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重组

搜索文档
美对等关税多米诺效应系列研究(二)——全球供应链或加速重组
联合资信· 2025-08-17 18:44
关税政策特征与实施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呈现"国别差异化与重要商品叠加"双轨并行特征,对英国加征10%关税,欧盟、日本和韩国加征15%关税[5] - 美国对印度输美商品统一加征25%关税,并追加25%惩罚性关税,累积税率升至50%[6]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24%关税进入第三轮90天暂停期,同时保留10%关税[6] 关税政策目标与影响 - 美国加征商品关税旨在缩小贸易逆差(2024年运输设备等类别逆差超万亿美元)、保护本土产业、遏制竞争对手[10] - 对半导体拟加征100%关税,中国光伏产品拟累积加征超100%关税,进口药品最高税率或达250%[10] - 2024年美国商品进口额接近3.3万亿美元,庞大需求对全球供应链调整具有绝对话语权[18] 全球供应链重构趋势 - 本土化和区域化成为全球供应链重构主流,形成"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集群[20] - 美国制造业自产比例约60%-70%,钢铁等基础材料年产能不足国内需求20%-30%[16][24] - 中国或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中枢节点",高端环节国产化率有望突破60%[25] 区域供应链调整 - 欧盟或成为中高端技术供应链重要承接方,2024年对美出口总额516亿欧元[26] - 东盟地区2024年流入越南FDI达38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承接中国中低端产业转移[27] - 墨西哥2024年出口规模近62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十大产品出口国[28]
印度:中国行我也行,带头反击美国霸权,美印谈崩了?
搜狐财经· 2025-07-07 10:05
美中贸易关系 - 美国商务部允许本国企业继续向中国市场出口芯片设计软件、乙烷及飞机喷气发动机等商品 反映美国对中国经济实力的重新评估 [1] - 美国政策转变被视为务实妥协 显示中美关系可能在对抗中找到新的平衡 [1] - 中国在制造业和科技领域占据优势 美国制裁和关税可能加速全球供应链重组 [3] 美印贸易争端 - 印度对美国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采取报复性措施 并向WTO发出反制通知 [3] -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印度近29亿美元出口 对印度经济构成直接威胁 [3] - 印度将农业和乳制品市场列为谈判红线 显示其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 [3] 美印战略关系 - 美国试图将印度作为亚太地区战略盟友以对抗中国 但印度拒绝沦为附属 [5] - 美印在农业和乳制品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 矛盾撕裂两国表面和谐 [5] - 若未能在截止日期前达成协议 印度将面临美国26%的关税打击 [5] 国际贸易体系变化 - 美国单边主义行为引发多方反弹 欧盟和日本也对美国发出强硬信号 [5] - 各国联合寻找反制机会 试图打破美国在贸易规则上的主导权 [7] - 全球贸易争端反映各国在追求自身利益时需寻找新的平衡点 [7]
秘鲁钱凯港对中国贸易的价值
第一财经· 2025-06-15 20:53
钱凯港的经济影响 - 钱凯港预计每年为秘鲁带来45亿美元经济效益,占GDP的1.8%,创造7000个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 [1] - 港口启用后秘鲁至亚洲海运时间从35天缩短至25天,显著降低物流成本并提升出口竞争力 [1] - 秘鲁总统呼吁邻国共同利用钱凯港作为战略枢纽,巴西表现最为积极 [1] 钱凯港的战略定位 - 钱凯港是天然深水良港,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78公里,为中拉贸易提供直达通道 [2] - 秘鲁、智利和厄瓜多尔形成小集体,货物可通过钱凯港运输至中国,预计运输量将几何级增长 [3] - 巴西计划通过钱凯港运输活牛至上海,拓展对华贸易渠道 [3] 中秘经贸关系 - 中国是秘鲁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秘贸易总额397.58亿美元,同比增长10.9% [8] - 