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命名范式
icon
搜索文档
雷军发起小米YU7标准版改名投票,和理想殊途同归,也是主打一个听劝?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19:45
小米YU7标准版命名事件 - 小米创始人雷军就YU7标准版命名发起网络投票 询问是否应改名为Pro版或Max版 强调该版本配置强大 续航达835公里 超越竞品高端版本[1] - 投票结果显示2.4万人参与 其中1.7万人支持维持"标准版"名称 近7000人支持改用Pro/Max命名[4] - YU7为豪华高性能SUV 分为标准版/Pro版/Max版三个档次 价格分别为25.35万元/27.99万元/32.99万元[5] 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 专家指出雷军实质通过命名争议显性化"标准版≠丐版"认知冲突 借用户投票传递定价逻辑 在行业普遍"命名通胀"背景下坚持使用标准版称谓但产品力对标更高标准[3][6] - 核心意图在于重塑价格价值锚点 让市场重新审视小米定价诚意 征求意见话术本质是温和的品牌沟通方式[6] - 理想汽车采取类似策略 于8月5日宣布i8全系统一为顶配版本 取消Pro/Max/Ultra多版本配置 将冰箱和高阶智能驾驶全面标配 起售价调整为33.98万元[3][7] - 理想i8原分三个版本 售价分别为32.18万元/34.98万元/36.98万元 调整后价格较原顶配版本降低3万元[8] 行业命名范式演变 - 新能源汽车行业近年普遍借鉴电子产品命名体系 热衷使用Pro/Max/Ultra等英文后缀[9] - 专家认为此现象反映中国品牌想象力仍受欧美科技巨头框架限制 苹果凭借高溢价使其命名规则成为行业默认范式[9] - 中国新能源车与手机营销直接沿用该体系 仅在Pro/Max基础上略作延伸 节省了重新培育用户的成本[9] - 命名锚点转移周期约为十年 当前趋势显示国潮品牌逐渐转向中国文化元素命名 但短期内难以撼动现有命名范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