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整合

搜索文档
都市车界|172亿“鲸吞”极氪! “一个吉利”对车主有何影响?
齐鲁晚报· 2025-07-16 15:16
交易概况 - 吉利汽车以约172亿元人民币收购尚未持有的37.2%极氪股份,极氪将成为吉利汽车全资子公司并从纽交所退市 [1] - 每股极氪股份可换取2.687美元现金或1.23股吉利汽车股份,现金对价较极氪最后交易日股价溢价13.6%,股份对价较吉利港股溢价2.4% [3] - 吉利汽车行政总裁桂生悦称此举将"开创多赢局面",董事长李书福称其为"更美好的未来奠定基础" [3] 战略背景 - 吉利控股集团提出"一个吉利"战略蓝图,已相继整合几何品牌入银河系列,将领克并入极氪体系 [4] - 内部资源内耗严重,20万-30万元价格区间极氪001、领克Z10、银河E8等车型同质化竞争,技术研发存在近十种车机系统方案 [4] - 智驾领域分裂导致2023年研发重复投入超50亿元 [5] - 2025年一季度吉利集团整体毛利率降至14.7%,较极氪独立运营前下降3.2个百分点 [6] - 极氪市值从110亿美元缩水至57亿美元,跌幅达48% [6] 协同效应 - 预计研发投入可降低10%-20%,供应链成本缩减5%-8%,产能利用率提升3%-5% [7] - 动力电池规模化采购可降本15% [7] - 整合极氪的SEA浩瀚架构与领克EM-P超级电混技术,实现平台化共享 [7] - 品牌矩阵重新定位:极氪主攻30万元以上豪华纯电市场,领克聚焦20万元以上中高端混动领域,吉利银河覆盖主流市场 [7] - 极氪渠道覆盖将从50城扩展至200城,三四线下沉市场渗透率预计提升3倍 [8] 技术整合 - 超级电混技术、1.2MW全液冷充电桩等创新成果有望快速普及 [9] - 极氪能源将接入第三方充电桩突破130万枪,并与蔚来等品牌实现互联互通 [9] - 领克售后体系升级为"领极联服",可同时服务极氪、极越、极星车主 [10] 行业影响 - 行业分析师认为此次合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从无序竞争转向体系竞争"的典型样本 [10] - 德意志银行、东方证券等机构上调吉利目标价,交银国际预计估值有望突破3000亿港元 [10] - 相比丰田的"全球架构"战略,吉利整合速度更快;对照特斯拉的垂直整合,又保留了品牌独立性 [11]
最大造车巨无霸即将诞生
投资界· 2025-02-11 15:38
央企汽车集团重组 - 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的间接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公告内容高度重合引发市场对两者合并的预期 [3][5] - 兵装集团旗下长安汽车在全球拥有12个制造基地、22个工厂,自主品牌销量突破2500万辆;东风汽车累计产销近6000万辆,有效专利1.6万余项 [7] - 若重组落地,2024年东风与长安合计销量超500万辆,将超越比亚迪成为中国最大汽车集团及全球第五大车企 [8]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东风、长安、一汽新能源合计销量192万辆,不及比亚迪全年销量的一半 [7][8] - 天风证券分析指出央企在新能源领域缺位严重,资源整合可帮助国有车企抢占市场份额 [8] - 行业预测未来3-5年80%燃油车品牌将关停并转,兼并重组将成为新能源行业常态 [11] 政策与产业整合动向 - 工信部及发改委多次强调通过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国资委要求央企加快转型并开展高质量投资并购 [11] - 央企已在电池领域尝试整合,如一汽、兵装集团、东风集团联合投资中国诚通动力电池项目,打造国资头部企业 [11][12] - 行业人士预判新能源汽车淘汰赛将持续至2026-2027年,最终形成少数赢家主导的双雄格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