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

搜索文档
塔之缘提升回收利用技术——科技涵养草原生态
经济日报· 2025-07-29 05:57
"以前,牧民家的羊圈堆满羊粪渣,他们得自己动手清理;现在,我们去牧民家收购羊粪渣,这有利于 改善牧民生活、涵养草原生态,并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在藏北那曲采访时,32岁的次仁明久向记者 讲述了他的创业故事。 次仁明久是那曲市塔之缘能源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在辽阔的羌塘草原上,牧民家燃烧后的牛羊粪渣, 到了他这里却变废为宝。2017年7月,塔之缘成立,主要业务是收购牛羊粪,经筛选、高温发酵后,添 加菌种,变成有机肥,用于草原沙化治理、生态修复等。 企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需要不断克服困难和挑战。"公司创立之初,我们一家一家地向牧民讲解牛羊 粪回收利用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次仁明久回忆,一次,他和同事到一个偏远的村里收购羊粪。根 据协议,如果能帮村里修一条通汽车的土路,村里就让他们免费拉走羊粪渣。"那段时间,我们白天修 路,晚上睡帐篷,65公里路修了40多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刚开始的不愿卖到如今打电话让公司去家里收,在我们的努力下,牧民的观念发 生了很大变化。"次仁明久说。 "我们在牧民家的羊圈里,遇到过比大型铲车还高的陈年粪层,那是几代人放牧、养羊积攒的成果。"在 收购牛羊粪渣的过程中,次仁明久看到了草原 ...
张家口持续推动永定河流域治理,在奔腾不息中走向“永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5 21:01
洋河汇成永定河流入官厅水库。武殿森摄 "流动的河" 永定河在张家口蜿蜒流淌,流域面积达17662平方公里,串起全市12个县区,承载着近八成的人口与经 济总量。多年治理,迎来历史性蝶变。 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何佩平介绍,永定河八号桥入库断面水质由Ⅳ类提升为Ⅲ类。 2023年以来流域内1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水质优良率是100%,为历史最好成绩,永定河 水环境保护实现质的跨越。通过生态补水,季节性断流的永定河重现生机,永定河张家口段自2022年起 连续3年保持全年全线流动,永定河水量恢复重塑"流动的河"。 当地还持续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建设,让永定河重现"绿色的河"。"十三五"以来,流域内累计退耕还林 1.1万亩、退耕还湿1.84万亩,建设阳原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等7个湿地公 园,湿地总面积达到2.04万公顷。不断加强河道生态修复,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河道治理170.46公里, 建设堤防154.6公里,沿河村庄、农田等重要防洪保护目标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桑干河、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桑干河畔,水草轻曳,鸟鸣婉转;官厅湿地,湖光潋滟,游人如织——这幅流动的生态画卷, ...
金石山矿山公园如何实现“生态修复+文旅融合”?|“两山”理念地方探索与经验
中国环境报· 2025-07-25 08:19
近年来,江西省新余市金石山矿山公园积极3践行"两山"理论,大力实施"生态修复+文旅融合"工程,累 计投入2.58亿元,通过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文旅融合产业发展、采矿遗迹保留等措施,将原本占地1278 亩的废弃矿坑蝶变为集绿地、公园、科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矿山公园,成功入选江西省国土空间修复典 型案例,并成为长江经济带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典型样本。 描绘绿色发展底色。金石山矿山公园在生态修复上做到"全面立体"。一是山上和山下共治。山上采取地 形整治、边坡修复等修复方式,植被覆盖率从80%提升至95%。山下采取填筑沟壑、建生态挡墙等治理 措施,控制水土流失,提升土壤质量,确保消除矿山崩岗、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实现了从"单一复 绿"向"多功能生态系统建构"的转变。 二是山北和山南共治。以废弃矿山为载体,针对山体情况,利用光伏发电实现土地再利用与生态修复, 将清洁能源生产、生态修复和文化旅游创新相融合,既提高了矿山利用率,又增加了矿山的综合开发效 率,为废弃矿山因地制宜修复与产业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三是地上和地下共治。地上通过微地形改造、酸碱中和调节等措施改良土壤,坡面采取穴播、条播等多 种形式恢复植被,平面用作光伏发电。 ...
