入30万元运营管理费 将废水库修复为生态天堂 [6] - 通过司法确认程序赋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强制执行力 若公司未履约可通过司法机关强制履行 [8] 案件审理成效与理念 - 环境资源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约占全部56件案件的33% 实质性化解矛盾效果突出 [8] - 将生态修复、系统治理等理念融入案件审理全过程 实现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双向赋能 [2][6] - 遵循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原则 对存在较高可能性的污染行为及时采取停止侵害措施 [3]
落实同等待遇 福建平潭推进涉台司法创新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4-12 09:41
台胞陈某在平潭祭扫时引发森林火灾,按惯例需补植复绿,但因陈某长期在台生活,难以履行该义务。 平潭检察院另辟蹊径,引入"司法碳汇"机制——当事人自愿购买等值碳汇抵扣生态损失。"碳汇机制兼 顾法律刚性与台胞生活实际,是双赢之举。"周孙章说。 2023年,平潭检察院在当地台湾创业园中设立了台胞检察事务助理调解室,目前已妥善处置7起台胞台 企司法诉求。周孙章表示,还有相当一部分前来咨询与调解的案件通过和解、仲裁等非诉讼方式化 解。"不少台胞对大陆的相关法规、政策了解有限,遇到问题容易陷入迷茫,这时就需调解室的咨询答 疑功能。" 中新社福建平潭4月11日电 (张杨彬)解决缓刑监管问题、以购买碳汇产品替代生态修复、为台企提供合 同规范建议......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检察院(简称平潭检察院)近期进行了一系列司法实践。 "台胞在大陆的司法需求有其特殊性,既要遵循法律规定,也需考虑两岸现实差异。"平潭检察院自贸 (涉台)检察室主任周孙章10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谈起办理的一桩典型案例:初到大陆的台商杨某因涉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被立案,虽情节轻微可适用缓刑,但因缺乏足够的本地社会基础,难以落实社区矫正 监管,案件办理一度陷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