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七排放标准

搜索文档
高效发动机依旧大有可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4 09:08
内燃机行业现状与增长 - 2024年国内内燃机行业总体产量超过8000万台,总功率超29亿千瓦 [4] - 2024年1~4月内燃机行业产量同比增长10%以上,总产值约6000亿元 [4] - 非道路领域(工程、农机、船舶、发电)仍是内燃机主要应用场景 [4] 国七排放标准进展 - 国七排放标准将于2026年12月完成制修订工作 [5] - 轻型车VOCs排放强度将下降50%以上 [5] - 引入远程联网技术实现OBD智慧化监管,建立"车型+车队"互补减排机制 [5] - 新增非尾气细颗粒物及动力电池耐久性要求 [8] - 将控制氨排放(国六车WLTC工况0-8mg/km,RDE工况0-7.5mg/km)及甲烷/N2O排放 [8] 高效发动机技术发展 - 行业共识认为低碳发展需多元化技术路线,高效发动机仍有发展空间 [6] - 发动机热效率竞赛存在争议,实际运行热效率受成本/耐久性限制低于实验室数据 [11] - 采用靶向喷雾(TFI)技术可有效抑制发动机爆震 [11] - 全工况Lambda=1设计成为主流(如大众EA888/奇瑞鲲鹏发动机) [15] - 丰田开发Lambda=2.5超稀燃发动机原型,热效率近50%且无需后处理装置 [17] 氢内燃机技术突破 - 氢气内燃机被视为近零排放可行方案,兼具加注快/产业链成熟优势 [18] - 费尼亚德尔福开发中压氢气喷射技术,轻型车项目实现HC/NOx个位数排放 [20] - 中压氢内燃机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约1克/公里 [20] - 覆盖非道路机械/重型车领域,2024年量产低压喷射氢内燃机项目 [20] 低空经济动力系统 - 低空经济涵盖六大应用场景,eVTOL市场规模预计达万亿级 [23] - 纯电动系统受电池能量密度限制,混合动力(串联构型)成为突破方向 [24] - 活塞式/涡轮发动机在长距离飞行领域仍具优势 [24] 高端发动机研发 - 一汽红旗V型增压直喷发动机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28] - 行业呼吁加强高功率/大排量发动机研发以支持汽车"出海"战略 [30]
玉柴重磅发布五款动力新品,科技工作者日亮剑“零碳”征程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31 18:33
公司动态 - 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夕举行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暨低碳智能动力发布会,玉林市委副书记邓国忠等领导出席[2] - 公司集中发布覆盖车用、工程机械、船舶及低空经济领域的五款新能源动力产品,展示其在国七排放前瞻研究和多元燃料技术路线布局的深厚积累[3] - 公司提出构建"绿色动力超市"概念,旨在覆盖各种细分市场及燃料种类,为用户提供最适合的动力解决方案[6] 产品发布 - 商用车领域推出三款增程动力:YCK06H氢能增程动力(国内首款商业化燃氢增程动力,零碳排放,120kW电机,氢气纯度要求低于燃料电池)、YCY30N燃气增程动力(3L排量,同级功率巅峰)、YCK16LM甲醇混合动力总成(功率426kW,扭矩2700牛米,燃料成本较柴油机降低45%,维护成本降低25%)[5] - 同时发布大型船用甲醇发动机和小型低空动力发动机,覆盖陆运、航运、工程机械及空中交通等多维场景[6] - YCK16LM甲醇机采用专利防腐蚀技术,耐久性超出行业平均28%,500小时超长保养周期[5] 技术布局 - 公司前瞻布局国七排放标准预研工作,预测排放限值范围并完成技术路线"摸底",重点分析各种技术路线对用户总拥有成本(TCO)的影响[9] - 坚持多元燃料技术路线,从低碳到零碳渐进发展,探索商用车领域最经济的解决方案,确立新能源动力为三大赛道之一[9] - 全面推进从传统柴油、天然气到氢气、氨、甲醇及生物燃料等多种燃料应用技术的研发与商业化探索[10] 研发创新 - 公司长期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专利质量持续提升,连续五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2024年首次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3] - 在新能源领域打破国际技术壁垒,实现国际排放法规的最终判断能力,掌握发动机与电机协同控制核心技术,利用AI工具进行控制策略自动寻优[13] - 在混合动力商用车领域成为行业第一品牌,用户从观望转向主动寻求合作,尤其在非道路及天然气增程领域[13] 发展战略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目标成为世界一流的独立动力系统供应商,为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双碳"目标贡献力量[16] - 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推进绿色燃料发展与应用,与中石油、中石化等上下游伙伴合作[10] - 从传统动力持续精进到新能源全面开花,展示引领动力技术变革、驱动绿色未来的信心与实力[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