水果飘香、荷花盛放 特色农业绘“丰”景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央视网· 2025-07-24 16:36
四川龙泉山水蜜桃产业转型 - 龙泉山将4000亩废弃撂荒地改造为水蜜桃果林,种植品种包括蟠桃和"晚湖景"等[3] - 单株果树产量可达三四十斤,目前正值晚熟蟠桃采摘旺季[1] - 生态修复项目配套建设46座蓄水池解决干旱缺水问题[5] - 聘请农业专家实施定期修枝疏果技术管理[7] 广西田东芒果产业链升级 - 田东县芒果种植规模达34万亩,其中东养村单村种植超1.4万亩[8] - 种植大户陶国甲60亩芒果年产量20万斤,电商渠道占比30%-40%[10] - 电商销售额从2015年2000万元增长至2024年7亿元,增幅35倍[12] - 形成覆盖10乡镇1.5万户的种植加工销售旅游全产业链[12] 南京西埂莲乡荷花经济 - 千亩荷博园汇聚600多种荷花和200多种睡莲,夏季吸引大量游客[13] - 通过清淤疏浚改良土壤,将低洼涝地改造为生态种植基地[15] - 开发鲜切花业务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延伸产业链带动居民增收[17] - 形成"水下有鱼、水面有荷、岸边有鸟"的立体生态景观[15][19]
内蒙古鄂尔多斯推动能源生产和生态修复有机结合 采煤沉陷区结出甜果子(经济聚焦·关注资源型城市转型)
人民日报· 2025-07-22 05:56
从空中俯瞰,库布其沙漠北缘、黄河以南,一条总长约400公里、平均宽约5公里的"光伏长城"正不断延 伸。 "光伏发电项目规划建设面积约2400平方公里,容纳1亿千瓦装机容量,目标实现光伏治沙400万亩、生 态治沙800万亩。"鄂尔多斯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此外,在毛乌素沙地南缘布局建设长约150 公里'一廊多点'风电光伏项目,容纳5000万千瓦装机容量,可实现风电光伏治沙70万亩、生态治沙230 万亩。" 站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的一处坡地上,成片的杏树枝繁叶茂。脚下400余 米深处,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布尔台煤矿的综采设备正在奋力掘进。 放眼望去,4.2万亩的土地被112万块太阳能光伏板覆盖,阳光照耀,熠熠生辉;板下是茁壮生长的紫花 苜蓿,坡上满是沙棘、苹果树、杏树,绿意盎然,生机勃发。 刚刚巡检完项目区的内蒙古圣圆能源集团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薛峰摘下几颗杏,分给同事们:"土壤条 件越来越好。搁以前,谁能想到,采煤沉陷区能结出这么甜的果子?" 这里是伊金霍洛旗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项目采用"光伏+储能+生 态治理"的创新模式,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 ...
生态好、乡村美、产业兴……夏日里的神州大地铺展生机盎然旖旎画卷
央视网· 2025-07-21 16:41
新疆那拉提国家湿地公园 - 七月中旬进入最佳观赏期 连片芦苇与蜿蜒河道构成天然栖息地 [1] - 通过生态修复和智能化监管 鸟类种群数量显著增加 [3] 云南文山万寿菊产业 - 万寿菊进入采收期 全州种植面积达29万余亩 年产值5.5亿元 [8] - 万寿菊是提取天然叶黄素的重要原料 采摘周期从7月持续至10月 全年可采收5-13次 [6] - 形成稳定栽培、采摘和收购模式 为周边群众提供家门口增收机会 [6][8] 江西寻乌鹰嘴桃产业 - 鹰嘴桃种植面积达2.3万亩 年产量2.5万吨 带动人均增收超5000元 [13] - 依托地理优势发展种植 新建数智化交易集散中心支持销售 [11] - 形成种植、加工、冷链一体化全产业链模式 [13] 甘肃陇南文县天池旅游 - 海拔1728米的高山湖泊 国家4A级景区 夏季吸引游客泛舟或徒步 [16] - 交通发展促进旅游融合 构建"交通+旅游"新格局 [14] 西藏雅尼湿地旅游 - 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呈现高原河流湿地景观 夏季水波荡漾草木葱茏 [17] -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修复 适度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提升体验 [19] 新疆色热克阔勒草原牧业 - 草原平均海拔3100米 牧草丰美 成为牧民夏季牧场 [20] - 牧民延续千年游牧传统 羊群活动形成独特景观 [22]
江西永丰:花海铺展十里画卷 “花经济”绽放“好钱景”
央视网· 2025-07-21 15:44
生态修复与景观打造 -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将80亩荒滩湿地改造为向日葵花海 形成生态景观与城市建筑相映成趣的画卷 [1] - 恩江南岸湿地公园原为杂草丛生滩涂 经改造后成为游客赏景地 并带动周边酒店、小区建设 [3] - 项目保留原有湿地风貌和18棵古树名木 疏浚河道种植水生植物 建成赣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地 [4] 经济效益与产业融合 - 种植油葵品种"盐葵2号"每亩预计收葵花籽200斤 榨油后可增加村集体经济10万元 提供20多个临时岗位 [3] - 向日葵花海带动周边饭店客流量增长 营业额较去年同期翻番 [4] - 2025年上半年恩江沿岸综合旅游区接待游客780万人次 景点销售额达1320万元 [4] 文旅业态创新 - 公园融合庐陵书房、音乐酒吧、滑板场等业态 形成文、旅、体、商多元空间 [4] - 当地策划"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康养"全季旅游产品 发展"向日葵+摄影"等融合业态 [4] - 采用"花海景观+特色产业+餐饮民宿"模式 打造"十里恩江画卷"核心旅游带 [4] 生态保护理念 - 项目建设以生态保护为首位 秉持塑造连续生态景观理念 规划生态绿带等多功能布局 [3] - 目标为全面修复生态本底 打造水清岸绿的最美岸线 [4]
从“修复工程”到“生态画卷”,艺术设计如何让生态修复华丽变身?