秘鲁对华出口额252.25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34% [8] - 2024年秘鲁出口总额746.64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占GDP的26.2% [7] 基础设施合作 - 巴西与中国正磋商建设连接钱凯港至巴西的铁路,海上贸易距离可缩短至少1万公里 [10] - 中国中铁承建的巴西东西一体化铁路(FIOL)全长1500公里,预计2027年运营 [10] - 两洋铁路计划总长4919公里,建成后将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岸,压缩巴西至中国海运时间10天并降低30%运输成本 [10][11] 拉美区域发展 - 巴西东北部占全国人口27%,但GDP仅占14%,面临干旱和人口外流问题 [9] - 巴西东北部拥有90%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和天然气 [9] - 中国与拉美基础设施合作提速,巴西计划新建换装中心、智能调度系统和边贸口岸 [11] 中拉整体合作 - 2024年中拉贸易额5184.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0% [13] - 截至2023年底中国在拉美直接投资存量6008亿美元,2024年流量147.1亿美元 [13] - 中拉论坛成为推进整体合作的重要平台,双方经济总量占全球1/4 [12]
打脸太快!莫迪抄中国作业失败,特朗普划下红线,不许到印度开厂
搜狐财经· 2025-05-19 08:54
印度对美关税政策反转 - 印度政府最初宣布将对美国加税以展示强硬立场,但两天后局势逆转,主动寻求与美国合作[1][3] - 印度商务部长筹备赴美谈判关税豁免的同时,特朗普公开表示印度希望达成互免关税协议,暴露政策矛盾[8] - 印度2018年起面临美国对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关税,向WTO申诉要求加征关税弥补76亿美元出口损失[8] 中美贸易谈判影响 - 中美谈判取得突破,美国承诺90天内大范围降低中国商品关税,部分产品税率减半[5] - 美国提出建立新经贸机制以避免对抗,反映中国稳扎稳打的国际贸易策略[5] - 印度试图模仿中国成功模式但失败,因缺乏中国强大的产业基础和供应链能力[13] 印度制造业短板 - 印度产业链不完整,基础设施薄弱,电力、交通和物流存在瓶颈,难以吸引高端产业链投资[13] - 越南对美贸易额超1400亿美元,成为东南亚对美出口最多国家,三星、苹果等选择越南而非印度[16] - 越南在政策稳定性、营商环境和生产效率上优于印度,成为全球供应链重组受益者[16] 苹果供应链动态 - 特朗普反对苹果将生产线从中国迁至印度,质疑印度作为制造基地的合适性[11] - 苹果近年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试图将部分生产线转移至印度但受阻[11] - 印度"替代中国梦"受挫,因缺乏中国完善的工业体系和独立运作能力[13][18] 印度政策操作性问题 - 印度在WTO提出加税要求但未列出具体商品清单和幅度,缺乏可操作性[15] - 中国采取精准反制措施,通过多边渠道施压并加深国际合作,形成联合战线[15] - 印美贸易量远低于中美,印度加税对美国影响微乎其微[16]
特朗普对华服软晚了一步,一架专机降落北京,来截胡美国订单?
搜狐财经· 2025-05-13 19:48
中美贸易谈判进展 - 美国取消91%已加征关税 中国对等撤销反制措施 [2] - 双方同意暂停另外24%对等关税90天 中国同步跟进 [2] - 谈判被描述为"坦诚 深入 具有建设性" 达成实质性进展 [1]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认可谈判进展 贸易代表期待新协议削减1.2万亿美元贸易逆差 [1] 美国调整关税政策原因 - 外部压力:与日本谈判未果 欧盟与中国达成共识 [7] - 内部压力:三位前总统及零售业巨头呼吁尽快与中国和解 [9] - 美国经济对中国市场和供应链依赖程度显现 [9] 巴西与中国合作动态 - 巴西总统卢拉率近200名商界代表访华 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11] - 中国三天内从巴西采购240万吨大豆 替代美国供应 [13] - 合作涵盖农产品 矿产 新能源等领域 包括锂矿和清洁能源项目 [13][15] - 计划在半导体 5G网络 智慧城市等高科技领域深化合作 [17]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巴西推动本币结算 减少美元使用 挑战美国在拉美经济话语权 [19] - 巴西与中国科技合作可能削弱美国对华技术封锁效果 [20] - 加拿大 阿联酋等国家加速与中国签订大宗商品订单 [22] - 全球供应链重组面临挑战 关键矿产合作可能影响美国新能源产业链 [23] 行业影响 - 农产品贸易:巴西大豆出口量激增 美国市场份额受挤压 [13] - 新能源产业:中国车企计划扩大巴西投资 合作开发锂资源 [15] - 半导体行业:巴西寻求中国投资建厂 减少对美国技术依赖 [17] - 基建领域:中国企业可能参与巴西跨亚马孙铁路等重大项目 [17]
