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回归一个吉利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都市车界|172亿“鲸吞”极氪! “一个吉利”对车主有何影响?
齐鲁晚报· 2025-07-16 15:16
交易概况 - 吉利汽车以约172亿元人民币收购尚未持有的37.2%极氪股份,极氪将成为吉利汽车全资子公司并从纽交所退市 [1] - 每股极氪股份可换取2.687美元现金或1.23股吉利汽车股份,现金对价较极氪最后交易日股价溢价13.6%,股份对价较吉利港股溢价2.4% [3] - 吉利汽车行政总裁桂生悦称此举将"开创多赢局面",董事长李书福称其为"更美好的未来奠定基础" [3] 战略背景 - 吉利控股集团提出"一个吉利"战略蓝图,已相继整合几何品牌入银河系列,将领克并入极氪体系 [4] - 内部资源内耗严重,20万-30万元价格区间极氪001、领克Z10、银河E8等车型同质化竞争,技术研发存在近十种车机系统方案 [4] - 智驾领域分裂导致2023年研发重复投入超50亿元 [5] - 2025年一季度吉利集团整体毛利率降至14.7%,较极氪独立运营前下降3.2个百分点 [6] - 极氪市值从110亿美元缩水至57亿美元,跌幅达48% [6] 协同效应 - 预计研发投入可降低10%-20%,供应链成本缩减5%-8%,产能利用率提升3%-5% [7] - 动力电池规模化采购可降本15% [7] - 整合极氪的SEA浩瀚架构与领克EM-P超级电混技术,实现平台化共享 [7] - 品牌矩阵重新定位:极氪主攻30万元以上豪华纯电市场,领克聚焦20万元以上中高端混动领域,吉利银河覆盖主流市场 [7] - 极氪渠道覆盖将从50城扩展至200城,三四线下沉市场渗透率预计提升3倍 [8] 技术整合 - 超级电混技术、1.2MW全液冷充电桩等创新成果有望快速普及 [9] - 极氪能源将接入第三方充电桩突破130万枪,并与蔚来等品牌实现互联互通 [9] - 领克售后体系升级为"领极联服",可同时服务极氪、极越、极星车主 [10] 行业影响 - 行业分析师认为此次合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从无序竞争转向体系竞争"的典型样本 [10] - 德意志银行、东方证券等机构上调吉利目标价,交银国际预计估值有望突破3000亿港元 [10] - 相比丰田的"全球架构"战略,吉利整合速度更快;对照特斯拉的垂直整合,又保留了品牌独立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