中国环境报· 2025-07-21 09:48
生态修复与艺术设计融合 - 平原地区生态修复需兼顾生态功能与审美价值,通过艺术设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 - 水系修复需重构水与岸、城、田的空间关系,形成兼具生态功能与人文记忆的线性景观 [2] - 农田修复应构建"生产—生态—景观"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农业系统,通过作物搭配与生态种养模式创造大地景观 [4] 水系景观构建策略 - 滨水空间采用阶梯式/缓坡式生态护岸,结合乡土植物配置,形成层次丰富的景观带 [2] - 保留自然河道形态,利用浅滩深潭满足生物需求,同时形成动态视觉效果 [2] - 通过景观小品、艺术装置等挖掘水文化元素,使水系成为地域文化载体 [2] - 水位季节性波动可通过弹性空间设计转化为景观体验,如湿地花海、分级观景平台 [3] 农田生态美学实践 - 根据作物色彩与高度差异搭配种植,形成季节性大地色块景观(如油菜花与小麦黄绿相间) [4] - 沟塘周边种植水生植物并投放观赏鱼,兼具净化功能与田园景观效果 [4] - 生态种养模式(如稻渔共生)通过观景栈道、蜜源植物等设计可视化,吸引生物回归 [4] - 农业设施(灌溉渠、废弃农具)艺术化改造,形成乡土景观元素 [5] 湖泊区域整体景观整合 - 湖滨缓冲带构建多层植被带(乔木—灌木—草本—水生植物),实现污染拦截与景观界面统一 [6] - 入湖河口采用阶梯式人工湿地设计,多级净化单元搭配不同水生植物形成色彩景观带 [7] - 村落通过微改造保留乡土特色,打造房前流水、庭院花草的景观,并与湖滨缓冲带有机衔接 [7]
武汉“西大门”40亩向日葵迎宾
长江日报· 2025-07-21 08:24
交通基础设施美化工程 - 武荆高速公路东西湖收费站周边环境从裸露黄土和杂草转变为40亩向日葵花海,搭配20类乔木绿植约2300棵,显著提升景观质量[1] - 项目累计回填土方4万立方米,并在匝道另一侧种植10亩玉米、芝麻等农作物,实现生态修复与农业景观结合[1] - 收费站站长证实环境持续改善,春季种植粉色月见草,夏季更换为向日葵花海[1] 多部门协作管理机制 - 东西湖区城管执法局联合街道、园林局及绿化公司,以"生态修复+景观设计"理念开展综合整治[1] - 新沟镇街道协调环卫企业每日安排2名环卫工人清理匝道垃圾,并定期机械化清扫[2] - 收费站组织粉刷院墙,计划翻新车道并整治桥下空间,与街道建立定期沟通机制[2] 交通枢纽运营数据 - 东西湖收费站作为连接4条主干道的重要枢纽,日均车流量达1万余辆[1] - 收费站共设4个出入口,覆盖面积较广,原有保洁力量较薄弱[2] 物流园区周边环境改善 - 乐歌武汉东西湖物流园员工因周边环境改善,从"不爱出园区"转变为经常外出散步拍照[1] - 物流园项目经理证实园区周边景观显著提升,向日葵花海成为员工休闲新去处[1]
蒙草土壤科技牵头内蒙古重大科技专项通过验收,助力矿山修复提质增效
全景网· 2025-07-18 20:41
项目验收与成果 - 内蒙古科技重大专项"内蒙古典型矿区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通过验收,专家组认为成果达到任务要求[1] - 项目由蒙草土壤科技公司牵头,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共同完成[1] 技术研发与应用 - 项目研发草原矿区生态大数据系统,提供全链条矿区生态修复技术方案,实现治理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3] - 围绕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等难点问题,研究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3] - 开展种质资源库建设、矿山治理技术标准编制、矿区生态大数据平台开发等工作[3] 技术成果与标准 - 形成12套可复制推广的矿山修复技术模式,配套发展3套智能监测、模拟与预警技术体系[4] - 编制国家标准4项、地方标准3项、团体标准1项,包括《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4] - 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0件,发布论文42篇及1部专著[4] 实际应用效果 - 技术成果在贺斯格乌拉露天矿、乌兰哈达露天矿等多个矿山生态治理项目中应用,推广面积达7.5万亩[4] - 贺斯格乌拉露天矿排土场修复中,应用乡土植物+大数据技术,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明显好转[7] - 修复后昆虫、飞鸟等野生动物逐步回归,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7] 公司战略与未来方向 - 蒙草生态坚持科技成果实地转化,推动品种选育、产品研发、机械创新等全链条创新[9] - 下一步将聚焦"乡土种源保障"与"生态大数据导航",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构筑贡献力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