站着把关税谈下来了
虎嗅APP· 2025-05-13 18:05
关税调整 - 中美双方同意互相大幅降低关税水平,美国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45%暂时降低至30%,中国将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125%降低至10% [3] - 双方已就"90天的关税暂停达成一致" [3] - 今年以来美国对华关税经历多次上调:2月1日加征10%,3月3日上调至20%,4月2日达54%,4月8日达104%,4月9-10日飙升至145% [3] 行业影响 - 在美对华关税升至145%时,布局美国的传统外贸公司九成订单都停摆 [5] - 深圳贸易公司一个多月丢了快十个柜 [7] - 广州服装出口公司单笔订单量从原来的几万件减至一半 [8] - 800美元以下关税豁免政策被取消,Temu宣布停止中国直发美国业务 [8] - 5月2日之前跨境物流异常火爆,企业纷纷赶在豁免取消前把货运到美国 [9] - 走批量发货渠道的部分产品需要做FDA认证,全套认证成本约16万 [10] 企业应对 - 东莞家具出口工厂重新召集工人,启动24小时三班倒生产模式 [13] - 跨境卖家加速往美国发货,把货备到本地仓库 [13] - 大量品牌开始在北美市场之外的中东、欧洲等地布局 [14] - 外贸企业采取"等、抢、转"策略应对变化 [16] 市场变化 - 美国消费者原本享受的中国低价商品时代或将画上句号 [10] - 极致低价产品消费者会降低购买频次 [10] - 业内人士认为90天关税暂停是一个确定性的信号 [13] - 过去几个月的剧烈波动加速推动了中国外贸企业的多元化战略 [13]
站着把关税谈下来了
虎嗅· 2025-05-12 22:16
关税调整 - 中美双方同意互相大幅降低关税水平,美国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45%暂时降低至30%,中国将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125%降低至10% [1] - 双方已就"90天的关税暂停达成一致" [1] - 美国此前对华关税政策波动剧烈,从2月1日的10%逐步上调至4月9-10日的145% [1] 行业影响 - 外贸行业在关税高达145%时遭受重创,九成订单停摆,工厂被迫让工人提前放假 [2][9] - 深圳贸易公司老板李清表示已丢失近十个柜的订单 [4] - 广州服装出口公司订单量从几万件减至一半,面临生存危机 [4] - 800美元以下关税豁免政策取消后,Temu停止中国直发美国业务,转向美国本土仓库销售 [4] 企业应对 - 东莞家具出口工厂在关税降低后紧急召回工人,启动24小时三班倒生产模式 [9] - 跨境卖家加速往美国发货,利用90天窗口期备货本土仓库 [10] - 大量品牌开始在中东、欧洲等市场布局,实施多元化战略 [11][12] - 外贸行业总结出"等、抢、转"三字应对策略 [13] 供应链挑战 - 800美元关税豁免取消后,批量发货需FDA认证,成本高达16万元,中小企业难以负担 [6] - 极致低价产品时代可能结束,消费者购买频次下降 [6] - 行业加速适应全球供应链重构,寻求长期稳定商业模式 [14]
现金为王!“新兴市场教父”Mark Mobius的基金仓位低于5%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4-30 21:31
投资策略调整 - 资深新兴市场投资者Mark Mobius目前将95%的资金保留为现金,采取"现金为王"策略以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1] - 预计持有现金的时间为三到四个月,待贸易谈判结束后逐步部署资金,若市场进一步下跌将加大投入 [2] - 认为市场不确定性将持续约六个月,现阶段需等待时机成熟再进行投资 [1] 全球市场表现 - MSCI世界指数(不包括美国)今年以来上涨约10%,创下连续15天上涨的记录 [2] - 美股表现疲弱但标普500指数基金仍被少量持有,预期年底前有望上涨因政策面可能提振信心 [2] - 印度股市被特别看好,尤其是软件和电子硬件相关股票,受益于美国供应链重组 [2] 投资者情绪与行业动向 - 美国银行调查显示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看法是过去三十年来最消极的 [2] - 尽管美股六日连涨,华尔街资金仍在悄悄防御性买入避险板块 [2]