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思维
搜索文档
大学讲堂| 杜雨博士华东师范大学MBA授课实录: AI时代职业突围指南
未可知人工智能研究院· 2025-10-24 11:02
文章核心观点 - AI技术正重塑所有行业,职场人需积极应对以把握机遇并规避淘汰风险[1][3][5][9] - 职业突围的关键在于升级认知思维,并采取具体行动将AI转化为个人竞争力[12][46][56] AI时代的产业机遇 - AI是产业发展的必答题,正通过“重塑锤”改造所有行业[5] - 智能制造、金融科技、医疗健康及教育培训等行业正利用AI实现提质、提效、突破瓶颈及重构体验[6] - AI不仅提升工作效率,更催生新赛道与新玩法,彻底重构职业机会格局[7] - 提前洞察AI在自身行业应用前景的个体将获得职业晋级优势[8] AI时代的职场挑战 - AI颠覆传统职场规则,形成“生死局”[9] - 依赖重复劳动的岗位面临被AI替代的高风险,从业者需加速转型[10] - 职场竞争转向综合能力与创新思维的比拼,单一技能持有者易被淘汰[11] - AI引发的“职场风暴”已至,其进程不会因个体未察觉而停滞[12] 认知思维升级策略 - **股权思维**:强调长期主义,职业发展需跨越行业周期波动,重视持续积累[14] - **逆向思维**:利用AI在情绪处理上的盲区,在群体乐观时保持冷静、在悲观时发现机会并专注学习[15] - **风险思维**:重新定义风险为“永久性损失”而非价格波动,决策时优先考虑本金安全与生存可持续性[16][17] - **复利思维**:追求指数增长模式,构建互联的知识网络与能力护城河,避免线性增长的“青春饭”模式[18][19][21] - **杠杆思维**:善用代码与媒体等“无需许可的杠杆”,并借助AI将其效应放大,实现价值最大化[22][24][25] - **品牌思维**:在无形资本时代,建立独特个人标签与影响力,打造不可替代的个人品牌[28] - **下山思维**:以目标为导向,在不确定性中创造确定,通过多元路径与杠杆工具实现职业目标[31] - **田忌思维**:将时间视为稀缺资源进行策略性投资,将高效时段用于高回报事项[35] - **乐高思维**:擅长拆解目标并将AI生成的技能模块高效组合以解决问题[38] - **归因思维**:精准识别驱动职业结果的根本性变量,避免在次要因素上耗费精力[41][42] - **贝叶斯思维**:动态更新认知,根据新证据调整策略,保持开放心态以适应快速变化[44] 行动落地指南 - 保持空杯心态,每日承认未知以持续学习[47] - 每月尝试改变习惯,打破思维定式[48] - 进行跨代际社交,实现经验与新知的交换[48] - 以至少十年后的视角评估当前决策[49] - 重视休息与放空以提升工作效率[50] - 新想法产生后五分钟内采取行动[51] - 通过“原子习惯”法以低门槛启动并坚持新习惯[53] - 在放弃边缘尝试“再坚持一下”原则[54] - 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应对不确定性[54] - 保持感恩之心,积累良好人际关系[55] 善用AI的核心价值 - AI之争的本质是时间之争,掌握AI工具意味着掌握时间主动权[56] - 将AI用于处理重复性工作,可释放时间专注于创造性与战略性事务[56]
小行动大改变 | 三个人,三条路:中小卖家的新品突围
商业洞察· 2025-10-16 19:05
亚马逊电商平台机遇 - 每天都有新卖家不断涌入亚马逊平台,页面的另一端是数千万用户在进行搜索、浏览和下单 [1] - 机会与挑战交织而至,有人爆单,也有人沉默 [2] - 无数渴望改变的个体面临迫切而具体的第一步选择问题 [3] 卖家“月下小薰”的成功路径 - 店铺上线当天即实现出单目标,不走传统外贸模式,看中电商杠杆效应 [5][7] - 研究头部卖家的销量、产品结构和用户评论,从差评中挖掘改良机会 [7] - 第一条链接上线两周后,日销量从2单稳步增长至近10单 [7] - 每个新品备货量控制在300件左右,通过两周广告与自然流量反馈决定追加或止损 [7] - 开店第二年迎来首个爆款厨房收纳用品,首月卖出近千件 [8] - 广告花费从占销售额8%提升至14%,广告订单量环比增加18% [10] - 三年后实现千万级营收,团队扩充并将办公室迁至深圳 [11] 卖家“Shirley”的跨界策略 - 从金融行业跨界至跨境电商,采用多品类测试的“赛马场”策略 [13][14] - 同时启动母婴、宠物、汽配和玩具四个赛道,每个品类选5个SKU测试 [14] - 黑五旺季数据验证玩具类目高毛利、高增长,果断放弃动销不佳品类 [15][16] - 定位中低客单价但有设计感的替代品,精心打磨用户体验全链路细节 [17] - 将绝大部分广告预算集中在商品推广广告,以直接提升销量 [18] - 线上生意两年营收翻了几番,并将成功模式复制至英国、德国和加拿大新市场 [19] 卖家“黄煜”的跨境经验 - 拥有十余年跨境行业经验,2020年离开大公司选择亚马逊作为创业起点 [20][21] - 利用eBay与亚马逊平台信息差选品,寻找FBA卖家覆盖稀少的“真空地带” [22] - 首个产品枪灰色吹风机架月销量快速突破500单 [22] - 专注家居五金、清洁配件等需求稳定、季节性波动小的类目 [22] - 产品出单后立即申请外观专利,用知识产权构建竞争壁垒 [23] - 使用同一注册品牌开拓多站点,共享评价以降低新市场进入门槛 [24][25] - 将超过95%广告预算用于商品推广广告,重点投放利润最高的潜力产品 [26] - 品牌已涉足八个国家,多个经典产品持续热销 [27] 中小卖家的核心策略 - 月下小薰通过审美迁移与策略卡位,避开与大卖家正面价格战,吸引有审美个性的客群 [9][29] - Shirley通过数据测试快速迭代品类方向,实现高效增长 [29] - 黄煜借助平台信息差与专利保护,稳健拓展全球版图 [29] - 中小卖家通过微小而具体的行动,在复杂市场中寻找可持续变量 [30]
雷军发起小米YU7标准版改名投票,和理想殊途同归,也是主打一个听劝?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19:45
小米YU7标准版命名事件 - 小米创始人雷军就YU7标准版命名发起网络投票 询问是否应改名为Pro版或Max版 强调该版本配置强大 续航达835公里 超越竞品高端版本[1] - 投票结果显示2.4万人参与 其中1.7万人支持维持"标准版"名称 近7000人支持改用Pro/Max命名[4] - YU7为豪华高性能SUV 分为标准版/Pro版/Max版三个档次 价格分别为25.35万元/27.99万元/32.99万元[5] 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 专家指出雷军实质通过命名争议显性化"标准版≠丐版"认知冲突 借用户投票传递定价逻辑 在行业普遍"命名通胀"背景下坚持使用标准版称谓但产品力对标更高标准[3][6] - 核心意图在于重塑价格价值锚点 让市场重新审视小米定价诚意 征求意见话术本质是温和的品牌沟通方式[6] - 理想汽车采取类似策略 于8月5日宣布i8全系统一为顶配版本 取消Pro/Max/Ultra多版本配置 将冰箱和高阶智能驾驶全面标配 起售价调整为33.98万元[3][7] - 理想i8原分三个版本 售价分别为32.18万元/34.98万元/36.98万元 调整后价格较原顶配版本降低3万元[8] 行业命名范式演变 - 新能源汽车行业近年普遍借鉴电子产品命名体系 热衷使用Pro/Max/Ultra等英文后缀[9] - 专家认为此现象反映中国品牌想象力仍受欧美科技巨头框架限制 苹果凭借高溢价使其命名规则成为行业默认范式[9] - 中国新能源车与手机营销直接沿用该体系 仅在Pro/Max基础上略作延伸 节省了重新培育用户的成本[9] - 命名锚点转移周期约为十年 当前趋势显示国潮品牌逐渐转向中国文化元素命名 但短期内难以撼动现有命名范式[9]
农产品直播电商未来到底如何
搜狐财经· 2025-07-08 03:22
