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投资萎缩
搜索文档
担心被美国3500亿美元投资承诺“掏空”,韩企加码国内投资
环球时报· 2025-11-19 06:58
投资计划概述 - 韩国四大企业集团(三星、SK、现代汽车、LG)宣布了以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清洁能源为核心的国内投资计划 [1][2] - 四大集团承诺的国内投资总额超过800万亿韩元(约合5500亿美元) [4] - 三星计划在未来5年内向韩国投资450万亿韩元,并重启平泽园区第五工厂的半导体项目建设 [4] - 现代汽车集团承诺未来5年投入125.2万亿韩元,较原有计划增加了8.2万亿韩元 [4] - SK、LG、HD现代重工及赛尔群等企业也提出了中长期国内投资计划 [4] 投资背景与战略意图 - 投资计划的推出是针对韩美关税谈判后,业界对“国内投资萎缩”和“产业空洞化”担忧的直接回应 [1][4] - 此举意在表明,即使深化与华盛顿的经济联系,韩国工业竞争力仍想继续扎根在本土 [2] - 在全球供应链重组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企业旨在重新强化国内制造基地的重要性 [4] - 企业共识是将韩国打造为承担核心生产与研发能力的“母工厂”,高附加值技术与关键工艺预计仍将留在韩国 [5] - 现代汽车将七成以上的新投资用于AI、机器人、电动汽车、氢能等未来产业的研发 [5] 外部协议与潜在影响 - 韩美贸易协议包括韩国向美国造船业投资1500亿美元,以及向美国其他产业额外投资2000亿美元 [5] - 公众担忧韩国制造业可能会被总计3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承诺掏空 [5] - 大规模对美投资势必导致企业内部资源再分配,在可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国内投资被挤压的担忧难以避免 [5] 执行挑战与舆论关切 - 舆论担忧在大规模对美投资与国内投资之间,企业可动用资源有限,国内投入可能不及预期,“防止产业空洞化”的承诺可能流于形式 [6] - 投资计划最终能否落地,取决于政府能否同步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税制优惠等制度性支撑 [6] - 如果政策配套不到位,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可能削弱国内投资的执行力度 [6] - 韩国政府需加大对基础科研和关键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中守住国内产业生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