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规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爱玛科技20251024
2025-10-27 08:31
公司财务与经营业绩 * 爱玛科技第三季度营收80.62亿元,同比增长17.3%,扣非归母净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17.64%,销量382万辆,同比增长11% [2] * 第三季度单车价格2,110元,同比增长6.24%,单车净利181.9元,同比增长4% [2]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10.93亿元,同比增长20.78%,扣非归母净利润19.07亿元,同比增长22.78%,销量1,008万台,同比增长15.5% [3] * 第三季度电动两轮车销量362万辆,同比增长11%,单车价格1,866元,电动三轮车销量20.4万辆,同比增长6.47%,单车价格3,667元 [3] * 第三季度销量增速下滑主要由于新国标切换过渡,老国标车需在9月1日前完成发货,渠道需清理库存至12月1日,影响了三季度及11月的销售节奏 [10] * 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小幅提升但环比下降,主要由于账务调整,如将部分门店装修补贴从冲减收入转为计入销售费用 [26]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电动两轮车行业在需求侧驱动下规模扩张,基础需求刚性,应用场景从日常代步拓展至休闲骑行、末端配送,推动需求基数扩大 [4] * 新国标落地推进合规需求释放,通过标准规范行业供给,淘汰不合规产能,目前通过产品认证的产品市场已超过90% [5] * 2025年实施的以旧换新政策对门店资质要求高,构建了政策壁垒,加剧马太效应,头部企业借助壁垒强化优势,中小参与者受挤压,关店率提升,资源向头部集中 [5] * 预计明年行业增速可达5-10% [4][12] * 行业出清进程加速,新标准通过资金、技术、生产三重门槛倒逼小品牌出清,监管逻辑从路面核查转向品牌端监管,提高了效率 [14] * 电动三轮车市场处于快速扩容阶段,竞争对手增多,包括两轮车品牌、燃油转电动品牌及低速四轮品牌,但发展空间高于竞争对手进入速度,短期内不会出现恶性内卷 [22] 国内业务战略与产品布局 * 国内两轮车业务聚焦合规产品,构建分层产品矩阵,实现快速合规占位和灵活切换 [6] * 聚焦车型设计,包括轻量化、外观美学及智能化功能开发,以实现差异化竞争,避免同质化 [6] * 定位电摩市场为核心增量赛道,通过价格分层和智能化提升增强经营能力 [6] * 新国标产品已完成研发认证,关键维度实现升级,采用合规材料提升质感和耐用性,要求智能化功能全覆盖 [12] * 新国标车成本增加主要来自合规材料,公司计划通过规模效应、采购量增加及研发新型替代材料来平衡成本压力 [13] * 为推进高端化,发布高端子品牌"零季",聚焦性能品质、智能化与用户体验,新品发布会于10月28日召开,并开启全国招商 [2][8] * 新品牌"零记"凭借公司对大众出行需求的深度理解、全国超3万家门店网络、快速响应服务及成熟供应链,在下沉市场具有竞争壁垒 [24] 三轮车业务发展 * 三轮车业务围绕产能、产品、渠道和服务全链路发力 [7] * 加速推进丰县徐州基地建设,将于2026年一季度投产,实现总产能200万台(休闲与货运三轮车各100万台),以应对当前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 [21] * 持续优化产品设计,拓展货运三轮业务,并围绕休闲三轮不同场景进行升级,通过半棚、全棚等品类满足差异化需求 [7] * 重点推进门店零售及服务能力构建,加速渠道下沉 [7] * 业务起量得益于用户人群破圈(如吸引接送孩子家长)、产品力升级(如推出篷车版本)及口碑扩散 [20] * 休闲三轮车行业增速远超预期,2025年9月销量翻倍增长,预计整个市场需求达600万台,货运三轮车年需求稳定在900至1,000台 [21] 商用业务与海外市场 * 商用条线已独立,以合规化为核心,采取政企定制与品牌品类门店双轨并行策略 [4] * 针对即时配送、生鲜家政、旅租、商超配送、政企通勤五大应用场景开发产品,搭建物权管理平台支持日租、月租、以租代售,降低运营成本 [4][17] * 新国标后外卖车行业面临合规(电摩需驾照)、效率(限速影响收入)及成本三大核心痛点 [16] * 公司规划通过专门设计符合商用需求的新车型、数字化IT平台及拓展商超配送和政企定制市场来应对 [15][17] * 海外市场采取分市场差异化策略:在越南、印尼等核心市场依托本土渠道快速扩张;在巴西、非洲等潜力市场围绕用户场景做储备;在欧洲、北美等高端市场通过差异化品类(如e-bike)满足需求 [9] * 海外需求释放信号明显:越南河内2026年禁摩、印尼碳中和政策推动;东南亚布局工厂后制造成本降低;B端应用场景渗透加速 [19] 公司整体展望与策略 * 政策调整筛选掉无核心竞争力企业,需求放大镜映照产品是否解决用户痛点,公司视波动为补短板强长板的机会 [27] * 公司未来在于紧跟用户需求,用新技术、新思维构建产品体验,在变化中寻找新机会 [27] * 在高端化方面,公司认为智能化应解决用户真实痛点,而非炫技,通过独立品牌覆盖年轻群体,同时保留制造、运营、服务优势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