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品结构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保供、价稳,淮安“双节”好物省心购
扬子晚报网· 2025-09-30 12:31
节日消费市场概况 - 中秋与国庆双节叠加推动淮安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超市与农贸市场已备足商品以迎接火热消费 [1] - 农贸市场呈现供应足 人气旺 价格稳的特点 为节日增添了幸福感和民生温度 [7] 超市商品策略与销售趋势 - 苏港时代超市节日礼品礼盒单价集中在100元至200元区间 主打兼具性价比 实用性与仪式感 [1] - 该超市上架50余种礼品礼盒 主打简约包装与产品力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1] - 除传统月饼礼盒外 筋膜枪 按摩仪等主打健康理念的礼品礼盒同样吸引消费者 [1] - 商联超市明确商品结构年轻化定位 借鉴胖东来模式转型升级 瞄准年轻客群需求 [3] - 超市通过下架过度包装单品 采用本地直供 源头直采 自有品牌定制等方式新增极致性价比单品 [3] - 通过源头直采和自有品牌定制 月饼 坚果等礼盒品质得到确保 价格比电商平台更实惠 [3] 农贸市场供应与消费场景 - 淮海东路农贸市场迎来采购高峰 客流明显增多 问价声与挑选声此起彼伏 [5] - 市场内蔬菜 水产 肉类等品类丰富 部分肉类摊位推出烧烤 火锅涮肉等节日套餐组合销售 [5] - 市场管理人员加强供应渠道对接以保障商品供应 稳定价格 确保货源充足 [7] - 市场组织专班开展消防安全巡查等工作 保障市民安全 舒适 整洁的购物体验 [7] 商品供应与安全保障 - 商联超市的米面粮油 蔬菜肉品等民生商品基本实现源头直采与源头可溯 备货充足且价格平稳 [5] - 该超市拥有专属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 以确保双节期间菜篮子安全 [5] - 商联超市蔬菜肉类区设置平价菜专区 并提供净菜包装等服务 [5]
便利店调改:能否挽救萎缩的利润?
虎嗅APP· 2025-03-02 21:00
便利店调改 - 三线县城便利店通过引入热食设备和即食商品(烤肠机、关东煮、饭团等)以及文具、盲盒等品类,客流增加30%,毛利率提升50% [2][3] - 调改核心在于满足本地化需求,如学校周边侧重学生群体的热食和娱乐商品,同时优化卖场布局以最大化空间利用率 [3] - 供应链把控是关键,热食设备需稳定供应,文具和盲盒需注意库存管理以避免压货 [3] - 行业整体面临困境,零食店和折扣店扩张冲击便利店水饮和零食品类,导致临期产品积压和货架空板问题 [3] - 烟酒销售额下滑,高端烟酒需求减少,低端烟酒利润有限,传导至便利店收入端 [4] 行业盈利难题 - 便利店销售规模过去9年复合年均增长17.4%,但盈利难问题普遍存在 [6] - 7-Eleven中国3906家门店尚未盈利,母公司2024年3-11月净利润同比下降65%至636亿日元,营业利润下降23%至3154亿日元 [6] - 全家中国2707家门店依赖一线城市高消费客群,低线市场拓展困难 [7] - 罗森开店数量最多但盈利不稳定,2020年首次全年盈利后未能持续,2023年3-5月再次盈利 [7] 发力餐饮新店型 - 外资便利店加码鲜食品类(如饭团、便当),鲜食销售占比达40%,毛利率近40%,其他商品毛利率仅27% [10] - 7-11广州试点小食堂调改,扩大热食区域并引入堂食;全家第五代门店增设"热气小灶"鲜食吧台,强化现制餐饮 [11] - 餐饮化转型面临运营难题:面积有限导致SKU缩减,高损耗率风险,低线市场日式鲜食水土不服(价格高、口味不符) [11][12] - 鲜食业务同质化严重,全家、罗森、7-11鲜食品类重合度达70%,引发价格战压缩利润 [13] 差异化商品 - 日本全家引入男士内衣、袜子、小家电(充电器、耳机)等非传统品类,优化供应链引入15-20天保质期冷藏商品 [16][17] - 调改策略为"以空间换效率",缩减休息区增加货架组数,提升坪效 [17] - 7-11引入小规格化妆品,罗森与无印良品合作提供高附加值文具和生活用品 [17] - 商品扩展风险:压缩核心商品空间,新增品类(如衣料品、小家电)动销慢导致库存积压 [18] - 中国市场电商发达,便利店需差异化竞争,核心应聚焦高频即时需求而非盲目多元化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