技术赋能 - 直播电商结合AI质检系统实现农产品"透明化生产",消费者可实时查看脐橙采摘分拣过程及果径糖度等数据[3] - 阿里云"数智兴农"平台为山东栖霞苹果提供价格预测服务,帮助果农错峰销售实现15%溢价率提升[3] - 京东物流"产地直发+次日达"模式将猕猴桃损耗率从25%降至5%以内,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农产品溯源[3] - 拼多多"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分析10亿级消费数据指导陕西眉县果农调整猕猴桃种植品种结构[3] - 盒马"村鲜直供"项目联合宁夏农户将西红柿从田间到餐桌周期缩短至48小时,推动C2M反向定制模式[3] 模式创新 - 浙江丽水"定制菜园"认养模式订单量年增40%,安徽笑果农牧构建"饲料加工-养殖-冷链物流"一体化链条2024年网销额突破2000万元[5] - 贵州"村BA"篮球赛带动农特产品销售增长200%,形成"电商+文旅"新范式[5] - 河北青龙县通过"三级书记抓电商"模式推动板栗年销售额达8万吨,带动农户人均增收近2000元[5] - 抖音电商"新农人计划"带动三农达人数量同比增长105%,农货商家增长83%[5] - 阿里巴巴"村播计划"助力"平阴玫瑰""五常大米"等区域公用品牌走向全国[5] 市场现状与挑战 - 农产品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万亿级,但农村物流成本比城市高30%,生鲜损耗率超15%[7] - 60%农村电商企业缺乏专业运营人才,仅20%农产品拥有自主品牌[7] - 广东省"数商兴农"专项行动推动2023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822亿元[7] - 拼多多"出海计划"带动2024年跨境农货交易额同比增长183%,广西芒果福建茶叶出口东南亚[7] - 邱县群众直播间免费培训使村民首场直播成交超100单[7] 行业趋势 - 农产品直播电商从"流量为王"转向产业生态构建,形成"生产-加工-物流-营销-文旅"闭环[9] - 双语直播开拓东南亚市场,中欧班列推动河北青龙板栗出口欧洲,区块链技术实现农产品全生命周期溯源[9] - 行业向"卖生态"转型,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产业思维取代流量思维[11][12]
Labubu崩盘启示录:一夜暴富梦,终究只是泡沫
新浪财经· 2025-06-22 01:25
Labubu价格崩盘事件 - Labubu隐藏款价格从4600元高点跌至2547元 普通款从400元暴跌到99元 [2] - 价格崩盘直接原因是泡泡玛特6月18日突然开启全球预售 大量补货导致稀缺性丧失 [4][5][6] - 更深层次原因包括盲盒热潮退却 消费者趋于理性 市场竞争加剧 IP泛滥分散注意力 [7][8][9][10] 潮玩行业现状 - 行业存在明显投机属性 买家动机从喜爱转变为投资获利 [11][12] - 与历史上炒鞋 炒手表 NFT炒作模式高度相似 都遵循限量+明星效应的套路 [13][14][15][16] - 真正喜爱Labubu的粉丝占少数 多数消费者受FOMO情绪驱动购买 [17] 泡泡玛特公司分析 - 截至6月19日公司市值达3612亿港元 创始人曾提出成为"中国迪士尼"的目标 [32] - 但公司IP开发模式与迪士尼存在本质差异 缺乏故事性和文化内涵支撑 [33][34][35][36][37] - 当前仍采用流量思维运营 依赖话题炒作而非品牌价值建设 [38][39][40][41] 消费者行为分析 - 主要购买群体为Z世代年轻人 存在收入与消费不匹配现象 [18] - 消费动机包括身份认同焦虑 稀缺恐慌 投资幻觉和情绪价值寄托 [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 健康收藏文化应基于喜爱而非投机 但目前市场环境扭曲了消费本质 [48][49][5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